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骨密度结果调查分析

时间:2022-08-18 05:39:35

0―6岁儿童骨密度结果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骨密度与月龄的关系,探讨婴幼儿骨密度影响因素,为婴幼儿钙营养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测定2013年5月――2013年9月在竹山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进行体检的662名0-6岁健康婴幼儿骨密度。结果婴儿骨密度水平随婴儿月龄增大呈升高趋势,1岁后婴幼儿断奶后坚持引用配方奶,应注意孕期营养,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多带婴儿户外活动,及时合理添加辅食,防止挑食,偏食,对提高儿童的骨密度水平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儿童骨密度结果;调查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93-02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测定2013年5月――2013年9月于本院体检的662名0-6岁婴幼儿骨密度。根据不同月龄分为4组:0-6月龄组108名,6-12月龄组78名,1-3岁组84名,3-6岁组392名。进行常规体检,调查儿童身高、体重在同年龄同性别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范围内,排除有双胎、早产、低体重情况。

1.2仪器与检测方法应以色列阳光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Sunlight OmnisenseTM7000P超声骨强度仪3岁以下婴幼儿下肢胫骨中段1/3处进行超声情况检查,3岁以上在前臂前1/3的桡尺骨处测量。

1.3问卷调查拟定了婴幼儿及学前儿童骨密度影响因素调查表,内容包括母亲孕期营养情况,婴儿出生情况,喂养情况,辅食添加,不良饮食习惯,慢性疾病,环境、经济、睡眠,1岁以上儿童奶量摄入情况及补钙情况等。

1.4骨密度测试结果参考标准骨密度SOS值的Z值评分数标准:Z值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测定的2013年5月――2013年9月于竹山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进行体检的662名0-6岁健康婴幼儿骨密度情况。

2.1BMD与月龄关系见表1。

3讨论

儿童的生长发育处于高峰期,是一个连续不断发展过程,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因此,对营养的需求也相对较高,一旦缺乏就易引起营养性疾病。骨密度测定是了解小儿骨矿含量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评价小儿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研究骨代谢疾病和各种病理因素导致骨矿化异常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骨密度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指导孕妇在孕期注重合理膳食,多户外活动,科学合理地补充钙和维生素D;12月龄内的婴儿生长发育快,钙的需要量增多,指导多户外运动,每天补充维生素D500u;鼓励家长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随着母乳营养的下降,可以混合喂养;出生后婴儿4-6个月龄合理添加辅助食品,以满足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防止发生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1岁后并非断奶,而是换奶,指导家长继续坚持服用配方奶,不能用酸奶饮品代替配方奶,为儿童的生长发育奠定坚实的骨骼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9-70.

[2]周爱琴,徐海青,刘兴莲,等.婴儿骨密度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10):783-784.

[3]管玉蓉.0-18月婴幼儿骨密度结果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8,29(10).

[4]张桂香,李婧,吴娇娇,等.南京市2岁以内儿童骨强度状况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2):985-987.

上一篇: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效果探讨 下一篇: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分析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