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花开早,绽放应在春

时间:2022-08-18 08:35:25

学生时代就曾经听师长们感叹:“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或者是“现在的孩子了不得啊!”然而自己从教以来,每每也有这样的感慨,孩子们似乎总是处在矛盾之中:个子越来越高,骨骼却越来越脆弱;词汇越来越丰富,主流的文化却越来越少;马路越来越宽,自由的空间却越来越少;情感越来越丰富,真情却越来越少……由此引发的各类事件也层出不穷,其中男女同学间萌生的朦胧情感就是一个屡见不鲜的问题。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初中一年级上学期临近期末时,我注意到班级里一个大个子的男生几乎每节下课都去和一个文艺、体育都很突出又很漂亮的女孩子聊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教师接连叫起他们两个回答问题,就会引来同学们异样的笑声。

学生青春期的思想波动,总是充满神秘和兴奋的,一旦处理不好,势必会使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性格,而且由于临近期末,孩子们的压力都比较大,所以,我只是暗中观察,并委托科任教师帮忙观察。接下来的假期里,我分别与两个孩子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家长们一致的反应是:孩子短信息特别多,尤其是他们两个之间的信息往来非常频繁。但是即便如此,若老师或家长把“早恋”的帽子扣到孩子头上,他们也断然不能接受!

新学期开始了,我的各项工作基本就绪后,打算找个合适的时机和这两个学生分别进行交流。我首先将以前从老教师那里学来的经验加以整理,然后向有着丰富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德育主任请教。就在我准备的过程中,一个意外催化了这个过程。有一天,一个家长打来电话询问自己孩子新学期的状态,然后在提到孩子们独立的思想和早熟时说道:“孩子说,她和他在昨天的实验课上都拉手了!”这促使我准备的谈话必须尽快进行了。

第二天中午,我首先找来了那个女生,交流中,我提到了男生,但是没有具体说什么,她马上开始澄清:“老师,我们就是好朋友,他英语不好,我数学不好,我们俩就互相帮助……”从她的话中,我能感受到她在极力地掩饰。我非常诚恳地告诉她:“在老师的心目中,你们两个都是很好的孩子!”然后我给她讲了某一年长春遭遇暖冬,桃花、杏花等等都误以为春天来临,竞相开放,可是马上在严寒中凋零甚至很多失去了生命的自然现象。又和她交流了友谊和爱情表现形式和目标指向的差别。接下来和她交流了家长会时爸爸的殷切希望,并且我相信她一定能够为同学们树立一个乐观上进、全面发展的好榜样……她最初的戒备消除了,很轻盈地从办公室走出去。

我又找来了那个男生。和男孩的谈话很明朗,几乎还没等我问,男孩就把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女孩、怎么发短信追求、女孩如何回复以及同学们知道以后,怎样起哄把女孩的手放在他的手里等等都告诉了我。从他担当的勇气谈到人生的责任,从他对女孩真诚的喜欢谈表情达意的形式,从他自己学习的目标谈对自我的要求。最后,他诚恳地表示:“老师,我以前没想那么多,即使我做得不是特别好,但是在学校,我肯定不会单独和她在一起,老师您看我的实际行动吧!”

结束了和孩子的谈话,并没有完成疏导工作,接下来马上和家长取得联系。

孩子说,在学校他们不在一起了,家里也需要适当的关注。这次潜隐式的教育尝试,避免和消除了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平复了学生内心的波澜,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教育,达到了转化的目的。

上一篇:改变,我的职业需要 下一篇:语文同课异构《项链》课堂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