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积累,认真锤炼 抒发真情,努力创作

时间:2022-08-18 12:02:30

注重积累,认真锤炼 抒发真情,努力创作

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我清楚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重任――要让学生掌握符合初中阶段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的作文水平达到规定的层面,以适应升学和创作的需要。然而具体到实施作文教学,教师往往一口难言,使作文教学陷入重重困境。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正确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教学活动循序渐进,结合实例注重积累

教学活动要循序渐进,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一件难事,消除学生写作的恐惧心理,从“要我写”转为“我要写”,从而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教材,分析课文要注重词语、语句的积累,为写作打好基础。如《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学生可以积累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将这几句话背下来,并作为以后关于思乡、思人类作品的素材;《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诗可以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学以致用,积累词语、语句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时,老师也可以适当点拨,给予指导。教师也可以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家的例子。如:《还珠格格》的作者琼瑶女士博览群书,著作很多,许多人惊服她才华横溢,她多次告诉青年读者:“我的成绩也是来自于我源源不断地积累知识和深入生活。”这个例子既迎合学生爱看《还珠格格》的心理,又告诉学生要想提高作文水平,就应不断汲取知识,同时也要燃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激情,学会积累名句名篇。这样自然而然就增强了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写作并不是难事,从而促进他们写作水平的逐步提高。

二、认真研究创作技巧,结合实例锤炼词语

一般来说,写作不好的学生的作文往往存在着语言平淡、没有生气的特点,是什么原因呢?关键是底蕴不足。那么如何弥补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使文章增色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应强调和督促学生找到佳句妙语中的亮点,并加以学习、使用,这样学生写作文时就能写出自己的亮点,能使文章增添色彩。刘公勇极口称赞“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卓绝千古;贺敬之《回延安》中“手抓黄土我不放”,“抓”字表现了诗人回到阔别十年、魂牵梦萦的故乡延安时,感到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是如此的亲切,情不自禁地“抓”起黄土。

2.抒发感情

文章的感情可以直抒胸臆,但在浓浓的抒情中加入一些事件,或是通篇叙事,能让感情静静地流淌出来。最典型的是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蹒跚地爬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过程,每一个读过的人不能不为之落泪。“大道无形,大音稀声”,至真至深的感情是不能用形容词表达的,只能用事情不露痕迹地表现。

3.捕捉灵感

文学作品中凡是引人入胜之处总有灵感的身影,灵感是平时知识积累的结晶,把握住瞬间的灵感也就是把握打动人心的一刻,当灵感出现时应当把它用笔记录下来。

4.设计实而活的作文题目

传统的材料作文由于题材狭窄,学生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议题便只好写套话、空话、假话。这就需要教师教会他们设计新颖的适合自己写作的题目,以利于学生锤炼语句,为文章增色。

三、注重抒发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让学生学会作文的同时也学会做人,这是我们进行个性化作文训练的宗旨。抒发真情实感是学生作文个性化行为,因此,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强调学生一定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不能写父母说的、老师说的、同学说的,也不能写作文书上看到的,一定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一定要说自己想说的话。

1.“说真话”极其重要

写作应坚持“说真话”,实际上是把生活和写作,把做人和作文这二者真正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它不仅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写作者个性的发展、完善,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形成,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2.“诉真情”也很要紧

人有七情,这是先天的禀赋,不学而能。所以,情贵在真:发自天性,处于自然。从这一点说,虚情、矫情、煽情、造情等等,都是不可取的。写文章之所以一向强调写“真情实感”,道理就在这里。

总之,对初中学生来讲,成功的作文教学非常关键,老师科学有序的作文设置无形中会对学生起到一个潜在的引导作用,这对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无法衡量的作用,只要我们在初中语文阶段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按照科学可行的原则去进行,那么学生的作文能力定将一天天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上一篇:语感培养三部曲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