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蹊径,创新中学生作文教学策略

时间:2022-08-17 06:29:22

独辟蹊径,创新中学生作文教学策略

摘要: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一直以来就是素质教育综合训练的主阵地,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果说阅读在于吸收、充实,那么写作便是学生性灵的抒发,体验感悟的升华与创新。本文中,我从强化积累,挖掘写作才思的汩汩活水;以手写心,描摹生活的五彩斑斓;批改创新,点燃学生作文的熊熊激情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表达笔者的一些拙见。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要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放眼当前作文教学实际,学生生活单调,缺乏足够的课外阅读,教师的教学策略、批改方式陈旧落后,兼以多年来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使得学生的作文水平大打折扣,令人汗颜。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独辟蹊径,立足实际,创新中学生作文教学策略成为了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理论与实践陈述一二,班门弄斧,还望各位专家、学者、老师海涵。

一、强化积累,挖掘写作才思的汩汩活水

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鲁迅先生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些名家贤者的话无一不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就必须强化材料、积累语言。我们一些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单调,在积累写作素材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记、多背、多写,这样才能在关键的时候“下笔如有神”。

(一)积累材料要与课堂阅读相结合

最新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章章精彩、字字珠玑,有着强烈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针对一些篇目中学生感兴趣的词汇、语段,组织学生朗读、赏析、背诵,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如讲授七年级上册的《紫藤萝瀑布》,笔者便组织学生积累了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汇,并就其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一精彩语段让学生们反复揣摩,多角度赏析,直至背诵如流。后来,在这一单元的写作活动中,便有不少学生直接引用了这句话,或者进行了间接仿写,丰富了学生语言,提升了习作质量。

(二)积累材料要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有调查现实,初中生对于文质兼美的散文、小说等阅读材料并不排斥,他们所厌恶的无非是教师死板教条的解释,牵强附会的分析,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少学生课堂上走神,课下却津津有味地看课外书。对此,我们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将积累材料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摘抄一些佳词妙句,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成为学生写作才思的“源头活水”。如《简・爱》中的“你以为我贫穷、卑微、矮小、不美,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你错了……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从点滴积累开始,只要学生形成习惯,就一定能够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为他们妙笔生花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批改创新,点燃学生作文的熊熊激情

长期以来,作文批改耗时低效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痼疾。从教师维度来看,每周一次作文,班上学生较多,全批全改无疑会牵扯教师极大的时间与精力;从学生维度来看,自己作文的思想性、文学性仅由教师的一己之见定乾坤,无疑会打消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影响我们的作文教学效果。课程改革活动中,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讲,创新作文批改方式,点燃学生作文的熊熊激情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一)积极采用多元化批改方式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坚持作文批改要结果与过程并重,学生为批改主体的原则,采取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批改方式。如进行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实践时,有一名学生在表达“成长的烦恼”这一主题时,写作了“老师,请提问我一次”的材料。与同桌互评中,同桌写出了如下评语: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尤其是你文中“百无聊赖地向窗外望去,窗外灰蒙蒙的一片,好像将有一场倾盆大雨,又闷又热……”一句,我深有同感。我在查阅学生的批改结果时,注意到了这句话,感觉到了自己平时对于中等生的关注的确不够。惭愧之余,我附上了另一条评语:老师真诚地向你道歉!以后的日子里,真诚地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携手前进。上课的时候,笔者有意看了这两名学生一眼,他们回报了我一个理解的眼神,会心的微笑,我明白,横亘在师生之间的一块坚冰融化了。

(二)积极拓展多元化批改渠道

笔者在坚持改革批改方式的基础上,还尽可能地创设展示学生作文的平台与机会,以点燃学生作文的熊熊激情。譬如,笔者在组织学生写作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时,就把全班学生的作品做成一个展牌,并留有空间供全校学生阅读、批改,不但大大节省了教师批改作文的时间,还收到了良好的批改效果。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成今日中学作文教学之现状,也涉及多部门,多个方面。但只要我们不轻言放弃,尊重学生的实际作文水平,并大胆地创新教学教法,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以手写心,挖掘身边小事所折射的时代主题,相信一定会闯出作文教学新天地。对此,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韩凯.初中学生写作现状分析与对策[J].文学教育,2012(12).

[2]彭再先.浅议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9).

[3]邓崇文,蒋昌平.初中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0(22).

上一篇:浅谈蒙古族原始宗教 下一篇:让学生成为高中政治课堂主角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