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新教材\巧设情境,让物理课堂在动态中生成

时间:2022-08-18 02:56:56

活用新教材\巧设情境,让物理课堂在动态中生成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从“新教材的有趣性”、“既注重基础性,又兼顾差异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精神贯穿始终”三个方面分析了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活用教材,重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注重人文物理,讲述物理学史,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物理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三个方面对新课改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新教材;新课改;课堂情境的预设;兴趣;动态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34

新教材作为新课改的主要课程资源和载体,以追求“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新课程理念为出发点,对《物理课程标准》做了较为准确的解读,较好地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新教材以人为本,特别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体现出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精神,而且注重学科渗透和新科技的纳入,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就新教材的特色进行分析且对如何利用新教材特色进行课堂教学浅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初中物理新教材的三大特色

1. 新教材的有趣性

新教材最为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简明轻快。比如教材插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封面“一把钢琴”和八年级下册的封面“轮船和飞机大桥”以及九年级全册的封面“天宫一号飞船”,不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还寓以丰富的科学道理,如分别涉及声学、力学、电学等知识。还有现行教材里用一些生动有趣的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如目录里的每一章插图都分别代表不同章名的内容或含义,一目了然,通俗易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和规律的讲述也简明轻快,不过分追求严格,浅显易懂;大量彩色插图启发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有的以图代文,寓教于乐。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了。”由此足见物理图片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学生要掌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并起到加强理解与记忆的作用。适当地插图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物理学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物理、喜欢物理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意识,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读图、说图、归纳和比较插图,由此来落实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

2. 既注重基础性,又兼顾差异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教材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各章节内容编排的顺序与以往选用的教材不同,新教材以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学习的能力倾向、学习兴趣的不同,教材的设计除了注意共同的基础性外,还体现出差异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必要的基础。新教材设计从“科学之旅――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到“致同学们”到各章中的交流与讨论、迷你实验室、实践活动等内容,新教材总是企图更换课堂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并希望同学间能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现行教材还对有些知识的处理,只要求“知其然”,不需要“知其所以然”;计算题明显减少,难度也有所降低;增加了“走进信息时代”、“材料世界”等知识,教材难度明显降低了,使教材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需要,知识体系趋于完整。这样,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知识面却有所拓宽,凸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符合新课标要求,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 科学探究精神贯穿始终

课堂教学是各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载体。教师只有充分地挖掘和利用课堂内容这一载体,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一种精神,它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师生讨论的热点和焦点,它始终贯穿整个物理课程。

另外,现成新教材相对原来人教版同类内容的教材编写有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基于以上特色,通过对新教材的使用,笔者认为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现行教材的趣味性因素,深刻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以新的观念来理解和实施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在预设中动态生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标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思考――巧设情境,让课堂教学在预设中动态生成

教学是一门艺术,初中物理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多元化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个教师的个性特点能力不同,因而教学特色也就各有千秋。下面,笔者根据近两年来对新教材的使用,从三个方面谈谈新课标下物理课堂教学在预设中动态生成。

1. 充分利用教材特色,活用教材,重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获得感性材料、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和认真组织学生做好演示、分组实验,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生动、具体化,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趣味性特点,重视科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不但凸显学科特点,而且让学生在学中有乐,乐中有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如根据实验室设备条件,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增加一些简单的、十分有趣的分组实验,创造条件地把一些演示实验安排给学生边学边实验,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人文物理,讲述物理学史,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新教材课本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课堂内容的情境,向学生介绍一些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经历,利用民间以及科学家的故事引入,经常讲初中生喜欢听的故事,既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可提高学生追求物理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讨论“磁现象”时,指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讲秦始皇在建阿房宫时用磁石来防刺客的故事,可使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的巧妙设计,间接地教育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经历了多少曲折和失败,关键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巧用新教材的这个特点,巧设课堂情境,讲述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动人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也发展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我们的课堂在预设中动态生成。

3.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物理课堂教学动态生成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及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教师应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兴趣。例如,在讲《浮力》这节时,运用多媒体先播放一段《泰坦尼克号》的片段,号称当时最大的游轮,鸣笛徐徐驶来时,把同学们带到影片中的境界中,在欢呼高兴之余,问同学们:“它与本节有什么关系呢?”至此一定有不少同学纷纷议论:“这么大的船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而不沉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呢?”……这时已把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同时使学生融入到要“打开物理世界之门”的情境中。这样做不仅活跃课堂气氛,也使抽象难学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在预设的情境中动态生成。

如今,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刻不容缓,新课程改革已大势所趋,在实施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色,积极探索与实践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活用巧用新教材,创设内容情境,让我们的物理新课堂在教师的预设中动态生成,提高我们物理课堂的实效性。

上一篇:谈农村初中生英语入门教学 下一篇:让黑板上的字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