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化——英语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不二“法门”

时间:2022-08-18 08:26:55

艺术化——英语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不二“法门”

摘 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英语教学要摆脱僵化式的教学模式,应从备课、课堂教学及课后作业布置三方面提倡艺术化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多年实践下来,教学成效显著,故提出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艺术化 英语教学 学生兴趣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教师要让学生变得更加聪明,就要创设更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发展其个性,才有可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许多方法,其中英语活动课通过一个侧面,为学生创设更为活泼、直观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富有成效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认识水平,也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深入而透彻的阐述艺术,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特别提倡情境教学,要让学生在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深刻的感受和理解,而且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巧妙的设计,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达到知识的熟练运用。因此,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有师生共同参与的师生活动和生生活动。

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孜孜不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从事了二十多年教育工作的笔者深深体会到:教学作为一种事业,需要进行不懈的追求和全身心的投入。

一、备课的艺术化

1.教学计划

英语教学切不可盲目,一定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周密有效的教学计划。教科书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和基本材料。教师备好一堂课必须熟练地掌握本课的全部内容,了解本课的整体结构,制订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必须查阅相关资料,充实并拓展教材内容,从而进行艺术化地选择、优化组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学习目标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的关键期、黄金期,但同时又是“危险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无论在个性上、学习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会发生变化,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思想状况,以及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艺术化地处理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做到既切合学生实际,又能激发学生兴趣,以此制订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目标的实施;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以利于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与学的双向活动。

3.教学方法

教师备课不能照本宣科,应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注意教学艺术,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思想教育与知识教学互相渗透,寓思想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如向学生讲述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的外语人才;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会的成功举办,更表明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掌握英语等,让学生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好英语。

二、课堂教学的艺术化

1.使用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一种形体语言,简明易懂。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而适时地使用肢体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笔者在初一年级上第一节英语课时,一进教室,就借助让学生站立的手势,微笑着说:“Stand up, please!”有部分学生一开始无法理解我所说的话,笔者继续借助手势重复“Stand up, please!”这样一来,绝大多数学生就明白了笔者在要求他们起立。笔者又以同样的方法,借助手势,让他们弄懂了“Sit down, please!”该句的意思。肢体语言不但能活跃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能帮助学生加速理解。

2.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语言讲究艺术性,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纯正优美的语音

一口纯正、标准、流利的英语,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多听原声磁带,多模仿英美人士发音,平时用准确、清晰、响亮、圆润的声音练习英语口语。这样,教师的语音才具有魅力,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抑扬顿挫的语调

语调是语音的扩展和升华,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英语中的语调一般分为升调和降调,如果在课堂中采用变换语调进行英语教学,学生就会注意力集中,反应灵敏。如在教学“What is the time?”这一句式时,应根据上下文的情境来确定它的语调。如果问时间的心情是焦虑的,应用降调;但如果某人还躺在床上,睡眼惺忪时,应用升调;长辈问小辈时,应用降调;而小辈问长辈时,为了表示客气、礼貌则应用升调。抑扬顿挫的语调可以体现故事情节的跌宕和作者感情的起伏。

(3)幽默生动的语趣

英语课堂中幽默生动的语言必然会拉近师生的距离,而师生间感情的输入必然会引发课堂上师生间感情的自然交流,这不仅使知和情统一起来,而且也使得课堂上的英语交际活动、句型操练得以顺利进行。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愿学、乐学,注意力容易集中,能很好地巩固所学到的语言知识。

3.提问操练讲究艺术性

英语教学中,提问应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应面向全体学生,应注意方式方法。英语课堂提问,具体有以下几种:

(1)提问讲究引导性

英语课堂的提问设计中,教师可采用引导法,通过“一斑”而引发“群豹”。如在教牛津英语7A Unit4 “Food”一课时,要求学生看图,然后提出设问:“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What’s the time?Is Eddie hungry?Why?What does he want to eat?What does he need?”这一系列的设问就会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并迅速理解整篇对话的内涵。

(2)提问讲究层次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水平提问。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提些理解性的问题,而对水平较好的学生提一些创造性的问题。

例如,在教7A Unit3 “Let’s celebrate” 时,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三类问题:What’s the meaning of these festivals?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Are they happy?What festivitals are they celebrating?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text?对于第三类问题,学生会联想到各种节日的由来或意义,这样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提问讲究启发性

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回答这样的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例如,在介绍中外各种节日时,为了启发学生,可以使用某种节日时所需食品等图片,提出:“What’s this?Do you like it?Can you tell something with it?”

4.课堂情境艺术

图文并茂,自古以来就被称赞为文科教学和知识信息传递的最佳手段。如今,网络不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文,更提供了图像、声音、动画,这使得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情趣盎然。这种生动形象化的课堂情境能促进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激发交流信息的愿望和兴趣,加快信息传递交流过程。

例如,在讲授初中牛津英语9AUnit1 “Star Sign”时,就利用了网络多媒体。在课堂上,我利用网络中现成的与本单元有关的大量声音、图片、录像等资料,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了一个比较直观而且详细的了解。课堂中,学生反复操练并尽可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材料,极大地丰富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锻炼培养了学生的演讲与听力能力。一堂课结束时,学生感觉仿佛刚从国外回来,并且还沉浸在西方文化之中。

英语活动课上,我经常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情境游戏。我在现在完成时态的语法教学中,利用网络多媒体以精选的实例、精妙的选材、幽默滑稽的动画,使枯燥无味的语法教学妙趣横生、清晰透彻。学生在学习语法时更是津津乐道,全神贯注,兴趣盎然。

教师如同戏剧导演,可千方百计地利用实物、电教设备、肢体语言、课堂游戏、讲故事等设置情境,把尽可能多的时间与舞台让给学生,在真实或模仿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诱发学生充分训练,培养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课后作业布置的艺术化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巩固和领会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很重要。但英语课后作业不能只求量而不求质,应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如根据图片自编对话、根据人物讲故事、利用游戏记单词等。

当然,成功的艺术性教学还要依赖于教师扎实、深厚的基本功底,如得体、大方、亲切和蔼的教态,清晰、生动、简明、流利的语言和工整、美观的板书,以及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点,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同时要有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尽量在课堂上说英语,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元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细致的双向活动,因此课堂教学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艺术。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寻找出适合学生的最佳方法,这样才能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王家驹等译.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张连仲.基础教育现代化教学基本功——中学英语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成绩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