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Q订单件数、货品种类和数量分析

时间:2022-08-18 02:55:53

EIQ订单件数、货品种类和数量分析

[摘要] 本文进行了EIQ订单件数、货品种类和数量分析,在订单出库资料取样的基础上,运用柏拉图、次数分布图及ABC分析工具等,对其订单进行订单量(EQ)、订货品项数(EN)、品项数量(IQ)、品项受订次数(IK)等的统计分析,以获取规划信息。首先提出了EIQ分析的概念,接着讲述了EIQ分析的步骤,包括订单出货资料的取样、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资料统计分析、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然后是EIQ分析的意义,最后是EIQ分析的应用及发展。

[关键词] EIQ分析ABC分析配送中心

在以顾客及下游端通路需求为主的流通环镜中,订单需求零星而多变,因此,以需求为导向的规划方向才能真正符合实际作业的需求。EIQ分析正是从企业订单出发,根据客户的需求特性,结合PCB及ABC全类的交叉分析方法,进行订单不同层面的分析,得出货物在配送中心的接收、储存、拣选、出货特征,有效掌握物流特性并提供规划过程宏观角度的切入点,最终成为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决定因素。

一、EIQ分析的概念

EIQ分析是日本权威物流专家铃木震先生通过40多年的实战经验积累,所独创的一种分析方法。所谓EIQ即是订单件数Entry,货品种类Item和数量Quantity的意义。即利用E、I、Q这三个物流关键要素,从客户订单的品项、数量与订购次数等观点出发,来研究配送中心的需求特性,为配送中心提供规划依据。

EIQ的基本思想:在订单出库资料取样的基础上,运用柏拉图、次数分布图及ABC分析工具等,对其订单进行订单量(EQ)、订货品项数(EN)、品项数量(IQ)、品项受订次数(IK)等的统计分析,以获取规划信息。

二、EIQ分析的步骤

1.订单出货资料的取样

根据作业周期和波动幅度确定资料的收集范围。若各周期内出货量大致相似,则可对较小周期内的资料进行分析;若周期内趋势相近但作业量有很大的差异,则对资料进行分组,找出代表性的资料进行分析。

2.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

资料分解主要用于EQ、EN、IQ、IK四个类别的分析。其中订单量(EQ)分析指单张订单出货数量的分析;订货品项数(EN)分析指单张订单出货品项数的分析;品项数量(IQ)分析指每单一品项出货总数量的分析;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指每单一品项出货次数的分析。

3.资料统计分析

EIQ分析以量化的分析为主,常用的统计手法包括:平均值、最大最小值、总数、柏拉图分析、次数分布及ABC分析等。

4.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

这是量化资料分析过程最重要的步骤,通常需要配合交叉分析和其他相关资料作出综合判断分析。

订单量(EQ)分析:了解单张订单订购量的分布情形,决定订单处理的原则、拣货系统的规划,影响出货方式及出货区的规划。通常以单一营业日的EQ分析为主。当订单量分布趋势越明显时,分区规划的原则越易运用,否则应以弹性化较高的设备为主。

品项数量(IQ)分析:了解各类产品出货量的分布状况,分析产品的重要程度与运量规模。适用于仓储系统的规划选用、储位空间的估算以及影响拣货方式及拣货区的规划。

订单品项数(EN)分析:了解订单别订购品项数的分布,对于订单处理的原则、拣货系统的规划、出货方式及出货区的规划有很大影响。通常配合总出货品项数、订单出货品项累计数及总品项数三项指针综合参考。

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分析产品别出货次数的分布,了解产品别的出货频率,可配合IQ分析决定仓储与拣货系统的选择。另外当储存、拣货方式已决定后,有关储区的划分及储位配置,也可利用IK分析的结果作为规划参考的依据。

三、EIQ分析的意义

EIQ分析起着历史订单资料与具体分析之间的衔接作用,规划前期通过EIQ分析,可以避免规划人员迷失在庞大的资料数据中。通过EIQ分析,还可从订单中详细内容了解客户、品项以及数量等关键规划要素之间的关系与现状,对配送中心的拣选系统规划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概括以下五条:

(1)确定货物一般物性与特征

(2)得出符合物流系统特性的物流系统各类模块

(3)为进一步选择物流设备提供依据

(4)提供数据仿真分析

(5)开展物流系统基础规划工作

四、EIQ分析的应用及发展

通过EIQ分析,企业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包括:了解物流特性、得出配合物流系统特性的物流系统模块、选择物流设备、仿真分析、以及进行物流系统的基础规划等。EIQ分析法对企业建立配送中心裨益良多,企业还可以活用EIQ法来解决物流的各项问题,如降低物流成本、降低库存、销售量预估等。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管制品网络动态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