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科技 第14期

时间:2022-08-17 05:29:15

锐科技 第14期

听病毒“谈话”的“纳米耳朵”

热存储

速度狂飚

技术

电脑的最大性能瓶颈是硬盘,特别是最为常用的机械硬盘,其实际数据传输率不过每秒16.6—30MB/s(SATAIII);固态硬盘的传输率也不过100--300M B/s,严重制约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近日,美国纽约大学的科学家宣布了一项全新的革命性技术:电脑硬盘数据热储技术,每秒可以存储几千GB数据,速度是传统磁性硬盘的数百倍!

传统硬盘由一个或者多个外覆铁磁性材料的铝制或玻璃制的碟片组成,基于磁铁的同极相斥和异极相吸原理,通过改变每个微单元的磁极来存储数据,因此外部磁场必不可少,外部磁场强度越大,数据存储速度越快。

新的热存储技术则是利用超短波热脉冲来动态改变硬盘中物质的磁极,实现数据的高速记录。这是一次硬盘和数据存储技术的革命,每秒读写速度高达几千GB,而且整个存储过程无需磁场,大大降低了硬盘的能耗。

前景

电脑时代,数据存储无所不在;网络和云计算的到来,进一步加剧了对存储技术的需求。新技术的出现,迎合了当前的潮流,性能极高,能耗更小,如果能尽快低成本商业化生产,希捷、西部数据这些硬盘霸主的末日可数。

火山发电

技术

推开窗户就能看到一座恢弘壮丽的火山吗?那将来要小心了!美国地热能源开发商阿尔塔岩能源公司计划推动一项近乎疯狂的计划:向俄勒冈州中部的纽贝里火山注入1亿升水,以测试其最新的地热发电技术。

需要强调的是,纽贝里火山是一座死火山,曾于第四季冰期前首次爆发,留下了2个火山湖和400多个火山灰烬锥状物,至今已休眠了1300年之久。

阿尔塔岩能源公司已经开始在火山中开凿深达3231米的实验井,下面是超过100摄氏度的无缝隙岩层。公司计划2012年夏季先后用21天时间,以每分钟3637升速度,将冷水灌注到实验井中。

根据理想设计,水压会导致无缝隙岩层产生细小的裂缝,进而引发微地震,人工形成储水空间。水和高温岩层深度接触,水温会急速飙升。

工程师还利用灵敏的地震探测器同步跟踪岩层的破裂情况,待裂缝达到一定直径后,开凿另一个“生产井”,如此形成一个封闭式回路,水蒸气被带上地表,蒸汽推动涡轮,进而产生电能。这即是“增强型地热发电系统”。O前景

从设想的疯狂程度和对资源的渴求角度看’这项计划更适合日本,那里的死火山比比皆是;不过还是要小心,那里的活火山也不少。

技术

人类是否需要倾听病毒或者细菌发出的声音P科学家的回答是:求之不得,但请先给我纳米耳!

纳米耳的概念源于1986年的一项发明一光镊,这是分子生物学和纳米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其用途之一是测量微观粒子上极小的作用力,一旦用激光束控制住目标粒子,便可借助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运动,甚至“抓住”和移动微粒子。这也正是纳米耳所需要的。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光物理学家们将一个直径60纳米的金微粒浸入水中,并用光镊成功“夹住”了它。之后,通过观测和分析该粒子随周围声波振动产生的运动情况,初步实现了原始的纳米耳。

前景

如果人类能够“听”懂病毒的语言,或者聆听到细菌在宿主间游走的“足音”,显然会是一项激动人心的科技进步,起码医学会因此大放异彩。

上一篇:告别“脏钱”时代 下一篇:云阅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