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玩书”开始让孩子爱上阅读

时间:2022-08-18 07:31:08

从“玩书”开始让孩子爱上阅读

摘 要:“打开一扇阅读的门,开始一生爱的旅程”一句简单的话语深刻地说明了阅读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如何让孩子接受阅读、喜欢阅读从而爱上阅读,却是很多家长的困惑。本文列举了几种“玩书”方式让孩子主动阅读,爱上阅读。

关键词:玩书 孩子 阅读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而每个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其实家长可以从『玩书开始让孩子逐渐地爱上阅读玩书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按照类型分为说着玩做着玩和想着玩具体包括说念聊唱画剪贴演想等

一、说着玩

1.说:孩子对阅读的兴趣需要成人加以良好的影响,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家长可以用说故事的方式引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明白你讲的故事就是绘本上的内容,从而激发他对绘本的兴趣,引起他主动阅读绘本的可能性。故事《三只小猪》的内容很适合孩子阅读,在这之前如果成人先将故事的内容讲给孩子听,继而让他们观察画面内容,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的不同,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教育意义。

2.念:成人在给孩子讲述绘本故事时,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进行节奏上的调整,采用韵律诗的节奏进行讲述,改变朗读的一贯口气,会给孩子以新鲜的感觉,更有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对绘本故事的兴趣,便于他有效地记忆内容。如,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绘本故事《漏》,成人可以根据琅琅上口的语言进行调整,用快板的方式将整个故事进行绘声绘色的演绎,再辅以一定的表情和动作,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体现故事的诙谐幽默。

3.聊:和孩子共同看绘本上的画面,说一说各自看到了什么,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孩子自由地发挥,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成人再说出绘本的具体内容,让孩子能够体会正确阅读画面时的喜悦和理解错误时的诙谐,同时此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帮助孩子拓展思维,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如,绘本《花园里有什么》的内容非常丰富,通过孩子的视角发现花园里的各种看见的和看不见的“小可爱”,在进行绘本讲述前,我们如果和孩子共同观察,了解各种不同的植物、小动物,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认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认识自然物,了解自然物,激发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

4.唱:有的绘本故事里就有现成的歌曲,例如儿歌《小兔乖乖》,唱起来琅琅上口,幼儿很容易学会,在学会分角色对唱的基础上,让孩子再通过阅读了解绘本的内容,孩子一定会更加投入,同时可以在阅读绘本的同时加上自己的表演。

5.续编:续编故事是孩子对故事理解的进一步体现,依据自身的生活体验以及对故事的理解进行续编故事,可以让孩子进一步加强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多的绘本中都有着意犹未尽的感觉,成人在引导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幼儿有意识地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思考,设计故事的后续发展。例如:绘本《我的幸运一天》、《花园里有什么》等,前者可以根据故事的发展想象,经过小猪的幸运一天之后,还会有什么样的奇遇呢?后者则是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在花园中还有什么样的“小可爱”?在与成人的讲述过程中激发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做着玩

1.画

绘本的画面内容都是很受孩子喜欢的,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情况引导孩子进行绘本内容相关画面的绘画活动。小班的孩子可以帮角色“穿衣服”,进行涂色活动,逐渐训练绘画技能;中班的孩子可以根据绘本内容进行相应的“临摹”,进行绘本内容的添画等;大班孩子则可以进行绘本内容的“再创造”,进行绘本的续编。

画的方式并不拘于单一的绘画,也可以是情景呈现的方式进行,例如,橡皮泥的场景立体化、废旧纸盒进行房子装饰用于木偶剧表演等。

2.剪贴

图书总有用旧、用坏的时候,破旧的图书就可以用剪贴的方式进行修补,将坏得不太厉害的图书修补好,在修补的过程中体会爱惜图书的重要性;没有修补价值的图书则可以用来编制新的图书,创编故事情节之后,寻找有用的图片剪贴进行制作,一本新的绘本就制作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体会创编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

3.制作

在阅读绘本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进行绘本里物品或形象的制作。看图片的内容,想象所需制作物品的样子,利用周围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进行制作,也是一种很好玩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加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三、想着玩

1.看一张图想

就某一个精彩的画面进行想象,设想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幼儿在无限想象的基础上再去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很好地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进而理解故事的教育意义。例如,绘本故事《国王生病了》就可以直接让孩子观察医生给国王开的药方后展开想象:国王的药方和我们生活中的药方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通过想想之后更加想了解绘本内容,继而在阅读之后知道,在生活中如果不锻炼就容易像国王一样生病。

2.看完绘本想

绘本阅读是孩子通过对画面的观察与文字的理解后了解一定的生活知识,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在引导孩子阅读绘本时,不要一开始就跟孩子说明绘本的教育意义,可以让孩子在一遍遍的阅读之后进行思考,逐渐地领会绘本的真正含义。同时,面对不同的孩子,绘本的教育意义的体现也不尽相同。例如:《灰姑娘》的故事在小班看来就是一种同情灰姑娘的不幸遭遇以及好人有好报的教育意义,而孩子逐渐长大,可以激发孩子思考故事里的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结果对自己会有什么影响等。可以激发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继而开拓视野。

四、演着玩

在熟悉绘本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和孩子进行表演。可以是亲子间对绘本对话的演绎,也可以是对角色的理解性表演。演着玩的最高级形式则是绘本剧,需要编写剧本,制作道具、分配角色等等。但是在与孩子进行绘本剧表演的准备过程及表演过程中,我们可以体验亲情,体验成功,感受快乐。

当然,以上所列举的方式并不是单一存在的,有的时候,是多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例如:在进行绘本续编的时候,首先要思考故事发生的各种可能性,然后用绘画的方式画下来,再进行相关的讲述活动。绘本剧的表演则要舞台布置、剧本编写、角色分配等多管齐下方能保证演出的成功。

引领孩子进行阅读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家长或成人长期的坚持,设定固定的阅读时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等,让孩子能够逐渐地从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最终爱上阅读,为孩子的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阅读基础,从而促进孩子的每一个飞跃。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幼儿园)

上一篇:利用废旧材料提升幼儿资源意识的实践 下一篇:响应面法优化广枣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