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岁寿星“雷人”的养生之道

时间:2022-08-18 05:47:24

广西百岁寿星“雷人”的养生之道

2010年金秋十月,距离广西省会南宁百余公里的沿海城市东兴,获得了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的第16个“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天天喝酒吃海鲜,小心患上痛风和结石疾病;一天只吃两餐,小心营养不够;大鱼大肉当咸菜配粥,小心过度营养患肥胖等“富贵病”……这些在都市人看来是“不健康”的行为,可东兴有4位百岁寿星都这样做了。广西医师协会营养学会副会长梁季鸿指出,养生之道并没有什么“金标准”,而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百岁寿星档案

黄忠信,男,汉族,1901年5月21日出生,住东兴市东兴镇松柏村张屋组,现年109岁,五代同堂,是目前东兴市最高寿的男寿星。

颜喜才,女,汉族,1903年11月28日出生,住东兴市江平镇咤祖村新屋组,现年107岁,是东兴最高寿的女寿星。

苏月英,女,汉族,1905年8月25日出生,住东兴市东兴镇中山路,现年105岁,四代同堂。

施明英,女,壮族,1910年2月6日出生,现年100岁,住东兴市东兴镇楠木山村新桥组,四代同堂。

人生故事:勤劳豁达家庭和睦

黄忠信、颜喜才、苏月英和施明英这4位百岁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人忠厚,乐观开朗;勤劳豁达,家庭和睦。

据黄忠信的孙辈介绍,他虽然身材矮小但敦实,是个耙田好手。94岁时,他还能上山锯松木、砍柴,挑八九十斤的担;102岁时,他还能做简单的家务活。“我阿公以前喜欢走村串户说笑、吹牛,回家喜欢买一两件小吃给阿婆,笑眯眯地望着她吃。2008年他过完103岁生日的‘金刚钻石婚’,年底我阿婆就去世了。阿公情绪低落了很长时间,一不小心跌断腿骨,不能走路,但他依然撑着矮凳,走出大门口坐看行人……”

苏月英虽年事已高,但身体健康,耳聪目明,性格开朗。她历经生活艰辛和磨难,曾挑着沉沉的货担或海盐,从东兴城区步行40里泥路到江平镇,出发前喜欢喝上二三两蜂蜜拌土米酒。她的小儿子杨子森说:父母年轻时都是东兴镇中山码头的“咭哩”(搬运工),他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虽然中年丧夫,但是她寡母婆带仔,好强,起早贪黑跟男人抢生意。”

颜喜才的小儿子潘干焕告诉记者:母亲不服老,107岁时还想走六七公里山路回老家。她常埋怨儿子说:“你总是讲路远,讲我没有力气回老屋,干脆,你陪我行一趟,试试我的脚力,只要你给我半斤米酒,我就不怕……”

养生之道:女寿星天天喝酒

苏月英、颜喜才和施明英这3位女寿星,都喜欢喝自酿的土米酒或蜂蜜酒,但是养生食谱又各有特色。

苏月英是自酿蜂蜜酒和黑豆酒,偏爱吃猪肉粥、白粥和“香口”食物,有时候用土米酒煮土鸡蛋,一天吃五六餐,习惯“少食多餐”。

颜喜才一日两餐都要饮酒,每餐半斤,不用下酒菜;一日三餐吃杂粮粥。

施明英每餐吃一至两碗,早中餐食粥,晚上吃饭,再饮二两自酿的蜂蜜酒。她经常吃肉,猪肉当咸菜吃,有时吃鱼。

男寿星黄忠信每天只吃早、晚两餐。

4位老寿星的作息习惯不一样,但喜欢走走山路是他们共同的爱好。施明英每天清晨6时半起床,路头路尾走一个来回,一两公里路程;上午八九时吃早餐,然后帮儿子扎扫把,练习手力眼力;中午睡1个小时左右,晚上8~9时休息。颜喜才还常在窗台边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

专家点评:生态环境好益寿

东兴市位于十万大山南麓,东南濒临北部湾;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大陆气团和海洋气团共同影响,年均温度21~23℃,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森林、江河湖溪、农田、园地占总面积的80%以上;大气质量总体上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广西医师协会营养学会副会长梁季鸿分析道――

东兴老寿星的饮食普遍有规律,老人基本上以两粥一饭为主,早中餐食粥,晚上吃饭,对补充身体水分有好处;平时吃红薯和玉米等杂粮,可帮助肠胃消化;喜欢吃猪肉和鱼虾、沙虫等海鲜(含不饱和脂肪酸),污染少,适合体内环境,因此东兴人身材多偏瘦高,少肥胖;由于常年有充足的紫外线照射,东兴人皮肤较黑,吸收海产品的碘、钾、钙等元素也较好;骨头特别硬朗,其骨密度肯定比其他地区人的要高。

东兴老人喜欢喝自酿的土米酒或蜂蜜酒,其营养价值很高。这些酒没有经过蒸发,酒精浓度只有5度左右,就是喝半斤也没有多少酒精沉淀在人体内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以50度的白酒为准,男人每天喝酒25克以下、女人每天喝酒15克以下是健康的,过量无益。”

梁季鸿认为,东兴的长寿老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养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总结出一套“雷人”的养生之道,既适应了环境也顺应了自然,因此寿星辈出。(据《当代生活报》)

上一篇:寿迈期颐仍下田 爱好喝酒抽旱烟 下一篇:要防老 先护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