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研究

时间:2022-08-18 08:25:23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术后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诊治的腺性膀胱炎患者85例,随机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观察组术后联合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术后处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术后一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血尿、膀胱刺激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而两组排尿困难和尿外渗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随访1年,观察组治愈率为86.00%,复发率为14.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现癌变病例。 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性高,但术后血尿和膀胱刺激征发生率较高。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等离子电切术;吡柔比星

[中图分类号] R69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0-0151-02

腺性膀胱炎的明确病因尚不清楚,多是由泌尿系统感染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泌尿系梗阻等慢性膀胱刺激因素导致膀胱黏膜腺上皮化生而引起的改变[1]。腺性膀胱炎发病有逐年升高趋势,中青年女性患者好发,最新研究证实腺性膀胱炎为一种癌前病变,若不及时处理,有发展为膀胱癌的可能。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措施为手术切除或药物治疗,但膀胱电切术术后联合使用吡柔比星化疗的研究报道不多。本研究随机观察了2009年1月~2012年10月诊治的腺性膀胱炎患者85例接受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观察2009年1月~2012年10月诊治的腺性膀胱炎患者85例,所有患者临床均有程度不同尿频、尿急、尿痛、下腹痛、血尿等,随机分两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5~36岁,平均(29.35±7.26)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8.21±1.15)个月,膀胱镜检查病变部位:膀胱三角区33例,膀胱颈27例,2例伴后尿道病变,病理类型:慢性炎症型9例,滤泡样例34例,状瘤6例,黏膜无显著改变型1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14~36岁,平均(31.33±8.35)岁,病程2.5个月~2年,平均(8.01±1.33)个月,膀胱镜检查病变部位:膀胱三角区24例,膀胱颈11例,病理类型:慢性炎症型5例,滤泡样例25例,状瘤3例,黏膜无显著改变型2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截石位,给予腰麻及硬膜外联合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镜,电凝功率80 W,电切功率100~160 W,使用生理盐水连续冲洗。电切所有病变黏膜组织及相邻1.0 cm左右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切除深度达黏膜下层至浅肌层。老年患者若合并前列腺增生,同时行电切术,术后留置三腔尿管引流1周。术后给予生理盐水冲洗膀胱,5~7 d拔管;术后1周后开始用0.9%NS 20 mL+吡柔比星50 mg,膀胱灌注化疗,每周1次,共6次,随后1个月1次,共半年。

1.3 疗效判断[2]

治愈: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全部消失,尿液检查正常,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组织无异常。显效:膀胱刺激征基本消失,偶有血尿,膀胱镜检查无明显异常。有效:膀胱刺激征部分消失,膀胱镜检查灶性异常;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恶化,术后3个月内膀胱镜活检仍有腺性膀胱炎,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复发:术后3~6个月复查无异常,6个月后见复发腺性膀胱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血尿、膀胱刺激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见表2。

2.3 两组随访1年后治愈率、复发率及癌变率的比较

随访1 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4.00%,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现癌变病例,见表3。

3讨论

正常人的膀胱黏膜上皮为移行上皮,但在各种因素的慢性刺激下如长期存在细菌感染、膀胱慢性炎或结石刺激等,膀胱局部黏膜上皮可发生化生,黏膜上皮可形成上皮巢,即Brunn’s巢,黏膜逐渐累积形成小囊肿,最后由柱状上皮包绕囊肿形成腺体,导致腺性膀胱炎的发生[3]。腺性膀胱炎是较少见的一种膀胱黏膜广泛性增生,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或下腹部隐痛,膀胱镜下表现为膀胱腔内有较多的絮状物,病变部位呈状、滤泡状改变。膀胱腺性化生若不及时处理,约6%患者日后有恶变潜能[4,5]。腺性膀胱炎在青少年中好发,常被误诊为尿道综合征。临床治疗首先应以消除慢性刺激为主要目的,同时解除下尿路梗阻,合并尿道外科狭窄者行尿道扩张术,随后应根据病变部位、类型、范围等,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抗菌治疗、中医治疗及膀胱灌注等。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及术后辅以抗生素灌注治疗已成为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治疗方法。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有准确的切割及汽化止血等优点,表现为:①低温切割,表面温度低于90°C,一般不会造成尿道括约肌损伤或输尿管开口处狭窄,有效防止闭孔神经反射发生[6]。②术中使用0.9%氯化钠溶液,避免电切综合征的发生。③术中止血确切,手术时间缩短,有效避免膀胱穿孔[7]。吡柔比星是半合成的蒽环类化疗药物,通过快速进入细胞核抑制DNA聚合酶α和β链,阻断核酸的合成,使细胞终止于G2期,抑制细胞的增殖与分裂,诱导细胞凋亡[8,9]。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术后联合吡柔比星灌注化疗比单纯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显著,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这与国内王帅等[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吡柔比星在膀胱灌注化疗中具有一定优越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腺体化生的腺囊细胞的生长有关[11]。且本研究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50例患者中7例复发,复发率为1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给予吡柔比星灌注后出现血尿、膀胱刺激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临床上应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减轻患者痛苦。

总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性高,术后虽然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可为患者接受,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徐燕舞,吕文辉.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 临床医药,2011,20(3):71-72.

[2] 马晋,范地兵. 经尿道电切加膀胱药物灌注用于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6):655-656.

[3] 钱书武.经尿道电切镜电灼术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分析[J]. 医护论坛,2011,18(6):183-185.

[4] 沈方敏. 经尿道电切联合丝裂霉素治疗腺性膀胱炎42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8):2305-2307.

[5] 张辉. 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复发临床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4):3068-3070.

[6] 杨波,温机灵.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 125 例报告[J].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09,3(1):63-65.

[7] 李应忠,王健.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附 138例报告)[J]. 中国内镜杂志,2009,15(10):1056-1057.

[8] 齐飞波,王乾,马乐,等. 膀胱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腺性膀胱炎复发的疗效分析[J].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9,29(2):155-158.

[9] 张刚,沈丽琴,史央,等. 经尿道电切联合化疗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研究[J].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9,(8):684-686.

[10] 王帅,张晓光,畅继武,等. 吡柔比星对腺性膀胱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0,(10):46-48.

[11] 王明亮,须霆,杨尔炘,等. 多种化疗药物对腺性膀胱炎的临床初步研究[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9):437-439.

(收稿日期:2013-02-01)

上一篇:体验考试焦虑 下一篇:护理干预对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