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8-18 12:46:11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思考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估算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估算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现行的人教版义务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些教学理念,有了基础的奠基和保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必将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必将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估算 数感 意识 习惯 方法

在教学估算时,要把它置于解决问题的大背景下,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觉地把计算和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理解为什么要估算,什么时候要用到估算,将估算作为解题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把握不了估算教学的要求,出现各种教学误区,严重影响了估算教学的质量。

一、“认识”误区

“怎样才能证明学生的估算能力强呢?”我曾经问过好多教师这样的问题。然而,他们的回答却是:“能够熟练地解答估算题。”同一个问题,那么多人却又是同样的回答,这期间说明了什么?——对估算的认识不够,对估算教学的认识更不够。熟练解题当然是估算教学的目的,但它却不是教学目的的全部,更不是首要目标。

估算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也就是学生通过估算知识的学习,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能够根据需要准确合理地运用估算的策略来灵活、巧妙解决问题。估算和口算、笔算一样,是学生数学学习必备的一种计算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思维的综合性都大有裨益。

二、“操作”误区

估算教学的实际操作中,主要存在三个误区:一是把估算当成一种问题类型来教学,人为地把它从“计算”中剥离出来,单独进行教学与练习。二是把估算能力与其他思维能力的培养割裂开来,忽视了各种能力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三是应用估算时缺失联系实际,让估算游离了它的“现实需要”。

任何一种问题的解决,仅凭一种思路或一种能力是很难完成的,它需要多种智慧和能力的有机组合,估算教学,更是如此。只有让估算完全融合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得到估算的价值。同时,小学生进行计算是以口算和笔算为基础的,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口算和笔算能力是学生进行估算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估算训练适时、适量、巧妙地融合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之中。估算教学,必须要结合具体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运用。

三、简单认为估算即到近似值

估算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在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计后,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大概推断,即先估计再计算,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取近似值指人们对一些数目的处理,取近似值方法有四舍五入。取近似值重在对数目的处理,属于估算中的第一步对数的近似估计范畴,即取近似值是估算一部分,而非等同估算。 例如:人教版四上P6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练习十第二题”。刘宁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2厘米,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252步。操场大约长多少厘米?部分学生的答案是这样的:因为62×252=15624所以操场大约长15600厘米,先算出准确值,然后再取精确值的近似值作为估算的结果,先精算再估算,把估算当成取近似值,让估算失去它的应用价值。

四、估算意识缺乏

例如,“人教版四上P60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出示例5: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随后,教师组织学生独立解答,教学时进行了使用算法的调查,结果是:全班35人,其中3人用估算解答,另外35人用精确计算解答。从上面的教学片断可知,虽然学生已进行了第一学段的估算学习,面对解决具体问题时却想不到用估算去解决,习惯性地精确计算,不愿估算,缺乏自觉主动估算的意识,习惯于精确计算,而不愿意进行估算。

五、估算意识的培养

要想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首先要在具体的情景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认识估算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情景,使学生逐步体验估算的可行性、必要性。

如:购物前必须要估计一下得带多少钱或考虑带的钱够不够。我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妈妈带了100元钱到商店买三样东西,买哪三样东西妈妈带的钱够,买哪三样东西妈妈带的钱不够?我给出了一些商品和它们的价格,让学生自由选择。一双童鞋39元,一袋奶粉25元,一瓶洗洁精10元,一瓶洗发水38元,一条裤子58元,一件衣服52元……熟悉的情境,开放的题型,学生积极参与,运用估算很快找到答案。39+38+58超过100,所以买这三样东西钱不够;39+25+10不到100,所以买这三样东西钱就够了……通过这样的情景让学生体验到在买东西之前进行估算是很有必要的。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由此,教师应注重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它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既需要教师对“估算”教学的重视,更需要教师对学生长期有效科学地培养。

上一篇:浅谈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避免的误区 下一篇: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