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而不同,和合而生

时间:2022-08-18 12:29:49

“城在海中,山在城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大自然给了威海过多的宠爱,让它的美因内敛而厚重,因平实而持久,而在它的中心地带――威海市环翠区,人们同样可以感受到的是与这种自然生态相映相宜的教育生态的独特魅力。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大略地描绘一下这个教育生态系统,一是借用老祖宗的话来形容,即“和而不同”、“和合而生”“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词”它所包含的和谐、协调、平衡、秩序、协同的意蕴体现了中华民族根本的价值追求,而这种所示的最高境界即“和而不同。”二是从比方化的视角观察,即它是一个充分关照了系统的目的性、整体性、关联性、开放性和多样性,较好地处理了部分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而实现了整体优化的自组织系统。

如果将以上两个角度整合为一,则我们可以说,环翠区的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以“和合”为基质的优质系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它。

凸显系统的超自组织性,明确目的指向,行政积极作为

马克思曾将蜘蛛与织工、蜜蜂与建筑师作比较,形象地说明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显现出来的自觉性和目的性特征,而这种特征恰恰表现了社会系统不同于一般开放系统的特殊本质,即它的超自组织性。就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来说,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本质功能不是为基层提供一般性的服务,而是要对本区域的教育发展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与协调,发挥其特殊的引领作用。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基础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切地期待与急切地呼唤区域教育行政管理的“目的自觉”与“积极作为”;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给区域教育行政管理提出种种艰难挑战的同时,为它提供“可以画最新最美图画”的广阔空间。

“怀揣教育的理想,追求理想的教育”,这是记者在与环翠区教育管理者们接触后最深切的感受。对他们而言,“理想的教育”的基本指向就是创造良好的区域教育生态,使生活在其间的所有孩子都能公平地享受优质的教育。从2000年开始,他们紧紧围绕这一根本目的,抓住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个主题,沿着“均衡发展一内涵发展一特色发展”这条清晰的主线,做出了一篇篇漂亮的大文章。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区域教育管理层面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系统策划、主动创造、有效整合的强大力量。

如环翠区教育局局长董国谦所言,这七年中他们所做的许多事都是交叉着进行的,所以在此我们只能粗线条地勾勒一下他们的“行动路线”――

新世纪的第一年,研究论证“十五”发展规划(2001~2005)形成《环翠区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方案》,并将总方案分解成五个年度目标,每年按目标考核,同时在管理上提出2000年~2002年“三步走”战略,使全区教育工作有了一个具体的行动纲领。

2000年为“奠基年”,重点是规范管理,理顺关系、建章立制。那一年他们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建立了教育督察制度,在短时间内改变了领导干部拖拖拉拉的作风;二是推行以“职务分级、工资活化”为核心内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教职工全员聘用、双向选择,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择优录用;三是启动了中小学“规范管理年”活动。

2001年为“起步年”,启动了包括德育、教育信息化、学科素质教育、教育均衡发展、名师培养等子工程在内的教育现代化工程。那一年,环翠区对农村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撤并,农村学校由1997年的127所调整为43所(到2005年调整为19所),同时,调整后的所有学校均按照省市规范化学校的标准进行设计规划,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由原来的3所迅速增加到26所(到2005年,全区32所学校全部达到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省级规范化学校达56%)。这种高起点的调整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2002年为“大发展年”,重点是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实现教育工作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变。素质教育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学科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被列为全区总课题;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全面推进,出台了《环翠区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城乡交流的重要平台――学区。

“三步走”使环翠教育迈出了三大步,环翠教育全面步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之后,他们又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在深化和细化两方面下工夫,使内涵发展和均衡发展的步子迈得更稳、更实。在此基础上,2004年,环翠区又全面启动了特色学校创建工程。

从此,环翠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三架马车”走上了一条趋近同一个目标的康庄大道。“均衡”是尊重差异、凸显特色的均衡;“特色”是以均衡为基础,并在更高的意义上实现公平的特色;而“内涵发展”则是贯串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的一条主线。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统一于为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目标之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环翠区对过去围绕抓硬件、搞普及而形成的一整套行政系统进行了改造,从观念、组织、制度、机制等方面强化教育行政部门“抓质量”的功能,在策略选择方面凸显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整体推进。在环翠区教育管理者们看来,县(区)级区域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推进内涵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的最理想的行政单元,具有学校和教师个体改革无法比拟的优势。以此认识为基础,他们承担起教育行政部门这个“第一责任人”在实现区域教育整体性变革中的特殊责任,采取区域整体推进的策略,统筹兼顾,整合资源,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成果。

二是系统操作。区教育局每有一个大的动作,都有配套的机制、政策作为保障,都有成系统的问题解决策略。比如:在推进“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一个以“目标体系一操作体系一评价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较为系统的改革与发展模式。而就评价改革而言,又有一整套以发展性为指向的改革措施的跟进,如学校层面的合作评价、教师层面的互动评价、学生层面的增值评价等。再如:为了实现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构想,他们从解决设施问题入手,逐渐过渡到解决应用问题:2002年实现“校校通”;2005年实现“班班通”,所有教室都成为多媒体教室;从2003年开始,经过几年的努力,自主建成了涵盖每个学段每个学科重点章节的教育资源库;2006年,建成远程教学评估中心,教师可以在网上实时进入全区任意一位教师的课堂,同时自己的每堂课也能向全区所有教师开放。教育局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学校每完成一项工作都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如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校校通”的学校奖励10万元;每学期根据资源入库的数量和类别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课例每节80元、习题每套50元,等等。

明确的目的指向、清晰的行动步骤、智慧的策略选择,环翠区教

育管理部门这种积极有效的行政作为大大凸显了整个系统自我更新、自我调节的超自组织能力,使系统始终朝着有利于目标实现的有序化和组织化的方向发展。

实现ER的最大化,优化系统结构,追求质量均衡

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整体性原则是系统论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它要求我们在研究问题时,特别关注系统的结构问题,因为合理的结构会增强系统整体的功能,使它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的整体功能ET,等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EI,加上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而产生的功能ER,即ET=EI+ER)。

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教育不均衡表明其结构不合理。因此,优化区域内的教育结构,使其有利于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是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推进以“优质均衡”或“质量均衡”为指向的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早在新世纪之初,环翠区就对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环翠区下辖6个乡镇、3个办事处,区教育局曾开展过一次全面的调研活动,部分学科的教学质量检测结果显示,一所乡镇中学的及格率甚至不及一所城区中学的优秀率。震惊之余,环翠区的教育决策者们喊出了“为了每一个孩子,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口号,率先一步踏上了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之路。

首先,他们把布局调整和规范化学校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了一个乡镇一所初中和一所中心小学的调整目标,这种较高层次上的结构调整解决了均衡发展的前提性和基础性问题,即标准化学校建设问题。

接下来,为了解决体制性问题,2003年,他们开始实行农村学校校长竞争上岗制度。那一年,30多人参与竞争8个乡镇学校校长职位。除了理论考试、竞职演说、公开答辩外,竞聘者还要到自己欲任职的那所学校演讲,接受教师的评判。当年,有5位区直学校的干部和骨干教师在竞聘中脱颖而出。如原古寨小学业务副校长张金华通过竞争到锦华小学任校长,4年间,她把一所落后的农村学校办成了全省农村学校的对外窗口。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想”有所作为亦“能”有所作为的校长,才有了环翠区农村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良好格局的出现。

在对农村学校校长实行“大换血”的同时,环翠区还倾注全力狠抓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选拔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中、建立城乡干部教师交流制度等途径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另一方面,立足于通过高效的培训,大面积提高现有农村教师的专业能力。说到教师的成长,我们就不能不关注一个词,一个作为环翠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依托、对环翠区农村教师来说感到特别温暖的词――学区。

“教研组是我们成长的家,学区是我们成功的家”,这是羊亭学校英语教研组的姑娘们表达的心声。区教坛新星邹向静是她们中的一员,她2001年中专毕业后即到这所学校工作。这位充满活力又显出几分成熟的年轻教师告诉记者:“我在教学别喜欢设计活动,但以前我们农村教师见的比较少,思路闭塞。我校和古寨中学建立学区后,我学到了好多东西。比如,我尝试着把优秀教师设计的一些活动经过改造后用到自己课上,慢慢地,我也能自编自创了。另外,学区中心教研组一学期要组织好几次大的活动,这也给我们农村教师提供了很多交流、展示的机会。”羊亭学校校长杨亚辰也深有感触地说:“城乡均衡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是我们农村学校。比如,英语教学曾是农村学校最薄弱的环节,城乡孩子的英语水平可谓天壤之别。但学区成立短短5年,英语教学就成为我校学科教学的一大特色,英语教师中有区级教坛新星、区重点课题组成员,多人在区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城区每所学校与1~2所乡镇学校联合建立学区(共13个学区)是环翠区优化区域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与学校布局调整不同,它是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结构性安排而盘活资源、强化整个系统的功能,进而实现积极质变的过程。记者在走访多所乡镇学校后,对环翠区的“学区”有了深刻的印象:它是一个能较好地完成既定目标的结构单元,是城乡学校利益与命运的共同体。这样一个共同体的建立突破了简单的城对乡“帮扶”的概念,对教师而言,学区真正成为了“我们的”共有家园。显然,这种可贵的归属意识仅仅靠统一规划和管理、实行捆绑式评价等外在手段是难以真正建立起来的,教师对“共有的家”的依恋是在大家彼此分享亦彼此分担的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积聚而成的。

桥头镇是年年吃区政府财政补贴的最穷的乡镇,而记者在桥头中心小学却见不到一点教育贫困的影子。孩子们在宽敞的教室里上选修课,这个班读古诗,那个班做标本;大课间,全校学生做起了体现本校特色的古诗韵律操,整个校园生机盎然。

与桥头小学联建学区的是坐落在市政府旁的鲸园小学。几年间,这两所原本发展极不均衡的学校已经初步寻找到一条共求内涵均衡的发展之路。在鲸园学区,干部“一对一”的定岗交流已形成制度,副校长、中层干部在对方学校一待就是半年;骨干教师不再归一校所有,由他们领衔的7个教学工作室承担了培养桥头小学青年教师的重任,两校大多数教师都有到对方学校定岗工作的经历,桥头小学的许多校本课程都是教师到鲸园小学学习后开设的。学区还以实现最高层次的融合即文化融合为目的,从鲸园小学人文教育特色与桥头小学书香校园特色的融会处着手,深入挖掘两校的特色发展之本,采取统一读书时间和内容、统一举办读书会等策略,使学习成为师生的自然习惯。此外,学区还着力促进两校教师的专业对话,共同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其主要途径有二:一是网络教研。借助网络,教师既可以发表教前评论,又可以通过“直面课堂”的动态视频点播栏目观摩本学区的优秀课例,进行网上评课和研讨。仅2007年9月,两校教师就评论1839条。二是“同研一节课”。各学科中心教研组本着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的原则,组织两校共同确定课题,然后在分别进行集体备课和校内“一课跟进式”教学(其间,开课教师的教案大多已调整4次)的基础上,全学区开展“同课异构式”教研活动,大家畅所欲言,并倾听教研员的指导意见。

这些让教师感到“特别有长进”的实实在在的教研活动在环翠区的各个学区已成为一种常态。记者到城里中学时,正赶上该学区3所学校数学学科的一次“同研一节课”活动。开课的是城里中学的数学教师毕蕾,而“坐”在一起听评课的不仅有本校教师,还有屏幕那端的7中和14中的同行。城里中学的邹校长告诉记者:“这种形式非常便捷。我们3所学校离得老远,过去搞活动很不方便,现在借助远程教学系统,只要中心教研组研究

一下,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学区教研活动。”区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主任丁补充道:“以前主要是由区教研部门统一组织一批优秀教师下去讲课,记得我们第一次下乡时特别隆重,镇长都出来欢迎,虽然讲课效果不错,但管理成本太高,一学期最多组织一次。现在我们不再兴师动众,而是把范围缩小,以各学区开展的依托网络的跨时空的教研活动为主。这样,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就能做到经常化了,同时也解决了乡镇学校单独搞校本教研力量单薄的问题。”

这种常规化的、以学区中心教研组为主阵地的高效务实的教研活动使大面积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成为可能,而学区层面内在结构与功能的优化,使得ER实现了最大化,整个区域系统的整体功能由此增强,其所产生的积极结果之一就是,环翠区的城乡教育已由办学条件均衡、师资配置均衡进入到质量均衡的新阶段,城乡教育“和合而生”的良好局面已初步形成。

寻求EI的最大值,让素质教育在主渠道舒展

除了ER以外,EI也是影响ET的重要因素。因此,使各子系统的功能达到最优化,是提升系统整体功能的必然要求。在环翠区教育管理者看来,实现区域教育各子系统(即学校)的最优化、使EI达到最大值的根本途径就是在核心领域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内涵发展和过程公平。

“2000年底我们开了一次素质教育座谈会,结果让我感到非常吃惊。我没想到素质教育提出十几年了,部分校长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如此浅薄的水平上。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为了消除校长们的顾虑,我率先提出了区域整体推进的主张,并确定通过学科这个主渠道、抓住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路。”在谈到把“学科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作为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的初始过程时,董局长如是说。

为了把“学科素质教育”这个当初被校长们称为“只有局长自己能明白的概念”变为大家的共识和行动,从2000年底提出这个概念到2002年9月“学科素质教育”启动大会召开,董局长不知召开了多少次座谈会、研讨会和论证会,通过长时间、高强度的“洗脑”,大家逐步达成了共识,并构建起一个以区域整体推进为基本策略、以“目标―操作一评价”为基本框架的素质教育操作体系。在环翠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研人员和教师,大家都是“学科素质教育”的研究者和参与者,每所学校、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学科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学校、教师、教研人员都承担有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大家结成一个学习、研究与工作的共同体,从不同层面、各个角度展开探索性实践,形成了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合力。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学科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环翠区的相关探索在本期《课堂教学改革:优化区域教育生态的核心要素》一文中有较详细的介绍,在此,记者只想对其突出特点――“实”作两点描述:

一是力戒目标虚化。已往的课堂教学改革往往存在目标被虚化、弱化的现象,“虚”就是太抽象、抓不着。针对这一问题,环翠区把明确目标体系的梯次性、构建一个既能“顶天”又能“立地”的目标体系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在理顺“教育目的一培养目标一课程目标一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努力促进由具体到抽象的各层级目标的梯次完成,以解决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被悬空的问题。比如:为了解决“课标”操作性欠缺(仅对一个学段的学科教学做出了一般性规定,未分解到学期和学年,也很难照顾到各地的差异性)的问题,他们组织全区的科研力量集中攻关,对“课标”进行解读、细化及个性化处理,各学科都按照实施“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制定出各自的知识目标和教学目标体系,形成文字后装订成册,其中对学期学年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材内容的整合与取舍、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管理与评价等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同时,他们还进一步要求教师在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时把握好“学科目标一单元目标一课时目标”的内在联系,使教学目标既有高度又不虚化,形成一定的延续性和关联性,允许一节课重点突出某一目标,也允许有些目标在较长时间内逐步达成。这样一插到底的“目标串”使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有了实实在在的依托和保障。

二是力避实践落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实在的环翠教育人几年如一日,以实在的操作落实实在的目标。比如:为了落实素质教育“三要义”中“面向全体”的要求,他们不仅对教学常规管理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了调整,而且瞄准教师的常态课狠抓落实。在“给自己的课堂教学照镜子”活动中,他们曾随机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全程录像,然后让教师对照录像回答以下问题:(1)本节课你提问了哪些学生,每人几次,哪些学生没有被提问?(2)在活动中有多少学生参与了,其他学生在干什么?(3)有多少学生自始至终表现兴奋、积极,有多少学生兴趣不足?(4)你使用了哪些评价语言和方法,学生反响如何?(5)本节课后,你对学生是否有了新的认识,与原有判断有什么不同?统计结果让不少教师感到吃惊,他们自问:原本自我感觉良好的课堂,为什么学生参与面却如此狭窄?发现问题后,教研员与教师共想解决办法。如英语学科提出了“三不同”、“三定位”、“三选择”的教学对策,将学生隐性地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为他们制定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为学生提供三种以上的选择。

一个“实”字夯实了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基础,优化了各子系统的核心要素,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得以舒展。近几年,环翠区各个学校的教学改革异彩纷呈;教师在各种大赛中显示出的教学水平令人叹服;2006年8月,环翠区以区域推进素质教育为特色,通过“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的评估验收。

培育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技术先进特色各美其美

费孝通先生在他80寿辰的聚会上曾意味深长地讲了这样十六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极好的阐释。从哲学上看,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和”而不是“同”,因为“同”闭绝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也就取消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而系统论的等终极性原理也告诉我们,一个开放系统从不同的初始条件出发和通过不同的途径可以达到相同的最终状态;这种系统往往没有唯一的最优解,要素间的差异是系统存在的必要前提,消极的同质化会使系统丧失生命力。因此,高明的人不求外在、僵死的相同,而是为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包容与尊重差异,在丰富多彩中实现共存共荣。

环翠教育人便是这样“高明的人”。他们认为,要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内涵发展和质量均衡,就必须自觉地进行差异性策划,关注学校独

特的增值表现,使各校由同质发展转向特色发展,提升它们的校本意识和自组织能力。2004年,环翠区启动了特色学校创建工程,鼓励学校按照“优势项目一学校特色一特色学校一品牌学校”的路径,找准位置、活化资源、自主创新。各校纷纷行动起来,有的从一点切入,将学校传统优势项目做大做强,再由点到面,以特色项目辐射、带动整体工作;有的围绕一个中心确定多样化的特色目标,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学校从已往执行命令的被动状态中解放了出来,不少原先不起眼的学校也由于有了“拿手好戏”而建立了自信,找到了良好的感觉。如草庙子小学是一所极普通的农村学校,但在“环翠区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研讨会”上却着实露了把脸。下午放学后,不大的操场简直成了孩子们竞相比武的擂台。这边,三年级的孩子们把腰鼓打得震天响;那边,四、五年级的学生们做起了颇显神气的武术操和健身球操。最令人叫绝的是一、二年级小朋友们表演的韵律操“小鸭戏水”,充满童真又颇有几分难度,孩子们下腰、劈叉、翻筋斗,一招一式,像模像样,引得人们啧啧称羡。用“应接不暇”来形容前来参观的校长们的感觉一点也不过分。草庙子小学校长宋立国向记者介绍说:“这些操还有校园集体舞都是我们体育老师和音乐老师创编的,孩子们非常喜欢,每天都要利用体育活动一小时的时间做上一遍。”“以前我校在竞技体育方面很强,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我们根据学校的传统优势,确定了创建‘阳光体育’特色校的思路,在开展群众体育方面下大气力,各年级都有特色项目,师生全员参与。现在,学校特色已经比较鲜明,我们正在努力把它所体现出来的核心精神迁移、渗透到学校的其他工作中。”

普通学校学科特色的建设是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推进的特色学校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使学校通过创造某一方面的优势、找到令自己卓越的领域而带动整体水平的提升。环翠区在特色学校创建方面的工作思路与此不谋而合。

在“一校一特色”的基础上,环翠区把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列为区域主体特色,在政策方面予以适度倾斜。同时,他们依托城乡联合成立学区的优势,以城市学校的特色项目拉动农村学校的特色发展,以此为农村学校的脱颖而出提供发展机遇。目前,环翠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外语教学和信息技术为区域主体特色,32所学校特色各异,龙头学校优势明显,城乡学校齐头并进的特色发展局面。

创新思维的本质即差异思维。大家“各美其美”、实现有差异的发展是环翠区教育管理者的一种基本主张和文化情怀,也是环翠区教育生态环境的一个显著特征。它不仅体现在特色学校创建工程上,也渗透在学区管理、学校管理、师生管理等各个方面。当然,要使区域教育生态达到这种“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需要破解许多难题,特别是要通过构建新的评价机制为学区、学校和教师“松绑”,以弹性化的评价促进个性化的发展。

比如:环翠区在学校评价中坚持“减负增效、促进发展”的原则,给学校留足发展空间,设立了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和特色指标。每所学校都制定了年度特色发展目标,学校自主申报特色项目,主动邀请区督导小组到校,以特色展示的方式接受评估。区里尽可能不搞大的综合性的评价,而是设单项奖,以利于学校突出优势和特色。同时,他们将评价指标中与日常工作结合比较密切的部分评估内容分解到相应的职能部门,这样有利于掌握学校的真实情况,使督导检查日常化。在对评价结果的处理上,环翠区取消了量化计分、排队等鉴定性评估方法,建立了督导评估报告制和经验推广制。如对学校有特色的办学经验,区里以召开专题报告会、研讨会、现场会等形式及时进行总结和推广。

再如:教研部门对学区中心教研组的管理和评价也注重实效、极具弹性。丁主任告诉记者:“对‘同研一节课’等活动,我们不硬性要求一学期搞几次。如果非得规定一个次数就容易作假。3次质量高的活动可能要比10次流于形式的活动好,当然总结时要讲明白为什么安排3次,是根据教材的什么内容确定的。”

类似这样给被评对象留有较大空间的评价方式在环翠区还有很多,它使各个子系统的生成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极大的伸张,进而使区域教育生态展现出其作为一个生命系统所独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和而不同”,斯美大矣!

教育,董国谦的幸福生活

这是一个与前面的各小标题最不协调同时也最协调的小标题,因为它们虽然形式不同却有着最内在的关联:“这个人”使“那些事”成为可能,“那些事”使“这个人”活得辛苦而幸福。

董国谦,2000年2月成为环翠教育的“掌门人”。按现在的评价标准衡量,他绝对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除了做教育、看书,他脑子不往别地儿走。”“他是个没什么情趣的人,就是下棋,也常常是自己左手跟右手下。”说这话的是他的老搭档、环翠区教育局副局长张艳春。

然而,这位自身素质“残缺”、对一般人感兴趣的好多事都不想做也不会做的董局长对教育却一往情深。办公室主任说:“一年365天,我们局长有360天晚上都坐在那里写,简直像中了魔。”刚刚推“学科素质教育”那会儿,为了让大家能认同他的主张,他给教研员做了4次讲座。为了讲得准确、到位,每遇到一个关键词他都要查资料、翻字典,每天都写到深夜。2003年底他在深圳开会,一天晚上,他想把平时有关特色学校建设的想法归拢一下,没想到竟一宿坐到天亮,直把开会发的那个小本写得满满的。在环翠区教育圈,董局长对教育的执著无人不晓,而对他的“痴迷状态”感受最深的还要数那些与他亲密接触的人。比如他可怜的妻子,常常大半夜被他的“教育梦话”所惊醒;比如局里的下属,时不时天未亮就接到他的电话;比如教研员,大年初六就被他拉来听讲座;比如校长,常有很累很累的感觉。他们骂他、怨他,也疼他、服他,因为他们最清楚,这七八年干下来,环翠教育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身在其中的每个人获得了怎样的成就感;他们也最了解,董局长很善、很真,他对许多人都心存一份歉意,他曾动情地对校长说:“跟着,苦了你们”;他们更知道,那个比谁都累的人把自己的年年月月、日日夜夜都完完全全地献给了环翠的教育事业,他那样辛苦地去做都是为了环翠的孩子们好。

董局长干教育极富激情也极具预见性。他的“先见之明”一是源于他对教育“天然的敏感”(张局长语),二是源于他良好的阅读品质。他不仅“好读”,而且“会读”,每每看到吸引眼球的文章,他都边看边画边写边悟,每年积累下来的阅读笔记都有几大本。这种高质量的深度阅读的过程亦是消化、咀嚼、,反思、创造、建构的过程,它使董局长做起教育来既有“灵气”又有“底气”。

最让董局长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自己带出了一支特别爱学习、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有关队伍建设的情况,详见本期《教师管理:优化区域教育生态的决定因素》一文),他和这支队伍一起使环翠教育生态系统成为一个与教育目标相协调的系统,一个以统一的主流价值观为支撑,“形”各异而“神”不散,“和而不同”、“和合而生”进而“和而大同”的优质系统。

环翠教育人创造了这样优质的生态系统,同时,也与全区人民一起长久地享受它的反哺与滋养。此景,美不胜收;此境,幽远、深长。

上一篇: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外源性困境? 下一篇:真实的震撼:几则案例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