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小组合作探究 放飞学生成长梦想

时间:2022-08-18 04:19:56

注重小组合作探究 放飞学生成长梦想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和健全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化方法;小组合作;放飞梦想

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往共同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交往互动,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工协作、交流讨论、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当前,小组合作已被广大数学教师接受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对改进、优化数学教学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深入研究,整合梳理,剖析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误区

笔者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整合,通过调研发现,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为了应付公开课、研讨课时临时凑合而成,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训练和密切的配合,小组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和人际交流,不具备合作的协调性、协作性和协同性。有的教师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参与,为了合作而合作,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不合适,不管问题的难与易,都让学生参与合作探究,没有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造成学生没有参与学习、参与合作、参与探究的兴趣,不但浪费了教学时间,而且教学效率未能得到提升。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在没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探究讨论,学生缺乏对问题的自我感知,对问题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深入思考就匆忙展开对问题的讨论,会使优等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学习探究的主要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地位,盲目应付。这样,会造成有的学生坐享其成,有的学生盲目随从、人云亦云,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学习中的疑难,却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真谛。

二、把握原则,分层推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原则

1. 坚持科学分组的原则

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接受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了解掌握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将情感爱好、学习能力相同的学生作为一个层次的群体,把学生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群体,突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在确定学生组别时,教师所依据的不能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

2. 坚持分类要求的原则

在开展好学生分组的基础上,教师要立足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确定与之相适应的目标要求,并注意层次的梯度延伸,一般对优秀生提出一些难度较高的要求,对中等生提出适当拔高要求,对学困生让其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等,做到分层推进、区别对待。

3. 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

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与发展能力的个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们的学习态度、感知能力与学习成绩就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适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随之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管理,学生达到了哪一级层次标准,就进行“升格”或“降格”,营造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三、合理分组,创设情境,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和建议

1. 合理分组兼顾实力均衡

教师要从兼顾各小组实力的均衡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对象,让学习成绩优、组织能力强、协作能力好的学生负责本小组的学习、组织活动,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让各小组成员各负其责,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如果不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安排,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整个探究合作过程会如同一盘散沙,成员之间从合作中就不会得到提高。

2. 积极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创设学生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有效的尊重。如笔者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吗?”多数学生认为对,少数认为不对。我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成两组讨论。持正方观点的双方通过动手操作实践,通过折、撕的办法,得出了反方同学的观点的正确性:“题中没写‘平均分’,怎样分都行。”最后,学生们达成了共识。这一教学方式,不但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3. 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时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讨论,而是要选择好有利的时机,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指导下进行探究讨论活动。教师要在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引导学生讨论;要在学生探究重点难点问题时,学生的思维方式、思考路径、受阻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要在学生对探究的问题未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之前,引导学生讨论;要在有效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广度时,引导学生讨论。

总之,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学会合作,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放飞个人成长的梦想。

参考文献:

[1]郭宇红.注重细节 实施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8).

[2]李立云.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探究[J].新课程(下),2011(1).

(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目标定位的误区 下一篇:文言文教学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