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08-18 07:00:03

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随着规模化养猪产业的发展,养猪场特别是集约化养猪场均采用自留种猪的方式进行繁殖,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母猪产后无乳、仔猪死亡率高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近年来,母猪产后无乳症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给养殖场造成的损失也比较严重。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较为复杂,母猪的品种、生产经历、年龄等自身因素,饲养不善、环境、疾病感染等外界因素均在其列。预防母猪产后无乳可通过分析其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现。

1.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

(1)母猪自身的因素。母猪自身的因素是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的最直接原因。母猪的品种不同,产后泌乳能力也不一样,通常外来品种比本地品种的母猪泌乳力弱;初次生产的母猪因为没有生产经验而非常容易紧张、不安、烦躁或者兴奋,也会影响到母猪的泌乳功能;母猪的年龄过小,身体发育和乳腺功能还未成熟,或者年龄过大,身体机能下降,也是母猪产后无乳的主要因素;母猪在初生仔猪吮吸时感到剧烈疼痛而产生抵触心理不愿进行哺乳等,这些母猪自身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产后无乳。

(2)饲养管理不善。饲养管理不善是导致母猪产后无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是猪舍的建设不科学,选址不合理,猪舍无阳光照射,长期阴暗潮湿、通风不畅、周围环境不佳、有噪音等对母猪的生长及生产影响很大,容易导致母猪产后无乳。二是饲料调配不合理,每次的饲喂量及饲喂的频率不科学导致母猪营养失衡,母猪太瘦或者太肥都会影响生产及产后的泌乳。三是饲养过程中对母猪太粗暴或者母猪缺乏运动,因体质差导致分娩困难也会使母猪产后无乳。

(3)疾病感染。疾病感染也是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的一大因素。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蓝耳病、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猪瘟,以及细小病毒感染引发的乳腺炎、急性子宫炎、传染性繁殖障碍、产褥热及腹泻等疾病都会导致母猪产后无乳。

2.母猪产后无乳的预防措施

(1)加强母猪管理。当母猪留作种用时要选择品种优良、泌乳力好的母猪;初次配种要在母猪身体和乳腺发育成熟时进行;配种后要做好母猪的产前、分娩及产后的各项护理消毒工作,对用作分娩的猪舍进行严格的消毒,对母猪的、外阴和腹部做好消毒工作。如需人工助产,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消毒。

(2)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同时饲料的配比要科学合理,保证母猪每日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喂食频率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间隔时间太长,以每日3次为宜。早晚两次喂食量可以多一些,中午可以少些。严格控制母猪营养的摄入量,防止母猪营养不足过瘦或者营养过多太肥,造成分娩困难而导致产后无乳。

(3)加强环境管理。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建造猪舍。在建造猪舍前,先对周围环境进行勘察,避免周围噪声影响母猪。要确保选址合理、采光充足、通风性好。其次做好不同季节猪舍的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冬季需加强保暖,夏季要避免高温湿热。最后要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每天都要清理猪舍的粪便,并进行消毒,保证母猪有干净舒适的生产环境。

(4)加强病害预防。做好病害的预防控制工作也是预防母猪产后无乳的关键。要做好驱虫工作,杀灭母猪体内寄生虫可在饲料中混入伊维菌素或者芬苯达唑,杀灭母猪体外的寄生虫可使用伊维菌素预混剂。母猪生产前1个星期可将复合电解多维素加上荆防败毒散混在水中进行饲喂。在母猪产后要采取相关的消毒和抗感染措施,如生产后1天内注射盐酸林可霉素复方注射液。

(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黑河中心支公司 马玉莲 邮编:164300)

上一篇:江淮商用车品牌逆势向上 下一篇:吉利入局商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