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艾丽丝·门罗《办公室》

时间:2022-08-18 04:06:30

摘 要:《办公室》是艾丽丝・门罗一部短篇小说,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这部短篇小说,使读者了解女性尤其是女性工作者为争取自己的独立空间所做出的努力和不懈的斗争,论文将从女性意识觉醒、女性的自我反抗、自我反思三个方面分析其所体现的女性主义。

关键词:女性主义;自我觉醒;自我反抗;自我反思

引言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加拿大著名的女作家,1931年出生于安大略省的温格姆镇,被誉为“加拿大的契科夫”。门罗1968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并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后来创作了14部作品并多次获奖,,受到读者与媒体的高度评价。门罗在短篇小说上的成绩斐然,在2013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当之无愧的“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

《办公室》是门罗的处女作《快乐影子舞》中的一部短篇小说,作品的主人公既是一位作家,又是一位家庭主妇,讲述了她为了创作寻找一间独立的办公室的故事。

一、女性主义及《办公室》简介

艾丽丝・门罗的作品多以城郊小镇平凡女子的平凡生活为主题,描写她们的出生、死亡、爱情和婚姻,她用极富女性色彩的语言和形象向我们展示了她对生活独特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其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更是当今人们研究的焦点。

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女性解放、性别平权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和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批评,作为一种文本批评或话语批评的时尚,则迟至1960年末的政治动荡时期才在西方出现,弗吉尼亚・伍尔夫和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的启蒙者。早期的女性主义者与最初的女权运动通常被称为“第一波女性主义”;而1960年之后的女性主义被称为“第二波女性主义”,由此,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兴起;也有第三波女性主义,提议女性自尊自省自爱自觉自理自治,要求男性辅助女性摆脱蒙昧和压制,走向等位同格。

《办公室》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却引人深思。它描写一位年轻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不甘于贤妻良母的身份,为了追求自身价值,在城里租了一间房子作为办公室从事写作。由于房东的不断打扰和刁难,不能进行写作,最后不堪忍受房东的流言蜚语和污蔑而搬出了办公室。但主人公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写作,她从失败中受到鼓舞,决心要在自己心灵深处的办公室里生存下去。显然,门罗的小说题材不同于其他的女性作家,她选择了严肃的题材――妇女的觉醒,也明确地提出寻求新的生存途径。

二、自我觉醒、自我反抗、自我反思

故事一开始就描写,一天傍晚,“我”正在熨衣服,突然心中一动,为自己策划出一条独立生活的道路,便向丈夫提出“我觉得我应该有一间办公室。”话一出口,便觉得荒唐,是一种异想天开的过分要求。但是,办公室这个名词吸引了“我”,因为它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宁静而庄严的地方,一提起它,就会联想到事业和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主人公是一名家庭主妇,然而家庭物资享受不能泯灭妇女对自身人生价值的追求,她不愿逃避这一现实,决心要面对现实,自重,自主,像男人一样有所追求,寻找新的生活之路。

主人公提出需要一间独立的办公室进行创作的时候,受到了来自家庭以及朋友的怀疑,“我”并没有因为家庭的禁锢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在得到丈夫的同意后,“我”顺利地租到一间办公室。房东马利先生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一开口说话就喋喋不休,“我”不得不闭门躲避房东的打扰。但房东私自进入房间里偷看“我”的写作稿件,使我一气之下将门反锁进行创作,房东的轻视、贬低并没有挫败“我”。在办公室坐定之后,看到眼前的工作,从内心深处发出感叹“我是多么喜欢这房间呀!在这里工作多好呀!我决心不畏威吓,非要在这里练下去不可。”作者描写出了“我”的执着精神,为了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奋力抗争,顶着恶风逆流,不屈地走自立道路,求得新生。

房东先生设计的一个又一个的计谋没能击垮“我”,最后精心构思了一个荒诞故事,叫“我”去看卫生间,并诬陷我将卫生间的墙涂满了各种图画和乱七八糟的字。房东心狠毒辣的诬陷击得“我”透不过气来,难堪,愤懑迫使我暂时离开办公室。房东是一位典型的男权主义者,自诩清高,崇尚道德礼仪的伪君子,他对“我”追求自身价值的极端轻视、贬低、刁难并没有完全吞噬“我”的追求。故事结尾写到:“迄今,我还未再有一间办公室,总有一天我还会去寻找的,…我要等,等到我的头脑中这一切形象都消失的全无踪影。…”门罗从内心深处,从觉醒与抗争的角度表现了“我”是胜利者,表现了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从抗争中萌发幼芽,在坚韧中求得永生的主题。

三、结论

艾丽丝・门罗的小说是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的真实反映,她视小说为身边事,甚至是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门罗的小说对当代社会女性主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和材料,而其独特的写作技巧也是如今研究的焦点。

《办公室》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者,着力刻画人物的自我感受,自我意识,自我反思。第一人称叙述角度使读者能够切身体会到当时女性为争取独立地位所作的努力,也让读者理解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创作的艰辛。

参考文献:

[1]简国儒.《The Office》评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3,4.

[2]杨俊峰,吴杨. 新编加拿大英语文学选读[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3]艾丽丝・门罗.办公室[M].温峰宁,译.

上一篇:生活的想象与想象的生活 下一篇:汤亭亭小说中的华裔形象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