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用好新教材之我见

时间:2022-08-18 04:16:11

聋校用好新教材之我见

摘要 苏教版教学教材是经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材,它准确、生动、全面的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新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新教材所蕴涵的教育因素,实现新教材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从而使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聋哑人教育;教材;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6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097―02

随着课改的深入,聋校也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材改革。合肥聋校2005年小学部一~六年级开始全部使用苏教版新教材:苏教版数学教材是经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材,它准确、生动、全面的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教材变以往的以知识为主线为学生数学活动为生线的设计方式开展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意义,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学生喜闻乐见,为健听学龄儿童所接受的好教材。

笔者认为;聋校在使用这套教材时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坚持以聋生的发展为本来实施教学。为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灵活使用新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优势,激发学生兴趣;联系实际,合理的取舍、整合教材资源;打破局限,合理的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时间。

下面分别叙述。

1 创设教学情境,用活教材资源

教材内容生活化,教材的呈现方式情境化,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亮点。《数学课程标准》又告诉我们:“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情境教学为此作了很好的诠释。它是将数学知识用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再现出来,让学生去体验、感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一点无论对健听儿童还是听障儿童都是同样重要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它的优势,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实践验证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使孩子进发智慧的火花,它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如:在聋生认识元、角、分的学习中,教师设计“小超市”游戏情境,由学生分角色扮演售货员或顾客,在买与卖中掌握元、角、分的运算。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看得见,摸得着,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乐于接受,知识易于理解、内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也增进了友谊。

2 改进重组。优化教材资源

2.1联系实际,合理变通教材资源。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活书,活教书”。教学中教师既依据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做到“定向”于教材之中,“活用”于教材之外。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灵活地使用教材,由教材的“执行者”变成教材的“决策者和创造者”。如;在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中,以《我们的试验田》的面积为题材,探讨计算有关图形的面积,“试验田”对于聋生来说是陌生鼓模糊不清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将它改为计算长方形教室的面积和正方形花坛的面积。这样更适合聋生认知特点,也增强学生对教材的亲切感。

2.2联系实际,适当删减、调整部分教材资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聋校在充分使用新教材的同时,要针对聋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中的某些局限性,灵活地进行一些大胆的改进和删减,从而优化教材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如:在四(下)第二单元“毫升和升”后可将“美妙的琴声”学习内容就删去;再如:五(上)第一单元“认识负数”。这里引入负数学习,目的是丰富学生对数的领域的一次扩展的认识,体会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因为它与前后章节内容没有联系,学生学了很快就忘了。所以教学中暂时删去不学,安排在六(下)后期学习,这样正好为七年级学习的有理数作好准备。

2.3联系实际,合理调整教材顺序。新教材内容编排上改变了旧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样编排不适合聋生的认知特点。聋生学习最大缺陷就是好遗忘,针对他们实际情况,教师对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调整。如:四(下)教材安排:第一单元《乘法》,第二单元《毫升和升》,第三单元《三角形》,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样安排把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分开来讲授不利于聋生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先讲授第一单元《乘法》,然后紧接着讲授第四单元《混合运算》和第七单元《运算律》,把数与代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习后,再讲授空间与图形知识,这样安排前后内容联系紧密,有利于聋生学习,也有利于帮助聋生把握知识的系统性。

2.4联系实际,适当增加教学时间。聋生由于生理缺陷,知识面窄,学习能力与同龄儿童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实际教学中要放慢速度,教学进度要作相应的调整,普教一课时的内容聋校一般需要两课时才能完成。我们学校五年级以上语、数两科多数是连堂课,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新课内容的完整性。如:四(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教学,教材安排一课时完成,而聋校实际教学两课时,教师还发现只完成课本的内容,学生达不到熟练计算的要求,我们就及时增加课时和计算练习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其他单元学习也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教学时间,增加练习内容。这样的教学进度更符合聋生的发展要求。

3 精心设计,用好习题资源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也各有不同,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而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都有较大的不同,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各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的习题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如: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练习量或适当的降低练习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有趣味的基础习题,让他们感觉学习数学是如此的简单快乐,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以期待最佳学习效果;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会做基础题和练习册上的习题;对优等生适当拔高要求,做一些能力提高性的习题。即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自己需要的练习题。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新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新教材所蕴涵的教育因素,实现新教材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从而使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初中生数学学习差的原因及教学对策 下一篇:注重过程参与落实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