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芬太尼及氯胺酮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联合应用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17 01:24:29

异丙酚芬太尼及氯胺酮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联合应用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异丙酚异丙酚联用芬太尼异丙酚联用氯胺酮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12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40例,开放静脉,对照组:异丙酚2~5 mg/kg;实验I组:异丙酚2 mg/kg,芬太尼1.5 ug/kg;实验Ⅱ组:异丙酚2 mg/kg,氯胺酮0.1 mg/kg,所有药物均在2 min左右匀速静脉滴注完,至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观察3组的镇痛效果,术中受术者反应情况,用药量及唤醒时间并对比 。结果 试验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异丙酚-氯胺酮组循环、呼吸抑制小,麻醉效果较好,但是清醒时间较晚。而异丙酚-芬太尼组引起循环、呼吸抑制较大,但是清醒时间快。试验组2种方法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都是方便可行的,但异丙酚联用氯胺酮更为安全可靠。

【关键词】 异丙酚;芬太尼;氯胺酮;无痛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术是计划生育的普通手术,异丙酚是近年来公认的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首选静脉,但单独使用时用量大,不良反应多,且镇痛效果不够理想,为追求更完善合理的麻醉方法,本研究就异丙酚异丙酚联用芬太尼异丙酚联用氯胺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疗效对比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20例。按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定等级I~Ⅱ级,年龄16~40岁,体重41~70 kg,停经≤8周。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3组孕妇的年龄、孕周、体质量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麻醉前检查血常规、心电图、全胸片无异常。术前禁食、禁饮6 h以上,开放静脉,常规吸氧,氧流量3 L/min,多功能监护仪监测BP、HR、SpO2。对照组:给予异丙酚2 mg/kg;实验Ⅰ组:先给予芬太尼1 mg/kg,1 min后给予异丙酚1.5~2 mg/kg,至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注射异丙酚开始手术,术中视患者反应情况分次追加异丙酚20~50 mg,至手术结束;实验Ⅱ组:先给予氯胺酮0.1 mg/kg、1 min后给予异丙酚1.5~2 mg/kg至患者意识消失后停止注射异丙酚开始手术术中视患者反应情况分次追加异丙酚为首次剂量3~4至手术完成。

1.3 观察项目 患者手术前、注药后2 min、手术后BP、HR、SPO2、异丙酚总用药量,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患者清醒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术毕了解患者术中知晓和满意度。

1.4 镇痛效果判定 优:无腹痛,表情安静入睡,无意识,醒后无痛苦记忆;良:下腹稍感胀痛,可以忍受,基本安静,无明显痛苦表情;差:感到下腹疼痛,表情痛苦,出汗不安。

1.5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和χ2检验作统计学处理,P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实验I组患者麻醉后2 min MAP、HR、SpO2与手术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异丙酚用药总量,镇痛效果及术后清醒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组患者手术后均未诉手术过程中有疼痛及其他明显不适,亦无术中知晓,均表示满意。手术中对照组有8例出现肢体轻度扭动,均发生在用药后手术扩张宫颈时,4例出现一过性呼吸暂停,但不予处理后很快恢复自主呼吸,而实验I组有3例出现呼吸明显减慢也很快自行恢复。

3 讨论

异丙酚作为一种新型的短效麻醉剂,具有起效迅速,时效短。苏醒快而完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无明显积蓄现象,不良反应少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符合人工流产手术的要求。目前广泛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也常用于麻醉中手术后与ICU病房的镇静.在单独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中常常由于其镇痛作用弱,术中患者因疼痛而发生肢体扭动,而需加大异丙酚的剂量,而异丙酚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与剂量和注药速度有关,给药速度越快,剂量越大,则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发生率越高。从而加大了麻醉风险。在对照组患者术中异丙酚的用量明显比实验组多,而且手术中血压下降明显,氧饱和度与术前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但异丙酚对呼吸抑制作用,时间短,往往不需要特殊处理。

芬太尼是目前非住院麻醉最常用的强效麻醉性镇痛剂,为阿片受体激动药,镇痛作用强,起效快,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轻,但有呼吸抑制作用,小剂量就能加强异丙酚的麻醉作用,可减少异丙酚的用量,并产生协同作用,取得完善的镇痛镇静作用,有利于维持术中呼吸循环功能的稳定。使诱导时间缩短,麻醉质量和苏醒时间不受影响。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满意,既有松弛子宫颈平滑肌纤维的作用,又不影响子宫收缩,也不增加术中出血量,减轻了吸头对子宫颈的损伤刺激,对有效地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氯胺酮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优良的镇痛、能增加肺顺应性、降低呼吸阻力等特点,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轻,并有明显的升压效应,但大剂量使用有呼吸抑制,在浅麻醉期及清醒期会出现幻觉、烦躁、躁动、谵妄等不良反应。异丙酚是一种新的快速、短效静脉全麻药物,有诱导平稳、无肌肉不自主运动、咳嗽、呃逆等不良反应,由于异丙酚能降低血管阻力因此对心皿管系统有抑制作用。并且对呼吸有短时的抑制,同时由于异丙酚本身不具有镇痛作用,一般需与芬太尼等阿片类镇痛药物合用.由于芬太尼对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芬太尼与异丙酚合用时呼吸抑制十分明显,所以从统计数据看出实验I组循环、呼吸抑制明显,而呼吸抑制表现尤为突出,甚至出现呼吸暂停。

本研究显示小剂量(0.1 mg/kg)的实验Ⅱ组无任何精神反应且麻醉效果优于实验I组。由于氯胺酮具有升压效应引起BP升高,HR加快有激动循环的效果,而异丙酚对心血管有抑制作用,特别在快速静注时.一过性引起BP下降、HR减慢,同时对呼吸有一定影响。而两药复合使用时,减少了异丙酚对循环的抑制。同时小剂量氯胺酮微弱的精神反应及不良反应也被抑制,达到两药互补,产生优良的效果。并且两药在麻醉中产生协同作加强了麻醉效果,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实验Ⅱ组循环、呼吸抑制比较微弱。而芬太尼与异丙酚组合,虽然复合下对循环、呼吸均有明显抑制,但清醒时间快是其优点,这种方法需要有经验的麻醉医生加强对循环和呼吸的管理。

近年有很多文献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但是剂量都为0.2~0.5 mg/kg,而这种剂量下氯胺酮的不良反应明显,术后梦幻、恶心、呕吐较多见。本研究应用0.1 mg/kg这种微小剂量氯胺酮,从统计数据看其不良反应很小,复合后对循环、呼吸影响很小,麻醉效果好,因此这种剂量是有效的并且是安全可行的。综上所述异丙酚与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是安全的,起效快且平稳,术后无疼痛记忆,无严重不良反应,而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麻醉方法对循环、呼吸影响小,麻醉效果优于传统芬太尼与异丙酚合用方法,虽然有清醒较慢的缺点,但也不失为一种门诊安全、可行的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沈通桃,钱燕灵.小剂量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3,24(6):343-347.

[2] 陶平.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人流术中的应用.海峡医学,2008,20(4):73-74.

[3]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1.

[4] 王育华,王波.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0):589.

上一篇:腹腔镜胆囊切除I型Mirizzi综合征21例临床效果... 下一篇:我院2006~抗精神失常药使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