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高校创新创业的价值

时间:2022-08-18 06:12:12

大数据在高校创新创业的价值

摘要:如今大数据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代名词,大数据具有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等特点。大数据在高校创新创业中具备重视学生的静态数据、重视学生的行为数据、重视学生的意识数据的三个显著特点。由于大数据给高校创新创业带来了思维理念的转变、学习方法的改变、管理方式的提升,所以通过打造形式多样的平台高校、打造体验良好的智慧高校、打造开放共享的普惠高校来加强大数据在高校创新创业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创新创业;价值;应用

过去的10多年,人类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突飞猛进,这些技术的进步成就了Google、苹果、百度、阿里巴巴等一批大数据企业。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人类进入了一个以创新创业为最主要标志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借助互联网,通过各类数据的汇聚、碰撞、交融和挖掘分析,为解决创新创业中遇到的盲点、痛点寻找新算法、新模式。某种意义上说,大数据已成为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高校、个人参与竞争的核心资源,谁掌握了大数据、运用好大数据,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在这场大变革中,高校如何把握契机,学子如何善用大数据平台,其意义不言而喻。

一、大数据在高校创新创业中的显著特征

1、大数据的定义及特点大数据(big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主要包括四个特征,即海量的数据规模(Volume)、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Velocity)、多样的数据类型(Variety)和巨大的数据价值(Value)。2、大数据在高校创新创业中的显著特征(1)重视学生的静态数据学生的静态数据是指学生的姓名、年龄、籍贯、家长职业、教育背景等数据,高校管理者通过对这些静态数据进行分析归类,推测学生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日常活动,进而筛选出在创业学习方面有兴趣和爱好的学子,有利于高校在给这些学子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提供更好地有针对性的需求分析。(2)重视学生的行为数据学生的行为数据是指学生在网络上发生的所有行为等信息数据。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网络上学习创业视频课程方面的顺序、点击快进暂停的学习内容及结束后回看的某门/某集课程的次数及视频的停留时间等行为信息,来调整创业课程的教学顺序与重点。换言之,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大学生的网上行为数据来制定更适合大学生的课程选择计划、教材选取策略、学习路径规划。(3)重视学生的意识数据学生的意识数据是指学生用数据的思维来认识周围世界、解决问题与处理盲点。大学生的意识数据的核心就是“三要”———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让数据说话、要让数据活起来、要依据数据做事,用大数据思维指引创业行为走向成功。大数据在高校创新创业中的价值与应用正呈蓬勃发展之势,但与此同时,大学生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大数据是把“双刃剑”,它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如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大学生不能迷信大数据。

二、大数据在高校创新创业中的特殊价值

大数据在高校创新创业中不仅具有显著特征,其在高校创新创业领域中更有着不可估量的特殊价值。从IT(Infor-mationTechnology)时代到DT(DataTechnology)时代,大数据开启一个重大的时代转型和新常态节点。DT时代对高校创业教育蕴含着广泛的价值影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变革:1、思维理念的转变在大数据时代,有关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将变得智慧起来,呈现网络化、在线化、虚拟化、去中介化、智能化等特征。大学生不再固执于传统的追求稳定、安逸的择业观。大学生创业者开始用数据思维来解决创业之初的盲点问题,从过去那种基于知识、基于经验的思维方式转变为能从数据中培养敏感性、从数据中寻找商机,从数据体验中发现新的机会。不断变化的形势也告诉了大学生,所谓的稳定的“铁饭碗”也许是一厢情愿的幻觉,作为大变革的数据时代的有志青年,创新创业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必须要学会应对的生存和发展方式。2、学习方法的改变大数据使得大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空前提高,大学生创业知识与技能可通过互联网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传播、使用、普及而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但是这不意味着大学生可以不需要在高校里学习,而是说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具有明显的数据化的特征。例如,借助大数据技术,高校可以对创业成功学子的学习行为进行针对性研究,通过对创业成功学子的每一个细节中去记录和分析他们的创业模式,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对创业成功学子进行数据跟踪,可以让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中更好开展个性化教育,不让每一个有创业梦想的学子掉队的理想将变为现实。3、管理方式的提升大数据对高校创业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扩大学生的参与度,让高校管理更加开明。互联网成为舆论战场,人人都是发生器、传声筒,大学生具有很高思想性,他们关注创业热点,关注学校的发展定位,喜欢在舆论场合发出自己对创业的看法,这也提醒高校管理者要加强日常学生创业管理,尊重大学生的表达意愿、倾听他们的对于学校管理的意见,引导学生辨明舆论的真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优化高校的管理机制,让高校管理更加透明。在包罗万象的数据背后,高校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抓取、挖掘、数学建模等,对大学生创业信息数据库、大学生的创业基础资料数据、大学生创业行为数据等数据进行抽样分析、对比分析,更加透明地了解到本校创业学生的情况,进而完善创业政策与改进服务。

三、大数据在高校创新创业的应用思路

1、打造形式多样的平台高校高校是创新创业的重要阵地,它的主要角色是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搭建更大的平台,鼓励大学生在这个平台演好创业大戏。为演好这出大戏,高校可以搭建如下的平台:一是数据开放平台,这个平台是资源汇聚之所、思想碰撞之地,它为大学生提供公共数据、公共知识,破除形式上、实质上的门槛,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机会在平台上淘金、淘宝。二是政策支持平台,大数据推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投入是发展大数据的关键。依托政府大数据战略的顶层设计,高校出台相关创业扶持政策,如创业学分制、休学创业保留学籍。三是社会氛围平台,设立大数据创新创业基地、建立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建立大数据学院、大数据实验中心,举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和草根创业大赛,建设众联、众包、众创和众筹一体化的DT创客空间,为高校创新创业塑造浓厚的校园氛围。2、打造体验良好的智慧高校高校抓住大数据这一在未来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产业,一定程度上就具备了创新创业的良好土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打造体验良好的智慧高校。第一,建立WI-FI校园;过去有句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而通向大数据最宽广的道路就是无限网络,是WI-FI。试想大学生在校园中打开手机就能立即连到免费的WI-FI,每天轻松愉快地“刷屏”,看到成功的创业学子的朋友圈后,借助WI-FI学习他们创业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这必定有利于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方向和路径。第二,设计APP;高校智能部门可以开发相应的有关创业的软件和公众号,并定期在这些公众号及APP软件上推送举办创业讲座、智慧校园开放数据大赛等消息的文章,让大学生通过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多种方式或手段亲身参与到大数据的体验与实践中来。如此一来,大学生在感受大数据对强化大学生的出行、学习、起居等方面的管理、提升生活品味与质量的影响等便利的同时,必定会激发大学生无数的创新创业的头脑风暴。3、打造开放共享的普惠高校我国高校大数据的开放共享还比较落后,有一些数据依然是零开放,究其原因,是高校的保护主义在作祟。数据成了一些高校的资源、资产和核心竞争力,成了他们手中的宝贝,不肯轻易共享,也不肯开放,成了一个个新的“数据孤岛”,这与开放共享的理念背道而驰,让大数据的价值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必须打造开放共享的普惠学校,克服大数据鸿沟,以在线教育平台为基础,各个名校要分享其创业经验、创业课程。与此同时,引进一些示范性项目如百度、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高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高校可以凭借自身掌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产业发展形势、就业形势进行预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推动就业。搭建大学生创业者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平台,及早介入劳动者塑造,通过定期热门岗位、热门职位、稀缺人才分析报告,统计一定期限内的就业趋势数据图表。

参考文献:

[1]大数据实验室.块数据大数据时代真正到来的标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董伟,聂清凯.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林敏 谢晓默 张宗榜 单位: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上一篇:海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的思考 下一篇:外语创新人才中西文化意识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