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中的“协调”怎么做

时间:2022-08-18 11:41:39

因多式联运参与方较多,涉及到的责任主体不同,各参与方之间的“协调”就成为了开展多式联运的核心工作。从理论层面、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切实做好多式联运的“协调”工作,将会更好地实现多式联运工作的开展。

集装箱和多式联运两种运输组织形式的结合,深刻地改变了对货物运输的传统理解,实现了从发货人指定的承运地点到收货人指定的交付地点的“门到门”全程运输组织和服务,在国际和国内贸易货物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已经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认可。

在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主要是“海公”联运和“海铁”联运两种,“海公”联运主要在沿海省份,联运工作组织相对较好;“海铁”联运主要在沿海与内陆省份间和依托大陆桥的过境运输。因受内陆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以及受铁路运力、站点设施、车辆等条件的限制,“海铁”联运限於有条件采用集装箱运输的线路上开展,集装箱运量较小。总体上,集装箱和多式联运结合开展货物运输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因多式联运参与方较多,涉及到的责任主体不同,各参与方之间的“协调”成为开展多式联运的核心工作。协调的有效性成为评价多式联运效果的重要依据,也是制约多式联运发展的突出问题。多式联运的协调内容表现在四个方面:参与部门之间业务有效配合的组织协调、设施设备空间配置和利用优化的能力协调、业务信息快速有效沟通与处理的信自、协调、参与各方共同利益诉求的愿景协调。在四个内容中,愿景协调反映的是参与各方的思想观念,决定了其他三个方面实施的有效性,是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的最基本内容。目前,我国多式联运未能有效开展的各种原因,均可以归结到参与各方没有达成“合则共赢”的思想上来,即使在各种场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人员对该思想能够形成共识,但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有效落实。

如何解决多式联运的“协调”问题?人们习惯的思维是由政府部门成立联运办公室,由联运办公室负责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该思路反映出两个现实问题:一是目前政府相关部门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的工作并不有效,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在促进多式联运发展中应承担什么样的角色。货物运输的多式联运组织是企业按照国家要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在企业、发收货人之间开展的运输工作。因此,政府相关部门的作用应体现在通过制度体系建立协同工作的机制,通过政策、标准、规范创造企业共赢的环境条件;企业应遵循市场规律,与其他参与方在共同利益追求下,从完成“门到门”全程运输组织和服务中获得目标利益;科研机构应能够为多式联运提供有利的支持。

为促进多式联运的协调发展,需要开展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在理论层面,开展组织、能力、信息、愿景四个方面协调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二是在技术层面,开展港口、铁路、公路、船公司等运输资源空间配置和利用的方法研究,以及基於传感网、物联网的多式联运业务信息处理技术及集装箱运输组织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研究;三是在操作层面,建立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的制度体系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标准、规范,并使政府相关部门、企业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有效实施。

上一篇:上海谋划自由贸易区 下一篇:联邦快递中国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