借力天府新区 重塑仁寿经济版图

时间:2022-08-18 08:49:36

借力天府新区 重塑仁寿经济版图

如今,仁寿全域天府新区已成为一种标识,显示着仁寿人在向富裕生活变迁中的进取精神和对未来的热望。

今年一季度,天府新区仁寿区域平均每周开工一个重大产业项目;在黑龙滩,长岛生态绿地和会展中心项目已初现轮廓,高档会议度假中心、旅游小镇、湿地公园、运动公园等一应俱全,作为富民产业的旅游业即将提升开发效益。这一切完全颠覆了过去仁寿留给人们传统农业大县的印象。

建设仁寿全域天府新区是仁寿崛起的重大机遇

记者:您对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是如何理解的?

冉登祥:在规划建设天府新区之前,有两个大的背景:一个是重庆市、成都市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逐步解决了成渝地区城乡统筹问题;另一个是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现在天府新区建设又全面启动,这是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决策部署、落实国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规划建设天府新区与全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是一脉相承的,对于打造成渝经济区“核中之核”、拓展成都和周边地区的发展空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记者:在省委、省政府天府新区战略规划指引下,仁寿制定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冉登祥:从仁寿的发展来看,与灾后重建和扩权强县相比,建设天府新区是仁寿崛起的重大机遇。为此,去年我们在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融入成都、全域发展,三化联动、富民强县”工作思路,强力实施全域天府新区战略,奋力实现仁寿崛起的目标。

“一心四区”增长极,实现全域天府新区发展

记者:当前,全省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山区县(市、区)和百万人口大县,都在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您也曾说过“尊重规律才能减少失误,用好规律才能赢得民心”。在实施全域天府新区战略前提下,如何重塑仁寿经济版图?

冉登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两化”互动、产城一体战略部署,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重点发展天府新区视高核心区,加快打造“一心四区”县域经济增长极,逐步形成多点开花、多极发展的县域经济体系。

比如核心增长极。即以县城和文林工业园区为中心,建设50万人、50平方公里的“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大城市,形成县域经济核心增长极。文林工业园区投资20亿元的LED蓝宝石项目、投资23亿元的碳碳复合材料项目8月份将大批量投产,将带动园区今年实现税收1亿元。

所以,基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和县内半小时经济圈的形成,我们已具备了全域发展、多极发展的条件。一个核心增长极和四个片区增长极,构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的“一心四区”县域经济体系。通过培育壮大“一心四区”增长极,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到2016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周边区县前3强,实现加快仁寿崛起的目标。

记者:在视高工业园,我了解到今年3月20日园区成功引进总投资达70亿元的核电设备项目。目前项目建设进展如何?

冉登祥:这是眉山建区设市以来最大的工业项目,是天府新区仁寿区域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重大产业化龙头项目,是我县的一号工业产业化工程项目。该项目已于5月21日开工建设。项目建设工期3年,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年税收10亿元以上,解决就业4.2万人。

筑牢全域天府新区建设的根基

记者:今年1月6日,全省首条由县级政府组织实施的隧道——二峨山隧道全面竣工通车,实现了仁寿人民穿越二峨山的多年期盼。要实现与天府新区的无缝对接,就要实现基础设施全域化。现阶段如何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冉登祥:我们要实现天府新区基础设施全域化,工作重点是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我县首条高速公路成赤高速仁寿段今年7月底将竣工通车,天府仁寿大道年内将开工建设,仁寿将全面实现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同时,在全省丘陵区县中,我县率先启动统筹城乡全域安全饮水工程,开工建设总投入2.8亿元的“一洞一厂四线”骨干工程,到明年底,工程将全部竣工投用,全县162万群众都将喝上安全水、健康水。与此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今年将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逐步改变仁寿十年九旱的现状。

仁寿,秦时属武阳,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定名仁寿。如今仁寿幅员2606平方公里,总人口162万人,是全省典型的百万人口丘陵大县。2011年,仁寿县GDP增速15.4%,总量224亿元,居全省59个扩权强县试点县第二位。两个重要指标首次进入“10亿俱乐部”:财政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用电量10.9亿度。仁寿在百万人口丘陵大县中率先开拓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

上一篇:为什么只有十分钟 下一篇:奋力打造黄河金岸首善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