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透析方式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18 07:47:48

不同透析方式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治疗效果,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方法 抽取存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症状的临床确诊患者76例,将这76例患者分为A、B两组。对这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治疗的过程当中B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明显比A组患者少,且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采用腹膜透析对患有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患者进行治疗与血液透析疗法相比较,在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降低治疗并发症。

[关键词]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a)—0033—02

为了通过比较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治疗效果,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详细的介绍,让临床能够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予以更加详细的了解,从而能够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提供相对有效的方法,对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控制,笔者进行了该次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笔者将所抽取的76例患者分成两组,并分别给予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等予以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随机抽取在2008年9月~2011年9月这3年时间内到本院就诊的存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症状的临床确诊患者76例,将其分成A、B两组。A组中的患者包括有男性患者22例和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均在27~79岁之间,平均61.4岁左右。B组中的患者包括男性患者20例和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年龄均在29~78岁之间,平均62.2岁左右。以上所抽取的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十分良好的可比性。本次研究中的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将所抽取的76例临床确诊患者病例资料按照1∶1的比例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每组包含有患者病例38例。对于A组患者对其给予血液透析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于B组患者则给予腹膜透析方法进行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出现水钠潴留、心脑血管疾病、钙磷紊乱的人数进行比较。

1.4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 < 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治疗的过程当中B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明显比A组患者少,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DM)会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出现,在最近几年里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已成为ESRD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位病因,由糖尿病肾病(DN)引起ESRD接受肾脏替代治疗也随之不断地增加[1]。由于简单的PD操作,既有效又经济, 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程度也较小,还能对残余肾功能产生更好的保护作用等,被许多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上予以接受[2]。

CAPD不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具有操作简单, 易于开展的特点, 为与生理状态最接近的一种透析方法。本次研究中B组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法,该组水钠潴留、心脑血管疾病、钙磷紊乱等发生率均较A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对糖尿病尿毒症患者予以透析时对其合并症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心力衰竭、水钠潴留、钙磷紊乱等现象是合并症中最主要的几个症状[3]。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会对合并症的数目产生很大的影响,透析开始时会存在不少于3个的合并症,患者死亡率会由此而呈现出明显增加的现象[4]。这就对医疗工作者提出了要求, 对于那些全身健康状况较差、存在较多合并症的糖尿病尿毒症患者做透析要尽可能的早些, 这样可以使生存率得到提高[5]。尤其若是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容量心力衰竭,电解质出现严重的紊乱时,即便是Ccr在每分钟20~30 mL的速度时透析脱水治疗也是可以考虑使用的[6]。

总而言之,给予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患者腹膜透析进行治疗同采用血液透析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比较,前者在对临床治疗效果予以保证的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使患者的生命体征更加稳定,显著降低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惠群,陈世件,叶任高.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存活期、生存率及死因分析[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7,10(12):287—288.

[2] 叶任高,岳少妲. 肾功能衰竭与腹膜透析疗法[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59—260.

[3] 叶任高,崔惠敏,李惠群. “0”型管进行腹膜透析的优越性初步报告[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9,19(14):244—245.

[4] 叶任高,刘冠贤. 临床肾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94—295.

[5] 季大玺,肖申,季曙明. 老年透析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9,12(13):110—111.

[6] 叶任高. 内科学[M]. 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69—570.

上一篇:宫术宁胶棒在绝经后取环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一篇:胺碘酮在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