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的“奢侈”

时间:2022-08-17 10:54:48

澳洲人的“奢侈”

在悉尼考察途中,导游给我们介驾澳洲的情况时,说了这样一席话:“你们信不信,许多澳洲人也经常当乞丐呢!”看到我们不以为然,导游认真了:“真的,澳洲人每周七天,前两天是皇帝,后二天是乞丐。不是他们没钱,这是澳洲人一种生活习惯的表述。这种说法在澳洲挺流行的。”

“澳大利亚人怎么会当乞丐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澳洲不是一个人均收人达19800多美元的发达国家吗?作为世界上人均占有矿产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失业了有足以生活的救济金、病了有免费医疗保障金、退休了又有养老金等一系列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的国民:怎么会呢?而且是“许多澳洲人”。

后来我才明白,这种说法描述的是澳洲人的花钱缺乏汁划性的消费习惯;大致意思是,在实行周工资制的澳洲,每当周五发了工资,周五、周六澳洲人总要放开手脚花两天钱,“奢侈”一下,还没等到下一周发工资,可供生活的钱就所剩无几了,于是只好像“乞丐”似的节衣缩食等待下一个工资日。说白了,就是澳洲人“不会过日子”,像孩子似的花钱没计划,以致捉襟见肘。

起初,我们在悉尼的所见所闻,似乎印证了这种“无计划”的说法。平时似嫌萧条的悉尼街头,每当周六、周日,总是显得特别的繁华。白天,各式商场人流簇拥;入夜,饭店、餐馆、酒吧则人满为患。问及原因,回答很简单,今天是人们的工资日。

当地许多华人告诉我:澳洲既是一块适合人类居住的好地方,又是一个社会福利甚好、老有所养的社会,因而绝大多数澳洲人没有攒钱的习惯,对于他们而言,攒钱似乎没有多少意义。

然而,呆久了,你会发现澳洲人的确有花钱缺乏计划性的现象,但绝不奢侈。友人说,澳洲人会休闲,爱玩、爱聚会,可他们的聚会绝不铺排奢侈,只要有啤酒(红酒)、土豆和音乐这几样东西就可以办一个很好的PARTY,可谓物质上的低投入,精神上的高回报。我曾多次观赏了当地人多种形式的聚会,有的的确很热闹,气氛热烈、义蹦又跳、又唱又叫,可无一例外,都是以种东西为“作料”。有的奢侈充其量加一些水果而已。

在澳洲的各种餐馆看当地人就餐要么是自助餐,要么是价格便宜的份饭,很少见一桌七碟八碗式的铺排,从未见过杯盘狼藉的浪费:当地华人介绍,澳洲人吃饭很讲究营养的搭配,但绝少浪费。记得在黄金海岸市,我们给两位同行的同志过生日,晚饭多要了几个菜。饭后,菜未吃完,导游就认真地将剩饭菜打包带走了,很让我们感慨。

还有一次,我们到悉尼远郊的一家牧场考察。牧场主接待周到、热情,到吃饭时间了,这个有着15000多只羊近千头牛,几千万资产的“大款”,仅仅用一大壶自制的柠檬茶款待我们,我们所吃的则是自带的盒饭。按中国人的习惯似嫌小气、寒酸了些。陪同人员说:人家接待我们付小了劳动,我们是要付费的,这是市场规则。该他付出的他付出,不该他付出的绝不付出;今天该他付出的是劳动,并不是食品,他对我们的多余的付出,就属于浪费了。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汽车的拥有量,是其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记得刚到悉尼,一出机场,看到满街飞驰的小轿车,我问接待人员,澳洲的人均汽车拥有量是多少?答曰:澳洲有1970多万人口,共拥有汽车1200多万辆。人车比例是相当高的。后来我了解到,汽车作为澳洲人的生活必需品,绝大部分澳洲人都能买得起,但许多澳洲人都从经济、实惠考虑,选择买二手车、因此澳洲的旧车市场非常发达。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澳洲人花钱的又一种精明。

友人告诉我:澳洲人认为,有钱不能成为随意浪费钱财的理由,不攒钱不等于浪费钱。生活过于奢华、浪费,是没有教养、不文明的表现。尽管他们也存在着花钱缺乏计划性的缺点,但澳洲人对消费的许多看法和行为对我们应该有所启示。

上一篇:国外节油之道 下一篇:中产阶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