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班的上海一夜

时间:2022-08-17 11:37:02

11月6日,沪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于天蟾逸夫舞台首演。票房出乎意料地好,50元的最低票被黄牛炒到了100元,这种情况在近几年沪剧新编戏的演出中是罕见的。

尽管这部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之作”小说已被多次搬上银幕、荧屏及舞台,但一听说它要被改编成沪剧,白先勇依然显得格外欢喜,他用地道的沪语说:“这样的嫁接,路子交关对!”

“腔调”交关贴

小说《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讲了一个老上海的故事,其中对上海风情的描写极有味道。前几年刘晓庆曾以话剧形式将它搬上过舞台,但因话剧语言的“京味”以及刘晓庆掺杂其中的“川味”,使一些上海观众不太“买账”。而沪剧却丝毫没有语言阻隔,无论念白还是唱词都是原汁原味上海味道,令上海观众感觉十分亲切。另外,沪剧的一大优势――西装旗袍戏也与原著天然契合。正如该剧总策划茅善玉所说:“沪剧从来以‘西装旗袍戏’为最拿手,这和小说中所描绘的时代特色是很符合的!”

确实,改编者将以上这些沪剧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首先在氛围的营造上弱化了在台北的“现在时”,而强调了上海的“过去时”,这样的地域偏重给沪剧“上海特色”更大的发挥空间;其次是突出了人物的悲剧意识,注重了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挖掘――这既与原著主旨息息相关,且十分适合沪剧的表现方式,既尽量避开了沪剧在表现大场面时手法相对缺乏的弱点,又充分发挥沪剧善于抒情的特色,可谓以小胜大、以少胜多。

演员很出彩

沪剧大戏少了茅善玉这根顶梁柱,让人着实吃惊不少。数不清有多少人问:“刘晓庆好演金大班,比她更年轻的茅善玉为啥不好演?”

其实,当初与白先勇谈授权问题时,茅善玉确是准备亲自出马的。不过考虑到一旦“金大班”以她为主,那么与她配戏的演员也会跟着上一个年龄层,班底一搭出来,还是一批“老面孔”;纵使安插个把年轻演员,则远不如集体亮相那么抢眼。“中坚不可少,新人更重要”,对于茅院长的“忍痛割爱”笔者拍手叫好,因为此举不但是一种艺术胸襟的体现,更是一种站在戏剧事业高度的长远眼光。

年青演员们的发挥也确实不负所望,其中扮演小如意的王丽君尤其出彩。她不但在形象上把涉世未深的小如意演绎得楚楚可人;更在唱腔上把“杨派”宽厚洪亮、真挚细腻的特征体现得十分到位。

“火候”老要紧

要烧好一道戏剧“大餐”,“火候”十分要紧。沪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的“原料”十分考究,“调味”也非常妥当,但在“火候”上毕竟差了一点。这个“火候”,就是原著和剧作的文化底蕴。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浸透着白先勇这一位“最后贵族”的无尽沧桑。然而,沪剧的改编对这种时代沧桑的理解过于简单、处理过于简化,显得批判有余,思考不足。虽然可以看出编导演、舞美的用意和努力,以及他们对爵士、交际舞、旗袍、首饰、烟、酒等这些老上海符号的倚重,但这些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却尚待足够的挖掘。笔者以为,老上海风情与其陷于肉体、未进骨髓,倒不如抛开具像束缚、以虚代实,或专攻一点、去繁取精,从而达到统领全局的目的。

上一篇:那一块巧克力的温柔 下一篇:国粹京剧与现代交响的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