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烟公司柔性化生产与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08-18 07:23:31

龙烟公司柔性化生产与管理的探讨

摘要:针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龙烟的生产与技术创新及企业管理能力,运用先进的管理与制造技术,构建龙烟先进的柔性管理与生产模式。

关键词:柔性化生产;柔性管理;成本管理;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01

一、传统生产技术的问题和产生原因

在传统生产的背景下,传统生产存在明显缺陷:首先,产品切换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库存量也大;其次,客户要求多样性明显增加,短时间内根本就出不了产品,只能通过增加产品库存来满足客户的需要;最后,批量小批次多,批量小的订单每做一次就会增加剩余库存,只能通过增加仓库来应对,这些对于现代成产制造企业从运行和成本管理都是不利的。而造成传统生产问题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追求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观念也不断变化,市场需求瞬息万变,这就必然出现了产品多样化和批量小批次多的生产需求特点;其次,在过去传统生产阶段,由于科学技术还不够先进、市场需求单一、经营观念落后,导致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功能单一,常常出现大型专用设备面对小批量生产的现象;再次,信息化技术程度不高。传统生产由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因而其生产成本很高。在面对技术成熟度越来越接近,可替代产品的越来越多样性,一个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在成本上取得绝对竞争优势。因此,当面对客户需求变化的时候,以增加库存和增加成本为代价来满足客户需要将给企业生存带来威胁。柔性化管理与生产则是企业获取优势的必然选择。

二、柔性生产的产生及特点

柔性生产一般指企业进行制造的模式,其含义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近十多年来,动态多变的市场对企业整体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挑战。柔性的含义也发展为覆盖整个企业的完整系统,以实现全局动态最优化、总体高效益、高柔性。尽管柔性生产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但柔性生产的核心是一种市场导向型的按需生产,其优势是增强制造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员工劳动生产率。

柔性生产模式可以表述为两个方面:一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为系统满足新产品要求的程度;二是适应内部变化的能力,表现为有干扰(如机器出现故障)情况下,生产率与无干扰情况下的生产率之间的差异。企业柔性生产主要包括:

①机器柔性:当要求生产一系列不同类型产品时,机器随产品不同变化而快速响应,快速切换至新产品的生产中。

②工艺柔性:工艺流程不变时自身适应产品或原材料变化的能力或者制造系统内为适应产品及原材料变化而改变相应工艺的难易程度。

③产品柔性:产品更新或完全转向后,系统能够非常经济和迅速地生产出新产品的能力。

④维护柔性:采用多种方式查询和处理故障,保障生产正常进行的能力。

⑤运行柔性:利用不同的机器、材料、工艺流程来生产一些列产品的能力和同样的产品,换用不同工序加工的能力。

三、龙烟柔性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龙烟公司在多品种、小批量牌号卷烟的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的波动幅度大、设备资源频繁切换生产导致设备生产效率和市场效应力差的不利条件下,通过重视柔性生产与柔性管理的应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科学、有序的保持产品的质量及产量的顺利完成。针对多品种小批量卷烟频繁换牌生产导致产能损失、消耗增加,公司通过科学组织和计划较好的解决了问题,即根据市场的要货量以及要货的时间,通过科学的计划编制、调度减少一段时期的换牌频次。在包装机换牌号上实行不同卷包品种的系统设备柔性化设置,通过建立卷包条烟的条码打印、识别系统、装置,同一区域系统内,同时生产同牌号烟丝,不同包装牌号的条烟,分道进入成品装箱系统的分支系统,分别装箱,从而实现大部分卷包设备生产大批量卷烟,个别机台生产频繁换牌的产品。通过在设备上建立不同牌号的生产参数,综合运用快速更换规格的零部件的应用,实现设备快速切换生产不同牌号的卷烟,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与多品种多牌号的加工特色工艺水平。通过对滤棒发射机的改造实现一套发射机发射不同牌号的滤棒。

卷烟设备的长时间全天生产,对机器的良好运行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车间维修技术人员通过结合生产制造系统在线状态监测对设备计划维修的周期、时间可调整性进行研究,在设备完好运行状态的前提下,提高设备维修周期的可调整性,有力的避免了由于无法正确预测特定设备零部件的剩余寿命,采取固定维修周期的做法带来的生产的灵活组织调整的不便以及经济成本高等特点,大大缩短设备的维修时间,减少对生产的影响,大大地提高了设备的维修柔性。

柔性生产客观上要求具有柔性的管理方法。龙烟大力推行柔性战略、弹性预算、动态计划等各种灵活可变的管理方法,以获得以变应变的效果。对一线生产操作人员实行多机种操作培训,实现操作人员配置上的柔性管理;每周召开生产调度会,加大各部门的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强对技术人员的管理培训和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造就一大批既懂生产又会经营、既熟悉技术又善于管理的综合型人才,使企业依靠人才的力量走上技术和管理并驾齐驱的发展之路。

四、结束语

龙烟经过改制和技术改造后,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企业也面临着不少的难题。龙烟人正在努力学习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践行“柔性制造”理念,将使生产线越来越短,设备投资越来越少,中间库存越来越少,场地利用率越来越高,生产周期越来越短,客户响应速度越来越快,效率越来越高。可见,为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强化企业的竞争力,这个“柔”字,将不愧为龙烟公司破生产能力瓶颈之局的一把金钥匙。

参考文献:

[1]陈荣秋.生产计划与控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2]刘丽文.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方华,程俊慧.柔性管理当今企业管理发展新趋势[J].中国改革,1995(7).

上一篇: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 下一篇:我国利用财政政策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