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二胡作品的特点及其影响力

时间:2022-08-17 10:31:44

王建民二胡作品的特点及其影响力

摘 要:二胡作为一种独奏的艺术形式,至今为止已有近百年历史,长期的发展中已逐渐发展为我国民族音乐中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民族乐器。王建民作为二胡界的领军人物,其多首曲目在当今的二胡界乃至国内整个民族乐器界都有强大的影响力。为此,本文从王建民的作品出发,对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风格、技巧及影响进行分析,以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可行性依据。

关键词:二胡;王建民;演奏特点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50-01

一、王建民二胡作品及其艺术风格的概述

根据王建民的二胡作品风格,可以将其二胡作品分成独奏曲体裁、叙事曲体裁、协奏曲体裁和狂想曲体裁四种,其中狂想曲体裁是其作品中较为典型的,在他众多名曲中三首二胡作品就是狂想曲体裁,对于这一体裁,王建民有这样的心得:“选用狂想曲这一外来的体裁形式, 一方面是借鉴,另一方面正好符合我所要的表现及乐器的潜力发挥”。而狂想曲的曲式结构正如王建民描述的那样,它能给作曲家无限的想象空间并使其能更加灵活的对曲目进行空间布局。在此有必要以王建民为代表对作曲家想要的表现进行分析。王建民二胡作品选用狂想曲来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大气的神韵。刘天华创立现代二胡学派以来,二胡曲目创作多数是以标题音乐为主的,且这类标题音乐多是对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事物描写性的反映和表现。这种二胡创作方式虽能很好的反映历史和现实生活状态,但却很少能将民族精神风貌和大气神韵表现出来,狂想曲这种非标题音乐恰好能满足这一需求。

二、王建民二胡艺术演奏技巧

(一)人工音阶对二胡演奏技术的影响

旋律作为二胡艺术最重要的一部分,现在来看,提高二胡旋律的有效技术为人工九声音阶,这种演奏技术的优势是能达到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图。王建民创作的二胡狂想曲与传统二胡演奏技术相比有较大的突破,他的作品特色之处是利用人工九音阶来对自然音和变化音进行相应调试,这些音中尤为重要的是变化音,其是传统二胡作品中为数不多演奏技术,而王建民敢于用这种技术并对其进行创新,以我国西南部地区别具一格的民间音调为出发点,结合二胡本身特点对音阶内容进行丰富,设局出 独具特色且能充分展现我国民族音乐风格的人工九声音阶,通过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风格人工九声音阶调试成自然音,使得二胡演奏更加自然、和谐。因此,人工九声音阶在二胡演奏中的应用,对二胡演奏技术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不仅能更好的体现民族音乐的特色,也能满足当代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二)创新的节拍节奏对二胡演奏的影响

节拍节奏对演奏技术而言也是较为重要的,变异的节奏不仅能使技术习惯和重心发生变化,也会使技术动作和表现发生变形和偏离。而王建民的二胡作品利用不同的节奏变化使重音发生变化,能使演奏状态及重心发生改变,即便在负荷的节拍中也能利用同音来切分和拉长音乐语句的结构,进而使语汇发生改变,语句结构不对称。王建民这种乐曲风格是较为独特的旋法,也是作曲者独具特色的创新形式。

三、王建民的艺术风格对二胡演奏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丰富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国家,广袤的疆土和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文化的形成对二胡艺术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将这些文化以二胡演奏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更具民族特色,是作曲家、演奏家和广大听众共同的要求。而乐器专业的建立与发展是集作品创作、演奏技术和乐器制作为一体,且需要加上必要的研究和评论的,这几方面相辅相成才能促进这一学科的发展进步,其中作品创作在二胡艺术中是比较重要的,伴随着二胡艺术的发展,二胡演奏者已有近百万人,遍布全国、港澳台、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庞大的二胡队伍加速二胡传播速度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二胡技术。

王建民作为专业二胡作曲家之一,其为二胡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用人工九声音阶扩大传统音阶的内涵和构筑“核心音调”等来丰富二胡音乐语汇。同时王建民这一思路引发人们的思考,能顺着刘天华先生将二胡“立国乐于世界之林”宏大愿望继承并实现,让二胡走出国门,真正成为世界性的乐器。而要将一个国建的民族乐器被世界认可和接受,这种乐器除了有民族音乐词汇外,还要尽可能的表现出世界其他民族风格的音乐词汇,并使之成为一种随心所欲的表达本民族音乐的语言和思想感情的工具。

四、小结

民族音乐应该是极具本民族特性和民族色彩的音乐作品,不具备这些的作品,即便变现很好,也不能称之为民族音乐,更不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和认可。从王建民二胡音乐作品来看,二胡音乐作为民族音乐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获得更多的认可并使其更好的向前发展,必须以民族特色表现为主,紧随时展步伐,对二胡音乐体裁和形式等进行创新,使二胡艺术在满足时展需求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向艺术巅峰迈进。

参考文献:

[1]王建民.王建民二胡作品选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建民.论歌曲钢琴伴奏中对主旋律的变化衬托方法 [M].2002(01).

上一篇:《泰坦尼克号》电影手法浅析 下一篇:浅论电影音乐的功能及其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