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设施创新农业发展成效探析

时间:2022-08-18 05:54:40

葫芦岛市设施创新农业发展成效探析

摘要 葫芦岛市不断加快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现代特色设施农业,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多个方面介绍了葫芦岛市设施创新农业取得的成效,以供参考。

关键词 设施创新农业;成效;辽宁葫芦岛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319-01

设施蔬菜生产是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为加快蔬菜产业的发展,提升蔬菜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葫芦岛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项目为抓手,不断加快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现代特色设施农业,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创新栽培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近几年,设施农业发展迅速,葫芦岛市设施蔬菜连年为百姓创收,农户积极性空前高涨。随着资金的大力投入,葫芦岛市部分设施蔬菜的规模达到了沈阳农业大学的教学标准。

绥中县引进多膜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示范生产马铃薯新品种“早大白”,该品种早熟高产,提高了设施马铃薯的生产经济效益。3年累计推广设施马铃薯栽培2 785.53 hm2,其中大棚马铃薯栽培148.27 hm2,中棚马铃薯栽培2 637.27 hm2,实现总产量138 075 t,总产值22 906.1万元,新增总产值17 694.5万元,新增总纯收入15 158.9万元,效益显著。该项目已经有6 000余户农民直接受益,同时还带动了农资、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振兴葫芦岛市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绥中县高台乡的多茬黄瓜受到了农户的普遍欢迎,每年能够采摘3~4茬。该黄瓜品质好、产量高、效益大。

南票区金星镇温室面积达180 hm2,大兴乡80 hm2,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产量呈逐年上涨趋势;南票区的北边黄瓜已经形成区域性名牌产品,为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建昌县设施蔬菜生产形成了四大优势生产带:一是西岭上魏家岭、喇嘛洞、牛营子的番茄生产基地;二是东岭下玲珑塔、药王庙、小德营子、巴什罕的青椒生产基地;三是南岭下和尚房子、养马甸子、八家子、大屯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四是北岭上王宝营子、汤神庙的黄瓜生产基地。四大优势生产带架构了建昌设施农业产业化大格局。

2 发展高端水果产业,满足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葫芦岛市传统水果种植面积的扩大,水果产量正在逐年递增而果品质量却有下滑之势。发展高端水果产业,引领农民走上高端优质水果产业发展之路成为重中之重。通过探索与调查,葫芦岛市已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产销模式,并与大连佛伦德公司合作,以其生产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蓝莓、毛桃、大樱桃等高端水果,为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建昌县养马甸子乡一对老夫妇2个棚年化收益达15万元;连山区塔山乡预计2016年收入达30万元;绥中县王宝乡13.33 hm2温室蓝莓,年效益达到150万~300万元/hm2。数据表明,高端水果的引进,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更为农民找到了新的出路。相对传统水果而言,高端水果具有更高的利润空间,对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食用菌产业作为国际性的“健康食品”标志性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效益空间。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门路,食用菌对丰富菜篮子、改善人们营养结构、增进人体健康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建昌县已建成3个千亩食用菌产业园区,分别位于杨树湾子、葛家、大屯镇,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建昌县养马甸子乡的香菇产业远近闻名,成功地解决了当地很多农民的就业问题,带领农户实现小康,走向富裕[1-2]。

4 蔬菜产业链逐渐拉长,设施农业实现现代化生产

葫芦岛农函大玄宇食用菌野驯繁育有限公司为葫芦岛市龙头企业,带动1.54万户从事设施蔬菜生产,每年组织回收农民订单产品2.7万t,形成了良好的“公司+农户+客商”的模式;葫芦岛市玄宇合作社有成员210户,带动周边6 600户从事设施蔬菜生产,年加工订单产品6 000 t,是“合作社+示范区+农户+客商”的典型模式,形成了良好的生产、加工、销售渠道。

辽宁馨予现代农产品深加工公司以“互联网+公司+基地+农户”的蔬菜育苗、种养、加工、配送、服务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充分开展线上、线下(即O2O模式)产品销售途径,最大限度扩大葫芦岛市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及产品知名度。同时以沈阳农大、辽宁农科院为技术依托,建立公司的农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帮助农民建设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努力践行“惠民、惠企、惠社会”的企业宗旨,以良心回馈社会,用健康回报市民,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力量[3-4]。

葫芦岛市南票区一位农户引用了“蚯蚓处理污泥”这一生态项目变废为宝。每条蚯蚓每天要吞食和自己体重相当的污泥,通过吸收污泥中大量富含的有机物获得养分生长。污泥在蚯蚓体内经过几百次的消化,排除的粪便就成为上好的有机肥料,每100 t污泥可转化成30 t左右的有机肥。这种方法不仅科学环保,而且对改善土壤结构也是非常有效的。

目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葫芦岛市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了“三区、三带”的发展格局,呈现出了规模化、专业化和栽培品种互补、上市档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特点,有效缓解了淡季蔬菜供求矛盾,为保障蔬菜均衡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特色设施农业的开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参考文献

[1] 李中华,王国占,齐飞.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农机化,2012(1):7-10.

[2] 何芬,马承伟.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7(3):462-465.

[3] 张震,刘学瑜.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5(5):64-70.

[4] 张英,徐晓红,田子玉.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83-84.

上一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甜蜜... 下一篇:畜禽养殖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