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思路 美化结构

时间:2022-08-18 05:58:24

理清思路 美化结构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2、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干戈。

――管仲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4、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法)

5、非但我们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

――埃思库罗思(古希腊)

请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三类文]

追寻和之美

吴伊茗

我所追求的和之美,是一种永恒的美丽。

童年的记忆是一片片叶子,从童年的大树上悄然飘落,便再也无法重新回到树上,只是那片片叶子依然翠得耀眼。那时的天很蓝,那时的草很青,那时的大自然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卷,那时的我徜徉在微风中,真的很幸福。

现在,我依然爱蓝蓝的天,爱蓝天下美好的一切,却鲜有时间和精力细细欣赏,偶尔抬头望望,觉得有种陌生的亲切,仿佛生活里少了许多情趣,平添了几许忧烦和困惑。岁月也让我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曾明白的东西:人生本来就是充满荆棘和坎坷的。我到哪里去寻找和之美呢?

冥冥中,有人告诉我:

和之美在诚信中。翻开浩瀚的中华典籍,先哲们关于诚信的认识,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反映着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和崇高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道德精神。当今社会,诚信这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品质急需倡导。在我们的国家阔步走向市场经济的新时代,诚信这一美德日渐显出巨大作用,无论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还是对各种交往的规范,对社会风气的净化,诚实守信都是至关重要的。提倡全社会发扬诚信的美德,必将大大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明素养。

和之美产生于友善之中。其实,不论什么年代,不论什么地方,不论什么人,都需要友善。中国的博爱传统充分反映了实现友善的愿望,先秦各家,儒墨两家,最讲究博爱。儒家的孔子讲“仁者爱人”,孟子讲发扬“恻隐之心”,讲由己推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博爱的传统不是来自某种主观意愿,而是来自于人的天性,人们更容易体验到。因而更容易人为地接受。

[升级思路]

这篇文章最主要的失误在于思路不清晰,结构不合理。我们写作文,动笔之前就要有总体的思路,做到思路清晰,在这个总思路的前提下合理地划分文章的层次,显示文章的条理性。修改文具体应如何操作呢?可在文章开头以精彩的比喻渲染和谐的美妙,引出“让我们一起追寻和谐美的足迹――”,引领主体部分的四个段落。主体部分可从宽容、友善、诚信、淡泊小方面阐述构建和谐的要素,结尾再来总结主体部分的内容,与开头相呼应,这样就能做到“结构严谨”。

[升格文]

追寻和之美

吴伊茗

天空的美,是穿一身蓝;森林的美,是披一身绿;太阳的美,是热情奔放;月亮的美,是皎洁柔和……和之美,更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她是宇宙间最伟大的美丽;她是宇宙间所有生灵永远的追寻。

和之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期盼和谐的人们,让我们一起追寻和之美的足迹――

和之美在宽容中

有宽容才会有和谐。宽容是人类情感的种子,她能在人类心灵这片净土上生根发芽,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宽容之心是伟大的,她浇熄怒火,化解仇恨;她感化邪恶,播种善良。她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得失,她能化悲痛为力量,解千愁为云烟;她可与快乐相伴,毫无掩饰,她可与幸福同行畅游天地。她可让人间充满真情,让人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滋润。宽容是和的摇篮。

和之美在诚信中

诚信是人性的底色,她是一切美德的心灵土壤,她默无声息地孕育着和之美。诚信好比一枝玫瑰,在和之春的花园中她最美,美得娇艳欲滴,美得热人心潮。百花丛中她最美,美的无瑕、美的高尚。有了诚信,和之美足以体现!愿你拥有诚信之花,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人间多一缕和的馨香,多一曲和的旋律,多一首和的诗篇。

和之美在友善中

友善与和,如春花与阳光,如春草与雨露,拥有友善之心,你的身边才会绽放和的鲜花。携一颗友善之心,面对鸟语花香的自然。对每一朵花友善,你会拥有一个花香四溢的春天;对每一只鸟友善,你会拥有一个燕歌莺啼的清晨。只要你对每棵树、每一滴水,每株草友善,你就会拥有一个天蓝、草绿、水清、树茂的世界;只要你对一切真心善待,世上的一切将会更加美丽和谐。

和之美在淡泊中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就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有淡泊情怀之人,方能享受和之美,和之美绝不容忍名利所缚。苍鹰搏击长空,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享有自由翱翔的蓝天;风帆乘风破浪,不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樯桅,因此享有浩潮壮阔的大海。其实,你也一样,只要你拥有淡泊的情怀,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和谐乐园。

追寻和之美的人们,只要你播下宽容的种子,送上诚信的玫瑰,带上友善之心,伴着淡泊的情怀,充满和之美的人间天堂就会向你敞开大门。

[点评]

修改后的文章话题意识突出,作者还有意地在标题、首段、段首、段中、文末等处点明题意,突出了文章中心。结构也做到了完整匀称,主体部分由匀称段落构成,相辅相成,较为合理。语言更富有文采,文中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兼排比的语句,形象而富有气势,增强了说服力,颇具抒彩;丰富的四字短句,节奏感极强。

[写作贴士]

如果文章的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了。有了坚实的骨架,其他一切才有依附;如果没有这个“骨架”,文章的材料便立不起来,主题也就无处寄托。可见结构对于文章至关重要。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精巧新颖的结构技法:(1)齐头法。就是文章的每个段落开头的一些字或一个句子是相同的一种文章结构方法。它的特点是文章各个段落之间关系是并排的,每个段落内容地位平等,不互相包含。你想完了一个侧面,就写一个侧面,用不着担心文章结构会不会完整,可以自由地发挥同在一个平面上的联想。(2)回环法。这个方法的特点就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而且语言都几乎是相同的。例如朱自清的散文《绿》就是开头和结尾都用到了这么一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通过开头和结尾的句子重复,起到一种强调突出的作用。(3)串珠法。指用线索将体现文章主旨的各个材料串接起来,连缀成篇。常见表现形式不外乎有这么几种:发挥歌词、诗词、格言名句等在文中的连缀作用;选取具有象征意义或特殊价值的事物作为“彩线”,将全文串接起来形成一体;也可以以“感情”或“事件”作为行文思路的内涵。(4)镜头法。此法是借用电影艺术中剪辑画面、组接镜头的方法来谋篇布局。其特点是突破了时空和事件的限制,不依靠事件的贯穿来体现作品的主题,不追求事件的完整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将生活的片断、典型的细节、多变的场景,甚至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直接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上一篇:杰里米的复活节彩蛋 下一篇:孤星作伴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