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中的辩证关系

时间:2022-08-18 11:01:34

小说教学中的辩证关系

内容摘要:任何小说,读者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它进行阐释,而由于个人生活环境、人生经历、性格倾向的不同,理解作品也就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而要作出恰当的审美评价,则要处理好几组辩证关系。

关键词:小说教学 完美评价 辩证关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小说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可见,对于小说的学习,新课标既关注审美主体(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也尊重审美客体(作品)的阅读价值和文化底蕴。在具体的小说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为审美主客体创设一种阅读的情境,选准一个鉴赏的突破口,从而实现“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和认识”的发展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我觉得应该处理好这样几组辩证关系。

一.长与短。长篇小说鸿篇巨制,包罗万象,是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短篇小说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是一个生活

的横截面。正因为长篇小说的鉴赏点太多,学习时切不可贪多求杂面面俱到,也不能猴子掰玉米似的掰一个扔一个,而应该以点带面,触类旁通;正因为短篇小说的切入点太少,学习时切不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也不能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而应该以小见大,管中窥豹。

比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如果教师仍是老调重弹:先介绍作家作品,再梳理情节结构分析人物形象,最后归纳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手法和作用以及小说的主题,学生势必感到索然寡味。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进行课堂微型研究性学习:先让每个学生紧扣文本提出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独自开展研究,再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派生出一类或一批相关联的课题合作开展研究,最后在“名著导读”的提示下研读整部作品。实际上,学生的眼光还是很敏锐的,他们提出的课题有:①黛玉眼中的宝玉;②王熙凤的出场;③贾府的摆设。由此派生的子课题更多:黛玉眼中的贾母、黛玉眼中的凤姐、黛玉眼中的三春、黛玉眼中的奴仆、贾母的出场、宝玉的出场、贾府的外观、贾府的布局、贾府的礼仪等等。我想,每读一遍《红楼梦》就研究一个小问题,研究透了兴趣自然就有了,体验自然日益深刻了。至于教科书后面提供的包括《大卫・科波菲尔》《巴黎圣母院》《家》等6部中外小说名著,我觉得也可以以课题研究形式进行学习,不必急于求成,阅读一遍就研究一个问题,阅读的次数多了,生活阅历丰富了,思考能力和欣赏水平自然就提升了。

又比如学习斯特林保的《半张纸》,整篇小说只有一千来字,如果仅仅分析谋篇布局和字面意义,势必流于形式,失之肤浅。这时候就要求我们采取以小见大的策略,发掘小故事背后的大主题。小说采取速描式的勾勒,尽管每个电话号码都是一个细节,却并不在细节上多作盘桓,又是晴蜓点水,点到为止。取材小,着眼小,构思新颖巧妙,在短小的篇幅里做出了大文章,其效果并不亚于普鲁斯特卷帙浩繁的《追忆逝水流年》给人的震撼。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思考探究话题:①“半张纸”在小说中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②“半张纸”承载了主人公两年间的哪些悲欢离合?③“半张纸”寄托了作者哪些生活感情和人生哲思?④你觉得这篇小说与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在结构方式上有哪些相似之处?我想,只有这样深入地挖掘下去,短篇小说的魅力才会彰显出来。

二.实与虚。“真实“不是创作主体对客观的简单临摹,而是创作主体同客体剧烈碰撞所绽放出的火花。小说是

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最终要表达的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艺术真实或心灵真实。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正如著名学者略萨所言:“写小说不是为了讲述生活,而是为了改造生活,给生活补充一些东西。虚构不复制生活;它排斥生活,用一个假装代替生活的骗局来抵制生活。但是,它以一种难以确立的方式完善生活,给人类的体验补充某种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而只有在那种想象的、通过虚构代为体验的生活中才能找到的东西。”因此,在小说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要老是把注意力放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真假上,而应该把关注点放在艺术的再创造所呈现出的审美魅力上,比如形象和主题的多样性解读、想象的留白艺术、语言的定力与张力等等。

比如学习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和卡夫卡的《骑桶者》,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已经不再追问那些情节是不是真实的,作家到底有没有说谎,真正让我们牵挂的是那本“沙之书”的神秘和“骑桶者”的不幸遭遇。两位小说家的“谎言”最终触动了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周遭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人和事:①“沙之书”可能象征着什么?是永无止境的欲望,琐碎繁杂的生活,无法挽留的时间,还是浩瀚无穷的知识,变化无常的命运,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②作者借“沙之书”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是有限的人在面对无限的东西时的无所适从,还是人在梦想与现实剧烈冲突时的焦灼不安?③设想《骑桶者》里的主人公是拎着木桶,而不是骑着木桶去讨煤,小说将会有怎样不同的艺术效果?④你看过像《骑桶者》这样充满虚构情节和特技处理的书或影视作品吗?结合具体细节说说其中表现出来的真实与虚构。

三.雅与俗。有的小说像散文,语言清新高雅,字里行间孕育着茉莉花的清香,像蒲宁的《安东诺夫卡苹果》、雨果的《炮兽》、泰戈尔的《素芭》等;有的小说像拉家常,语言朴素通俗,字里行间沾满了泥土青草的气息,像沈从文的《边城》、巴金的《家》、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等;还有的小说像情景剧,语言亦庄亦谐,字里行间包含着观众的多少欢声笑语,像卡尔维诺的《牲畜林》、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对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流派的小说语言,我觉得理性的态度应该是兼容并包,雅俗共赏。正如在古典诗歌的学习中,我们既赏识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脱俗,也敬佩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沉郁顿挫。

比如学习《边城》,我这样引导学生研读品味语言:一是人物对白语言的平实简明,含蓄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感情。

①示例:(祖父)便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病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

②点评:祖父提大老来做媒,而翠翠心里喜欢的是傩送,自然不喜欢祖父再说下去了,这里边有少女羞于提起婚嫁之事的心理。

③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的人物对白,在有感悟处作好圈点批注。

④讨论:小组就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讨论交流。

二是景物风俗描写的语言朴素饱满,具有散文化倾向,透露出田园诗情。

①教师示例分析描写赛龙舟的场面。

②学生合作分析叙述翠翠和傩送相遇的情节,描写抬花轿的情景等。

③学生把自己最欣赏的片断改成诗歌。

上面只是简单分析了小说教学中的三组常见的辩证关系,其实,还有许多类似的命题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索,比如大与小(大题材与小题材)、中与西(中国小说与西方小说)、古与今(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等等。小说是以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类的内心世界的,天然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而且越是伟大的小说,越是具有无比的丰富性,读者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它进行阐释,而由于个人生活环境、人生经历、性格倾向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因此,小说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从他们各自的感受出发来引导他们领会小说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学会鉴赏文学作品。

付志华,教师,现居湖北浠水。

上一篇:“生成”是学生课堂生命的成长点 下一篇:高中语文选修课课堂新范式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