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

时间:2022-08-18 03:10:22

欧元区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

一、2010年欧元区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一)新兴经济体拉动欧元区经济复苏

2010年上半年,特别是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加速复苏,主要得益于出口的迅速恢复。与一季度相比,欧元区出口增长了4.4%,对欧元区GDP增长贡献了1.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私人消费和政府支出分别仅增长了0.2%和0.1%,前者对GDP增长贡献了0.1个百分点;投资增长了2.0%,对GDP增长贡献了0.4个百分点;库存调整贡献了0.4个百分点。作为欧元区经济的领头羊,德国上半年出口额达到了4583亿欧元,同比增长17.1%,所有重要行业均从出口繁荣中获益。其中,汽车和汽车配件出口额同比增长甚至达到40.8%,化学产品、数据处理设备、电子和光学产品和电气设备出口增长均超过20%。

外部环境的改善,特别是中俄印巴等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是欧元区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2010年上半年,欧元区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均比2009年同期大幅增长。其中,对巴西和中国的出口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59%和44%,对印度和俄罗斯则分别增长了29%和17%。法国上半年出口增幅达到10%,而对巴西和中国的出口增长更是高达51%和36%。新兴经济体对法国拥有优势的领域,包括航空、交通基础实施、能源、城市设备(水、垃圾处理)、医疗保健等领域表现出了旺盛的需求,纷纷与法国签署大额合同。

(二)德国一枝独秀,区内经济复苏不平衡加剧

2010年,尽管欧元区经济复苏步伐在二季度加快,但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得也更为明显,全区2/3的贡献来自德国。作为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德国前两个季度分别实现了0.6%和2.3%(创198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的增长,出口、投资和消费均实现增长,在经济复苏中独领。而与之相对比,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经济正在逐步恢复增长的动力:法国经济前两个季度分别增长了0.2%和0.6%,意大利经济前两个季度分别增长了0.4%和0.5%,西班牙前两个季度经济仅分别增长了0.1%和0.3%。此外,爱尔兰在经历三个季度增长后,在2010年二季度再次收缩,负增长1.0%;希腊则至今仍深陷衰退泥潭,且经济萎缩程度继续扩大,前两个季度分别衰退了0.6%和1.7%。第三季度,尽管各国经济普遍减速,但德国依然保持0.7%的增长,是欧元区整体经济增速的两倍多。

(三)物价快于经济增速反弹,但核心通胀仍保持稳定

欧元区物价在2008―2009年经历了一轮剧烈下跌,但是从2010年欧元区的月度CPI走势来看,物价回升十分迅速,11月已升至1.9%,显而易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各种经济救援计划支撑了物价的回升。而且,欧元区物价回升表现出典型的输入型特征,能源产品价格上涨远远高于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而核心通货膨胀率并未出现较明显的上升趋势。鉴于充斥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性很难在短期内被回收,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仍将高位运行,欧元区输入型通胀也将水涨船高,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12月CPI可能升至2.2%。

但由于核心CPI长期停留在1.0%左右,且欧元区利率继续保持在1%的水平,实际利率已经陷入“负利率”区间,再加上欧元区经济复苏态势在2010年下半年趋缓,欧元区将面临“通缩”风险。与此同时,欧元区薪资水平增速逐季放缓,导致欧元区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速度减慢,三季度仅比上年同期上升0.8%,升幅远远低于一季度的2.0%和二季度的1.6%。劳动成本增幅放缓,也会减轻物价上升的压力,从而加大欧元区“通缩”的风险。

(四)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

长期以来,欧元区失业率居高不下,即便在经济增长最快的2007年,失业率也在7%以上,2010年则由于次贷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影响,升至10.1%。

失业率居高不下是由欧元区本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造成的。首先,高新技术产业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于美、日,欧元区大多数成员国的相关新兴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传统的高端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比例较高。如在失业率位居欧元区之首的西班牙,约有30%的就业人员直接或间接地从事建筑业。其次,现行的劳工市场和福利制度影响到就业市场的正常发展。欧元区大多数成员国对劳动力市场管制非常严格,这种管制虽能保护员工利益,但过度保护的负面影响是既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又使企业就业量不能对市场需求波动做出快速反应。同时,欧元区一些成员国的高福利使相当部分人缺乏寻找工作的动力,成为所谓的自愿失业者。除缴纳公司所得税外,欧元区企业还要负担员工的培训、带薪休假、福利支出等多种费用,其结果是劳动力成本过高,企业投资回报率低,技术更新缓慢,造成就业需求的疲软和不足,最终制约就业增长。

这些矛盾和问题通过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爆发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来,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只要欧元区经济没有实现完全复苏,失业率就仍将保持在高位。更加严重的是,欧元区25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分别已经达到了20%,最高的西班牙则已经达到了40.5%,这又会进一步制约欧元区长期经济增长,形成恶性循环。

(五)受债务危机影响,欧元汇率大幅波动

2010年上半年,欧洲债务危机成为国际经济中最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但由于包括欧盟、IMF在内的各个机构的强力介入,紧张的状况已经暂时稳定下来。而受此影响,欧元兑美元汇率也从年初高点1.4501∶1狂跌至6月8日的1.1964∶1,半年时间内下跌了17.5%,使欧元区一度面临解体风险。

2010年5月10日,欧盟首脑会议和财政部长会议通过了由“双边贷款、欧盟贷款和IMF信贷额度”三大部分组成的7500 亿欧元的援助基金方案,帮助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以防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拯救欧元。尽管该计划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欧猪五国”的负债水平也没有明显下降,但投资者的情绪得到暂时的安抚。与此同时,二季度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放缓,一些先行经济指标下滑,加上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可能促使美联储重启新一轮的定量宽松措施,导致美元指数自6月以来持续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欧元兑美元汇率止住了跌势,并一路回升至1.4∶1。但由于2009年11月以来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债务危机又出现恶化的迹象,导致欧元走势回调。

二、2010年下半年以来亮点频现,但前景仍不可测

201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债务危机暂时得到平息和二季度经济增长超出预期等因素影响,欧元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明显恢复,一些经济指标明显回升:

市场信心明显好转。反映企业和消费者信心的欧元区经济敏感指数12月份达到了106.2。消费者信心显著增强,对整体经济形势普遍乐观,对失业的担忧也开始缓解。与此同时,欧元区商业景气指数2009年12月达到1.31,恢复2007年初的水平,表明企业对经济的乐观程度颇高,尤其是对出口增长持乐观态度。

工业生产稳步回升。2010年8月,在德国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欧元区工业生产环比上升1.1%,大大高于7月0.1%的微弱增长,超出预期;虽然9月出现短暂下行,但10月再次恢复增长,为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取得了良好开端,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希腊顺利完成2010年上半年预算整顿计划,并在结构改革上取得较大进展,满足了获得下一步融资的贷款条件,缓解了市场的担忧。同时,7月份银行压力测试结果公布后,欧洲银行业压力有所减轻,商业银行对欧央行的融资依赖也有所减少,从而促使欧金融体系向正常状态回归。

尽管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欧元区的复苏势头明显好于预期,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欧元区经济复苏内生动力尚未恢复、债务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区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等因素,经济前景仍充满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一)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不足

根据二季度GDP的分项指标可以看到,出口和私人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加大是欧元区二季度超预期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出口的贡献由一季度的1.0提升至二季度的1.7%,私人投资的贡献则由一季度的-0.1%提升至0.4%。然而,下半年这两大动力显著减弱,三季度经济仅增长了0.3%。

根据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研究,欧元区因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收缩了5.5%,产能利用率急剧下降,目前仍低于长期平均水平,企业投资意愿明显不足。与此同时,高失业率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了居民消费的低迷,而且欧元区各国为了遏制债务危机而采取的各项财政紧缩政策,如增加税收、减少补贴等做法又对居民消费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因而,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远未恢复,经济再次陷入停滞的警报也没有解除。

(二)债务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

自2009年5月以来,大部分欧盟国家的国债利差有所缩小,企业债券的利差也开始收窄,但都还远高于欧债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这表明投资者对于债务风险的担忧虽有所减轻,但并没有完全消除,欧债危机还远未结束,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的债务问题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危及欧元区金融稳定的“毒瘤”。

如果全球金融系统的目光再度回到欧元区身上,欧元区再次陷入债务危机震荡的可能性将增大。

(三)欧洲银行面临融资考验,惜贷行为可能冲击实体经济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欧元区银行2010年到期债务总额约为8770亿欧元,2011、2012年分别为7710亿欧元和7140亿欧元,均需要再融资偿还。与此同时,根据刚刚出炉的《巴塞尔协议Ⅲ》,欧洲银行未来几年还需要进一步充实资本,以满足更加严格的资本金比率要求。

融资难不仅会影响到银行业的稳定,而且也会限制银行放贷的能力,波及实体经济部门。据欧洲央行估计,欧元区非金融企业70%的融资依靠银行贷款,而美国企业80%的融资是直接通过资本市场。这说明欧洲企业严重依赖于从银行融资,如果欧洲银行业走不出困境,惜贷局面得不到缓解,那么将对欧洲实体经济产生较大冲击。

(四)紧缩的财政政策不利于经济复苏

希腊爆发严重债务危机后,欧元区国家纷纷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削减财政预算和公共开支,计划在2013年前后将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至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设定的3%上限以内。2010年6月7日,德国内阁通过了分4年削减816亿欧元的财政紧缩计划,要将目前财政赤字占GDP的5%压缩到马约规定的3%以下,为欧盟其它成员国树立榜样。6月12日,法国宣布采取紧缩措施,在未来3年中削减450亿欧元的公共开支,以便把法国国债目前占GDP8%的比例降到3%以下。此前,希腊、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欧盟国家都已经分别出台了大规模的财政开支紧缩计划。荷兰和卢森堡是欧元区经济情况较好的国家,但这两个国家也都宣布实行紧缩政策,荷兰政府于2009年9月就决定削减400亿欧元财政预算,并将从2011年开始削减20%的公共开支。

在经济复苏尚未稳固的情况下,被迫放弃扩张性财政政策,且减赤政策多涉及退休制度改革,例如提高退休年龄、提高养老保险缴纳比例,会进一步抑制消费,阻碍整个欧洲的生产,无疑不利于欧元区经济复苏进程。

三、经济复苏势头将放缓

2010年10月6日,IMF了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10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由1.0%调升至1.7%,并预计,德国因得益于出口贸易的增长,2010年GDP增长率将达到3.3%;法国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则由春季预测的1.4%上调到1.6%;意大利经济复苏更为平缓,GDP增长率为1%;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则面临严峻的财政预算问题,竞争力大大削弱。

2011年,欧元区国家将集体从刺激经济转向紧缩财政政策,无疑将对欧元区经济复苏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据预计,紧缩计划将使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减少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11年的世界经济将持续在底部徘徊,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将面临众多的不稳定因素,对欧元区的需求也将低于2010年,从而导致欧元区出口业及制造业下滑。因此,欧元区2011 年经济增速将继续回落,欧洲央行预计为1.4%,IMF预计为1.5%。其中,德国受贸易伙伴国经济状况的影响,经济增长放缓为2%;法国和意大利由于高失业率和抑制财政刺激政策,影响内需,2011年仍保持1.6%和1%。

综合以上分析和预测,欧元区经济将维持低速增长,2010年增长1.7%左右,2011年将进一步放缓至1.4%左右。在这种形势下,欧元区经济政策也将面临多重挑战:一是在低增长和高财政赤字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减赤”与“增长”的关系。二是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下,如何维持欧元币值稳定,并促使一体化不断有新进展。三是如何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成员国更均衡发展。这些挑战,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未来经济政策走向,但从目前形势来看欧元区将实行“紧财政、宽货币”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即继续实施财政紧缩政策,但也会增加一些灵活性;同时货币政策总体宽松,但会根据形势做局部调整。■

(赵坤,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上一篇:创业型经济的战略意义与政策思考 下一篇:日本经济形势分析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