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08-17 11:27:23

浅议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

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阶段,此方面在小学教学中有着集中的体现。从教育方法来看,大部分小学开始对传统应试教育展开大张旗鼓的改革,主张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教育方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试图通过生活化、趣味化的教育活动感染学生,使其在玩乐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感受到快乐。文章初步分析了在小学教育中积极推行课外活动的必要性,并进一步针对如何应用课外活动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教学活动;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65-02

一、前言

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笼罩下,大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坚固的“重课堂,轻课外”教育观念,在此传统教育观念的驱使下,教师通常都会将整节课堂时间用于开展教学活动,而对课堂之外的延伸教育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无法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由此可见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各方面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充分应用教学资源,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环境中所不能完成的教学活动,从而使课本内容生动化、灵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语文教学的本质意义。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一)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当下教学大纲的定制逐渐向贴近学生真实诉求靠拢。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注意力分散时期,因此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难以达到深入认知和牢固掌握,然而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好感与亲密度,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主动探索语文知识,并能够随着课外活动的累积,逐渐建立起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爱好,使学生在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快速吸收教师所传达的知识信息,加强语文教学效果,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人们逐渐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真实诉求,同时也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充分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有效集中注意力,真正全身心投入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来,并通过灵活化、多元化的途径学习语文知识,打破传统教育中语文知识学习框架,使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延伸到课堂之外,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在课堂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地位,学习主动性逐渐被弱化,在此影响下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也在慢慢流失。针对此情况,只有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和视野,并在生活细节中去体会语文知识,吸收语文知识,同时能够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枷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去了解教材之外的语文知识,初步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体会世界。另外,在课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能够有效转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使其能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积极起来,与教师、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及交流,反映到真实的教学课堂之上就是积极主动地发表自我见解,充分发挥和锻炼其思想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意识及其临场应变能力,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能够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国教育行业开始实施大面积的创新、改革措施,这也为课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此教育环境下学生视野得到了有效的拓展,课余生活也变得丰富而又充实,长此以往知识累积和独立阅读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能够充分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悟语文学科,并能够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三、全面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根据教材大纲内容以及教学需要积极开展课外主题活动

若要从根本上优化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大纲及教材内容设计和开展课外主题活动,与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呼应。综上所述,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在课外活动中有效渗透语文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加强语文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充分重视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同时还需要充分呼应课堂教学内容、科学设定活动主题,并能够设计出一套系统的活动流程。比如:在进行《我爱你,汉字》的学习过程中,若要强化学生对中国汉字文化内涵的理解、认知、感悟,同时能够更深层次地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教学视频,介绍汉字的形成、发展以及整个变化历程,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热爱汉字,从而更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并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正确的学习风气。不仅如此,在进行《坐井观天》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片等形式,为学生演示教材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充分借助现代化技术设计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深化语文教学效果。

(二)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地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要充分实现优化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就必须要根据课堂教学进度科学设计课外教学活动,并在进行课外教学活动之前落实好教学材料与教学设备等各方面问题,为课外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有效优化语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与认知。在开展语文课外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提升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效果,就必须要使课外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进度保持一致,并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全方位、多元化的学习竞赛活动,比如:写作比赛、古诗词背诵、课文生字默写、成语默写、课文朗读竞赛等,通过以上多种竞赛形式有效延伸课堂教学并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从细节方面入手,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针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对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错别字和错误读音较多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下,设计识字游戏、默写竞赛以及听写竞赛等各方面教学活动,通过轻松、愉悦、紧张、活泼的游戏形式,使学生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发音和错误读写方式,并顺利朗读、背诵和默写教材生字及词组,更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认知、理解和记忆。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有效延伸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促使其能够及时巩固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同时积极主动地探索语文知识并保持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在进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改善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推进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语文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与好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针对学生在朗读教材过程中出现缺乏感情以及唱读等情况,教师需要充分重视日常教学中的渗透,在课堂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朗读习惯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全面普及朗读技巧,强化学生朗读能力。在此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开展诗歌朗读竞赛等活动,加强学生在朗读方面的训练,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朗读意识和朗读规范,使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游戏氛围中感受朗读的魅力,掌握正确朗读的技巧,从而有效加强其语文学习能力。最后,针对部分在课堂中的畏难及惧场等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即兴作文、口头作文等课外活动,充分锻炼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并为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正确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游戏氛围中大胆抒发内心真实情感,提高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兴趣及写作能力,优化作文教学效果。

(三)结合作文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科目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教学内容是作文写作。通过加强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的锻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生字及词组的应用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然而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会采取较为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指导,长以此往,学生逐渐对作文写作形成一定的抗拒心理,作文写作水平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另外,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认知社会、认知世界的状态,因此缺乏生活方面的累积和感悟,写作素材局限性较大,因而在实际作文写作过程中普遍会出现缺乏感情、下笔困难和东拼西凑等情况。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写作环境,具体来讲也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观察、社会实践等活动,充分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加深学生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全面累积作文写作素材,使学生能够书写出文笔流畅、感情真挚的作文。比如: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帮助父母完成一些家务琐事,如打扫、洗衣、买菜等,通过完成各种家务琐事能够充分体会父母的辛苦,从而能够进一步孝敬和尊重父母,用实际行动用功学习去回馈父母的养育,与此同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累积生活感悟与生活经验,使学生收获成长,并为作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全面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更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发挥语文教学的本质作用。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要利用更科学更丰富的课外活动,充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玉梅.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8).

[2]顾爱龙.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2011,(12).

[3]于文敏.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知识经济,2014,(14).

上一篇:模拟电子电路中三极管三种组态案例教学法 下一篇:MIT环境工程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