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处方

时间:2022-08-18 06:08:16

关于中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处方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进而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预防对骨质疏松症非常重要,而运动是预防该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针对中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特点特设计了一套的运动处方。

关键词:中年妇女;骨质疏松症;运动处方;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G632

近年来,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呈一种升高趋势。我国有骨质疏松患者6000-8000万,美国每年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120万,日本65岁以上老人中有1/3患骨质疏松。[1]据了解,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达16.1%,60岁以上人群为22.6%,80岁以上人群,50%的人患有此病。而中国50岁以上的妇女中,两人中就有一人患骨质疏松症。[2]

1993年第四届骨质疏松大会关于骨质疏松的定义确认为:骨质疏松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改变为特征,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是一种涉及到全身骨骼系统长期、持续的丢失骨所形成的疾病。主要改变有:

1.骨组织量减少。这是最基本的病变,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只导致单位骨体积内的骨组织含量的减少,即骨密度降低,留下的骨组织的化学组成并没有改变;

2.骨的微结构异常。骨量逐渐减少,先使骨变薄变轻,骨小梁变细。骨的继续减少使一些骨小梁之间的连接消失,甚至骨小梁也消失。这种情况在人的中轴骨表现较为清楚。中轴骨即脊柱,其椎体内部由海绵样网状结构的松质骨构成。当骨小梁消失,可使孔隙变大,原来有规则的海绵样网状结构,变成不规则的孔状结构。这就破坏了骨的微结构;

现代医学认为,中年以后,无论从体力上还是从脑力上,一方面是稳定而健全的时期,一方面又进入了某种生理的衰退过程。祖国医学认为:“《灵枢天年篇》说:”“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英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素问阴阳名家大论》中也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随着人体各项机能的下降尤其是中年妇女,骨骼和肌肉的功能开始逐渐减弱,骨密度降低,关节软骨再生能力缺乏,脊椎骨骼压缩,背部和下肢各部的肌肉强度减弱,骨骼中的矿物成分增多,骨软骨发生纤维性变化或钙化,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而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骼受力不均,或骨质脆弱、机体产生修复性反应而形成骨刺,这种骨质成份异常分布的结果,会引起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症往往是骨折、骨坏死、骨折不愈合的内在原因。骨质疏松症可产生骨痛、驼背、身材变矮、骨折乃至致残等后果。它严重的影响了中年妇女的身体健康。

对于这种疾病尽管人们提出了种种防治措施,如补钙、激素补偿疗法等等。但效果因人而异,有的甚而造成更加不良的后果。科学研究表明,唯有运动锻炼才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适当的运动对骨骼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一定的应力刺激所产生的生物电能帮助钙离子沉积于骨骼,防止骨质脱钙,促进骨的代谢。同时还可牵伸肌肉、韧带及关节囊,防止肌肉萎缩。起到保持运动功能,减少骨折的作用。[3]运动使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浓度增加,从而增加骨钙含量[4]。运动可以使睾酮与雌二醇能促进骨的蛋白合成,骨基质总量增加,使骨盐沉积保留、骨质增厚、骨骺融合,从而促进骨的生长发育。根据中年妇女的生理特点和运动能力在运动方式上采用:

1.有氧耐力运动有氧运动的方式如慢跑、快走、踏车和登台阶等,可直接起到刺激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2.肌力的训练肌力训练可防止由于年龄增长引起的肌力降低,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肌力运动有以杠铃、哑铃为代表的等张运动和用力对抗抵抗物而不发生移动的等长运动,以及需要专用设备的等动运动。上述的运动方式能增加局部肌肉耐力,局部肌肉会有相应的增长,还能提高机体的协调功能。骨质疏松的患者推荐进行以较轻承重为主的综合运动方案,可增强附着骨骼上的肌肉群。患者做变换的活动,可影响骨表面曲度所施加的负荷,它与骨的重建有关,因此运动能增加凸面面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并增强骨骼所承受应激的能力。当然这些运动要根据个体潜在能力,应从最小负荷开始并逐渐增加,以使患者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

3.平衡和灵活性训练是预防跌倒的重要运动方式,如健美体操、舞蹈、太极拳等。现介绍一套防治骨质疏松的运动处方:

关于骨质疏松症20周运动示例

注:1.运动量化是骨质疏松症运动处方的关键。针对个体运动能力的差异,进行此运动处方时的运动强度可以参考以下指标:(1)保持最大心率(HRmax=220-年龄)70-80%即;30-39岁;140-160次/分;40-49岁;120-146次/分;50-59岁;118-139次/分。(2)中年人一般不超过160次/分。

2.上表中的有氧课程可根据自己爱好选择;如健美操、太极拳、秧歌、扇子舞等。

参考文献

[1]新闻晚报2003-09-01

[2]章晓霜,高顺生.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8月13日第十一版)

[4]张文平.体育锻炼对绝经期妇女雌激素、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现代康复2000,4(9):1326-1327.

[5]何成奇,熊素芳,易文远,等.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现代康复2001,5(4):10.

上一篇:谈谈初中英语双语境教学模式 下一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