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还田技术在攀枝花大棚苦瓜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8-18 08:10:59

稻草还田技术在攀枝花大棚苦瓜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研究了不同稻草还田量、腐熟剂的用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苦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稻草的处理(处理1、处理2、处理3)比处理4(CK1,空白对照)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56.3%,速效钾平均增加55%;施用腐秆剂土师傅5号的处理(处理2、处理3)比处理1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30.1%,碱解氮平均提高63.2%;稻草还田能从一定程度上增加苦瓜产量,但对苦瓜的生长发育及苦瓜的品质没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稻草还田;大棚苦瓜;腐熟剂;产量

作物秸秆还田不仅可以促进作物增产,而且还可以固碳减排,培肥土壤,提高地力[1]。因此,推进作物秸秆还田,发展低碳农业,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培肥地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生产实际中,秸秆还田既费工又费时,如果翻压还田技术不到位,易造成秸秆腐解速度慢,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农民往往将秸秆焚烧或抛弃,既严重污染大气和水[2],又导致大量碳素和养分的损失,严重影响到土壤有机质的平衡,致使耕地质量严重下降[3]。

传统土壤是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的物质基础,其理化、生物性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蔬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大棚的塑料薄膜覆盖隔绝了雨水对土壤的淋洗,形成了高温高湿的内部环境,多茬连作、超量施用化肥、有机物料投入量少和无法引进大型机械耕翻等因素,使新建的温室、大棚投入使用3~5 a后,经常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板结、耕层浅及病原菌密度增高等土壤障碍,由此造成了塑料大棚蔬菜产量下降、产品中农残上升、品质降低以及投入产出比变小等不利趋势。许多研究表明,大量施用腐解或非腐解的有机物料是克服温室大棚土壤障碍、改善土壤环境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攀枝花是全国早春蔬菜的重要产区,南菜北调基地,早春蔬菜是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全市早菜面积8 666.7 hm2,均采用水旱轮作方式,即6~10月种水稻、11月至翌年5月种蔬菜,稻草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稻草含有大量的硅、钾等营养元素,粗纤维含量高,还田后秸秆不易腐烂分解,短时期难见到稻草还田的效果,稻草还田费时、费工、低效,加上化肥工业的发展,造成稻草还田技术在生产中难以推行,因此,出现了重化肥轻有机肥、重用地轻养地、重产出轻投入的现象[4]。为了推进稻草高效利用,加速稻草腐烂分解,实现稻草还田技术的良性循环,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保护耕地,提高土壤利用率,四川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于2011年开展了稻草还田技术在大棚苦瓜种植的应用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的稻草施用量及施用方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共12个小区。小区面积18 m2,长15 m,宽1.2 m包沟开厢,株距50 cm,行距60 cm,双行单株定植,每小区60株,试验面积216 m2,地膜覆盖栽培。于苦瓜定植前按处理分别将稻草沟施到厢面下,按试验设计将土师傅5号对水浇到铺好的稻草上,再在稻草上覆土20 cm后平整厢面定植苦瓜。其他管理按生产常规进行。

1.3 采样及测定方法

于苦瓜生长中期(2012年3月15日)调查植株株高、节数、茎粗、叶片纵横径,果实采收期(3月22日)调查果实纵横径。分小区调查苦瓜性状和产量。在试验前取大田混合土样一个(土壤耕地深翻后,采用X型5点取样法);全部收获后在各小区分处理取试验产量混合样,取样深度20 cm(方法同前)。于苦瓜定植前测定整个试验地的养分含量,采用土壤养分快速测定仪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株性状

由表1可见,4个处理的植株性状差异不大,综合株高、节数、茎粗以及叶片和果实大小,处理1和处理2植株长势较旺,果实个头大。

2.2 产量结果

2.3 土壤养分测定

3 结论与讨论

①施用稻草的苦瓜植株长势及果实性状与处理4(CK1)没有明显差异;平均产量比处理4(CK1)高47.46 kg/667 m2,但是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他养分含量(除有效磷外)均比处理4(CK1)有明显的增加,其中增加最多的是有机质含量,为56.3%,其次是速效钾增加55%。这说明稻草还田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其他养分含量[5],能从一定程度上增加苦瓜产量,但对苦瓜的生长发育及苦瓜的品质没有较大影响。

②稻草的使用量及腐解剂土师傅5号的施用与否以及施用量都对苦瓜的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有较大的影响,这可能与试验时间短,稻草的腐烂分解程度浅有关系,所以在本试验的基础上,建议继续进行更长时间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岛田昭史著,成万庆译.水田稻草还田的效果[J].盐碱地利用,1990(4):43-45.

[2] 张志群,梁广成,曾妮,等.利用腐秆剂促稻秆腐化的试验分析与体会[J].汕头科技,2008(1):39-40.

[3] 肖小平,伍芬琳,黄风球,等.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5):629-632.

[4] 廖世喜,胡慈云,陈国金,等.腐秆剂在稻草还田中的应用研究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11(15):67-70.

[5] 李中英,稻草还田使用不同品种腐熟剂效果初探[J].南方农业,2012(2):25-27.

上一篇:浅析提高马蹄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 下一篇:套袋对瓜类蔬菜生长发育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