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的择业观

时间:2022-08-17 02:58:41

“来到北京找呀找工作,为了梦想不停地拼搏。等我们梦想成真的那个时刻,付出太多也是值得。”这是网络歌曲《找工作》中的歌词,曲调仿照流行歌曲《小苹果》。《找工作》的歌词相对贴近生活,“现在生活太艰难,什么活儿都不好干,只好出去找工作赚钱”。画面配的是一个小伙子趴在商铺的柜台上,无奈地看着来来往往却不肯在他柜台前停留一刻的人群。创业在歌词创作者的眼里,已经成为事业起点的优选。

创业,成了毕业生的选择

“如果有钱,做点啥还不都能赚钱,何必给别人干。”文科生张岩毕业后,没像多数年轻人一样去投简历,而是从外地进了些艺术品,在京城的一个商业区分租了个小门市,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收入并不比同学差。店铺里不乏问价的客人,他都不很在意,应一声之后,继续看自己的古典文学,他一般也不会起来去陪客人聊天,明码标价,让客人自己选择是他的待客路数,“货卖有缘人,如果他喜欢,自然就会买了。不买的人,我说破嘴皮子也没用。”

李亦非是珠宝鉴定专业名校毕业生,当年高考时是县城的状元,父母都是有些职位的公务员,希望他毕业后去从政。亦非却在一家古玩城盘下了一个店铺自己卖起了陶瓷和玉石,“我其实更想做的是去潘家园租个地摊,不用交店铺这么贵的租金,我爸妈听说我毕业后要去摆地摊,都快疯了,没办法,我只好自己开个店,给老人一个交代。”亦非说起来,带着微笑,很淡定的语调,是业务磨炼出的气质。在一堆玉石里,他一搭眼,就能挑出最值钱的那块,这是本事。

理科生马凌志大学期间被老师誉为研发天才,他同时精通光学、电学、软件和机械制造,从小到大获得了一堆发明奖状,一些发明还成功申请了专利,毕业前,他没有像别人一样投简历,干脆找了家企业注册公司,交了3000多元钱,成立了个科研企业,实际上是个工作室,承担一些企业的科研项目,一年多下来,如今手里的项目多得让他想成立个研发小组。

一些独立性较强的年轻人,毕业后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去创业。文科生在闹市商业区租个铺子,或者回乡开个淘宝店,卖土特产,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功者不乏其人。理科生创业更多地凭借自己的科研能力承接科研项目或者凭借科研能力找到投资方共同创业。

毕业后选择创业,也要考虑自身的能力和条件,并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近年来毕业后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与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和政府鼓励具备条件的年轻人创业政策有关。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创业,享受税收减免和贷款支持。

毕业后创业率高是教育和社会经济环境成功的表现,我国大学生毕业创业率在近年有所改善,达到了1%左右,但与发达国家10%~20%的创业率相比,仍然相距甚远。

选什么工作?标准在变

“十年前,被我们单位录用的人,几乎都来报到入职,但现在,每年都有三四个人不来报到,我们单位成了人家的备选。”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说。

“十年前,大家都向往公务员、事业单位,现在一些毕业生更想去的是待遇好的国企。公务员工资低,想做公务员的多数是家里条件好,不在乎那点工资的人。”这是一个毕业论坛上已经毕业了的“前辈”的发言。今年春天,在一份对23个省份公务员报考人数的统计中,有16个省份出现了报考人数下降,其中湖南省公务员的考录比从2009年的32.34∶1,降到了今年的16.87∶1。政治的清明、各种对公务员投诉制度的健全、网络投诉的方便,使得公务员的灰色收入渐渐没了空间。虽然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是优势,但也的确需要一份坚定的奉献之心或者相对宽松的家境来支持,才能把公务员当作心甘情愿的选择。

在一份今年7月做的网络问卷调查中,年轻人选择工作时的依据,因工资待遇选定当前工作的占20.34%,因个人志趣选当前工作的占13.56%。在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33.2%,他们认为第一份工作未必是自己想做的工作,或许只是暂时养活自己或者积累经验的跳板。这与之前干一行爱一行的观点不同,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确实促进了人才流动,对企业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提出了挑战。

“有两家单位录用了我,一家是杂志社,另外一家是国企的宣传部门,我本想选和自己所学新闻专业对口的杂志社,可国企的人事负责人打电话跟我说,让我重新考虑考虑,他们这儿分房子,最终我受不了这诱惑,去了企业的宣传部门。”新闻学院毕业的西峰,说起自己的择业经历,憨憨地笑着,“本来想分房子之后跳槽,可单位把我提拔到了部门负责人,也就不想走了。”

房价越来越高,工资不高的话,成家立业都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收入高低”作为自己择业的重要标准,至于“专业是否对口”、“职业地位与声望”,都被放到了较为次要的位置。在对一所重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调查中,“经济收入高”一直是这所重点学府学子们近几年择业的重要标准,认为这是影响他们择业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为73.7%。这已经与改革开放初期,多数青年人择业重视社会声望,想当科学家、想当记者、作家,看重企业为自己提供的事业平台,完全不是一个时代了。

毕业之后去哪里?“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这些早些年毕业季的校园宣传语,已经渐渐远离青年人的择业实际。是去一线城市做个面临更多机会却不稳定的“漂一族”,还是回家乡平稳地发展?是去东南沿海寻找充裕的市场机会,还是到西部感受相对低的生活成本和压力较小的生活?这些成了大学生毕业前需要做出的选择。

市场与政策双重引导之下,大学生的选择呈现出了多样性,去做大学生村官的可能是拿了国外名校硕士录取通知单的优秀学子,回西部发展的可能是那些勇于创业且有创业能力的杰出青年。留在大城市和东南飞的可能在生存的压力之下变得庸碌。择业的标准在变,青年人发展的环境在变,多彩的环境与多样的选择渐渐呈现,这是社会均衡发展的标志。

上一篇:国企的召唤:门槛、前景与机遇 下一篇:青年的燃眉之急就是国家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