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的探讨

时间:2022-08-18 12:30:24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的探讨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为有效教学情境的设置,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还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从而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学好数学。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已引起普遍重视,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逐步转变为: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巩固应用。创设好的情境,使数学知识更贴近社会生活与儿童的实际,可以改变原来的枯燥,抽象的数学教学状况。但遗憾的是,教师在情境创设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有些情境非学生熟悉的,不符合生活情理的或者完全人为编造的,这样的情境展开后,学生感觉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或者无法挖掘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这种数学情境至少在相关数学教学中价值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使学生真正受益,这是我们应研究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确,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思维的有效参与,激发其内驱力,达到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的目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创设情境,正是激励、唤醒、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许多教师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引发学生主动进行数学思考的动力源,是数学问题解决的起点。情境因问题而有意义,问题因情境而有生气。同时情境的创设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师应针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等认知创设情境,使创设的情境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创设课堂情境时应遵循的原则是:趣味性、现实性、动态性、开放性。

(1)趣味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趣化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情境,极易唤起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2)现实性。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地形象性,因此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生动形象的典型情境,可以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生活数学化,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

(3)动态性。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所教内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条件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演示、操作等使情境动态化。

(4)开放性。就是创建的课堂情境促使学生思维呈现活化状态,学生思考的空间广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创设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课堂情境: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选取什么样的情境作为学习内容,如何呈现学习内容,这是我们创设情境时重点要考虑的三个问题。

(1)紧扣课时目标。每个课时都有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紧紧围绕课时目标。比如;在学习“购物策略”时,我创设了请大家为同学聚会购买饮料的数学情境,请大家在所给出的两家商店中选择一家合适的商店进行购买。学生很快就进入角色自动的进行对比,寻找最优方案。这时我引出课题与学生一起验证刚才得到的结论。

(2)优化三维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中既包括四基目标还包括情感目标和思维目标,在进行情境创设时都要充分考虑合理安排。

比如在准备“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时,为了能使学生达到“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这一教学目标,我从同学们都感兴趣的乒乓球比赛选拔参赛队员入手,请大家帮忙选择最能代表本班的参赛选手。一号选手明明参加过20场比赛,胜了18场;二号选手小旭参加过10场比赛,胜了7场;三号选手小凯参加过25场比赛,胜了21场。只能选一名选手,该让谁上呢?由于各自都有自己的“粉丝”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于是我请了几位代表说说自己支持他们的理由,经过讨论大家都觉得杨澳飞的方法最合理。他假设三位候选人各自打了100场,通过通分计算出他们的获胜场次从而选出了获胜几率最大的那位选手。让学生在推理交流中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接着我又利用学生养蚕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帮忙计算成活率,进一步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通过这些他们感兴趣的,亲身经历的实例所创建的课堂情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学习数学知识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客观世界。

(3)创设核心问题。在教学“粉刷墙壁”这一课时,我结合学校评选文明班级这一活动,引出想把我们班的墙壁进行粉刷这一情境,然后围绕这一活动展开教学。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各个环节的内容,课堂上大家发言踊跃,学习气氛特别好。所以说,有效的情境创设让课堂活起来了,原本沉闷乏味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换成了欢快、互动、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效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活起来了,学生的思维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

总之,为了让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创设一个有效的数学情境非常重要。要根据教学需要,围绕三维目标和重难点,创设能贴近学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活跃,务实高效的情境,从而真正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

上一篇: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启发式教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