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如何提高

时间:2022-08-18 09:58:47

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如何提高

摘 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改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状况,则成了小学语文教师们重要研究的课题。教学实践得知,要想提高小学生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在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日常积累生活素材上多下功夫,只要用心做好这两方面,教师教作文就不再会困难,学生写作文也不再会出现提笔不知道写什么了。另外,在小学生写作中还要进行方法的指导,写作文后再采用多种形式评改,让评改的过程成为每篇作文提高的过程。只要教师们教学得法得当,小学作文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小学作文;培养兴趣;积累素材;评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就一节小学作文课而言,每次都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仍然不知从何处下笔。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深刻的明白作文教学在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学会习作,使他们有感而发,有事可写,则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现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难舍难分,来谈一谈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本人认为,要提高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质量,必须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积累生活素材,多观察多体验,在重视写作的同时,还要重视作文的评改,尤其是相互评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一、尊重以小学生为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就是在作文教学中要贴近实际,善于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思想的表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坚持写周记、日记的习惯,鼓励学生对某件事是的想法,做法。虽然儿童涉世不深,知识浅薄,在日记中会出现一些幼稚可笑的话语,这正是他们天真无邪童趣洋溢的表现,我不用所谓的“规范化”的语言来加以修正,而是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宽松民主的土壤,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真实、真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念,激发学生有创意的勇气。

二、注重日常积累,开拓学生视野

要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就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底蕴,而这些知识的获得就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读课外书则是积累的一个好方法,课外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是学生增长知识,丰富语言。但对学生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

1、教师要做好课外书的推荐工作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用多种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有益的书籍既要配合语文课的教学要求,又要符合思想内容健康,适合青少年阅读。另外,教师还可以进行“现身说法”,告诉学生自己喜欢读哪些课外书籍,学生会因为喜欢,而去模仿老师,这样就很自然的在教师的要求下去认真阅读。

2、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如,教给学生摘录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故事续写等。在任教多年中教过的学生,都有看课外书并摘录好词好句的习惯。此外,每天早读,都会用十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摘录成果,这样就大大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另外,还可以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们畅所欲言,交流读书方法、心得,以此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

3、教师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阅读兴趣浓厚,阅读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作为教师,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或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作品好,好在哪里,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三、培养写作兴趣,创设习作氛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成功的基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爱写作文,他们才会下功夫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觉得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在生活中做一个细心人

作文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只有对平时的所见所闻多记录,多思考,生活才真正的成了学生写作的源泉。如,去效游,面对大自然,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准备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什么主题;面对一个场面,如运动会,你将怎样把场面写具体;针对一件事,你怎样展现其思想内涵等。但这些问题如何观察思考还要靠教师得法的指导,学生才不至于写出流水账。总之,教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就得有话可说,能满怀兴趣的将自己看到的人或景,做过的事有重点的记录下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作文。

2、教师要展示学生习作成果

展示成果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能够很好的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信心即可。如,开辟“佳作专栏”,在教室黑板报上设置一个栏目,经常选登本班学生中写的具体生动的文章,精彩片段等,供大家赏析。或是在作文课上,让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或作文中老师勾画出的好词好句,然后全班交流,是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创设轻松的写习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3、教师还可以创设情景,优化习作氛围

如,记事的作文,可以采用先说后写的方法,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人的作文,可以采用猜猜他是谁的方法,侧重抓住特点进行人物描写等,还可以让学生自导自演,设计一些活动,使学生在边做边说,边说边写,以提高写作兴趣。

四、要破常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

思维定势,妨碍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只有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努力拓展学生的写作新思维,鼓励学生创新,才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命题作文指导上,教师应积极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自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作文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学习,也是进行素质教育最有利的平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不断深化作文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五、加强方法指导,重视相互评改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除了重视写作前的实践,尝试写作之外,还要重视写作后的评改。传统作文教学重写轻改,教师在学生作文后写一段长长的评语,但到底有多少学生去认真看呢?因此写作后,教师应该克服“怕麻烦”“不放心”等思想,下功夫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评改作文,把评改权力教给学生。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作文教学必须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上下功夫。因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同时,实际上就培养了他们对文章的鉴别和欣赏能力,让他们从评改中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

评改方式可以采用,自我评改,互相评改,,指导学生认真推敲词句,直接在作文本上点评。当然教师还要重视习作后的辅导,根据评改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讲评。在讲评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优点并加以肯定,这样的效果比写一段长长的评语要好得多。写了作文后通过学生的互评反馈和教师的有效讲评,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要严格遵照大纲要求,循序渐进,教给学生如何作文,不但要教给学生写什么,怎么写,还要教给学生作文写作目的意图。当学生对作文有兴趣,学生就能把“要我作文”变为“我要作文”。到这时,小学生的作文质量才能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魏 洁.《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0

[2] 曾葆春.《学“陶行知”思想,写“生活化”作文》[J].福建教师,2009

[3] 王念强.唐丽萍.小学语文生活化实践的研究与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7

[4] 刘玉玺.刘桂荣.小学课堂作文教学五步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2

[5] 张延生.刘红梅.《作文如何生活化》[J].教育论坛.2010

上一篇:普通高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初探 下一篇: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