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什图人的婚俗文化

时间:2022-08-18 04:21:04

普什图人的婚俗文化

普什图人(Pakhtoon)亦称“帕坦人”,主要分布于阿富汗东部、东南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少数分布于伊朗和印度,共3000多万人(2004年统计)。普什图人有400多个大小部落,大大小小的部落遍布于普什图人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通常,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小部落,每一个部落都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一个小共和国,一个自成体系的世界,自给自足,几乎拥有村民所需要的一切。普什图人全民信奉伊斯兰教,除图里部落为什叶派外,其余都为逊尼派。正是由于普什图人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普什图人至今仍保留了许多传统的部落社会习俗。普什图人的婚俗是其民族习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点。而由于普什图族封闭的部落生活以及普什图人所在地区局势不稳定,外界对于其生活知之甚少,这给普什图人的传统婚俗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父母包办

在普什图人的部落生活中,男女之间界线分明,不准越雷池一步。女孩儿长到八九岁时,父母便限制其外出,不准其单独接触自家以外的男性。处在男女截然分开的社会,男女青年无法得到交往、谈情说爱的机会。因此,传统的普什图族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儿女的婚姻大事完全由父母包办,无父母的则由年长的亲戚或朋友代办,子女在选择配偶时没有自由,而且普什图人对长者十分尊重,子女一般会听从父母的安排。

近亲结婚

一直以来,普什图人受教育程度较低,大部分是文盲,加之当地医疗条件较差,一般人对近亲结婚的危害性知之甚少,近亲结婚的现象很多,通常是男孩儿娶自己叔叔或者舅舅的女儿。很多普什图人认为,男女方属同一家族,对彼此的情况相对比较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婚姻的盲目性。其次,男女双方原本就存在亲戚关系,结婚后夫妻生活更容易和睦美满。

离婚率低

一般说来,包办婚姻成功率较低,而普什图人的包办婚姻却相当稳固,离婚现象很少见。一是夫妇双方完全不了解对方以外的异性世界。二是严厉的伊斯兰法律惩罚――用石头砸死通奸犯,令第三者望而却步。三是,婚后妻子在经济上完全依附于丈夫,不到万不得已,妻子不会提出与丈夫离婚。四是,依据伊斯兰法律,在具备相应经济能力和做到公平对待的前提下,一个男子可以娶4个妻子。丈夫完全可以在不休妻的情况下再娶。

婚前四步曲

按照普什图人的婚俗,年轻人要想走进婚姻的殿堂,大体要经过说亲、订婚、交往和商定聘礼4个阶段。

如果父母看中了某一家的姑娘,便会找一位与女方家相好的妇女做媒人,前往女方家说亲。女方家会事先做好准备,姑娘好好把自己打扮一番。说亲的人进了女方家后,由媒人介绍男方家中的情况,然后看看女孩儿,觉得满意的话,再征询女方母亲的意见。如果母亲同意的话,她会让说亲的人去征询姑娘父亲的意见。父亲如果同意的话,则会送给媒人手帕和糖果,媒人的说亲就成功了。

订婚时,男方家中只派出女性亲戚来到女孩儿的家。这天,姑娘家会设宴招待这些女宾客,宴席中还会一起唱歌跳舞,以表达对这桩婚事的喜悦之情。在妇女们离开之前,女方家还会送给她们披巾,这样,订婚就算完毕。为庆祝订婚成功,男、女方两家会分别邀请自己的朋友和亲戚到自己家做客,而女方家请客的费用也是由男方家来出。

订婚后,两家之间交往和联系的道路就打通了。通常,男方家会邀请女方家的女性亲戚到家做客。每逢过节时,男方家的女性亲戚也会给女方家送些衣服、水果和糖果之类的。这种形式的交往会一直持续到婚礼之前。同时,小伙子和女孩儿也可以开始联系了,他们可以通过相互赠送礼物和写信的方式来培养感情。而在有些地方,两个人还是不能见面的,只能看看照片,必须等到结婚仪式举行时小伙子才能见到爱人的芳容。

双方家长认为可以成婚时,便会开始商定聘礼。在普什图部落地区,女方家索要聘礼风气盛行。女方家大都认为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不能白白嫁给人家,索要聘礼理所应当,而且聘礼不能过少,否则会让人讥笑、看不起。数额可观的聘礼成为了普什图男性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家庭会选择近亲结婚。因为是亲戚关系,女方一般不会向男方索要聘礼,减轻了男方的经济负担。为了准备聘礼,穷家子弟往往要多年辛勤工作,待到勉强积攒够娶妻成家的费用时,已老大不小。而姑娘若年过十四五岁仍未许配人家,父母定会为女儿的婚事发愁。于是,老夫少妻的现象在普什图部落地区也比较常见。女方的父母也会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为女儿备嫁妆。嫁妆一方面是为了让男方重视自己的女儿,另一方面,普什图人认为父母的财产中应该有女儿的一部分。嫁妆主要是一些首饰之类的东西,收音机也比较流行。

由毛拉宣布成婚

普什图人的婚礼宗教色彩较浓、热闹和隆重。普什图人对婚礼举行的日子没有特别的要求,一般选在节假日,这样方便亲戚、朋友和村里的所有村民来参加。给新人盖的新房会在婚礼之前完工,并且新置一些生活需要的电器和日用品。和中国一样,婚礼当天早上,男家会派人去女家迎亲。普什图人迎亲过去一般是用轿子,现在一般都用汽车把新娘和嫁妆接到自己家。新娘会由伴娘领到一个单独的房间里休息。在做宵礼之前,毛拉来到新郎的家。这时候,结婚仪式正式开始。毛拉带着新郎和他的男性亲戚和朋友来到一个房间,毛拉问新郎的亲戚和朋友:“谁愿意当新娘的‘兄弟’和证婚人?”一般是新郎的(堂、表)兄弟来做新娘的“兄弟”,新郎的朋友充当两位证婚人。随后,新娘的“兄弟”和两位证婚人来到新娘的房间。为了让两位证婚人清楚地听到新娘与其“兄弟”的对话,新娘的“兄弟”会大声问新娘:“你愿意让我做你的兄弟吗?”新娘大声地答道:“愿意。”之后,这位“兄弟”和证婚人带着新娘来到毛拉的房间。新娘的“兄弟”当着所有人的面对毛拉说:“她是我的妹妹。”于是,毛拉会问新娘的“兄弟”:“你愿意把自己的妹妹交给他(新郎)吗?”他回答:“愿意。”毛拉又问新郎:“你愿意娶她吗?”新郎答:“我愿意。”这样的一问一答重复三次之后,毛拉宣布两人正式成婚了。婚礼期间,男方会准备大量肉、馕、抓饭和菜来款待客人,亲朋乡邻也会赠送一些大米、面粉、糖、油、肉等作为礼品。其间,一般还会有唱歌跳舞等传统的娱乐活动。婚礼时间的长短视主家的经济条件而定,一般为三天。

上一篇:发展高校优势 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 下一篇:试论儒家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朴素生态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