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17 10:29:21

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摘 要:生命化音乐课堂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伴着生命化节奏歌舞?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找准旋律音准,让学生进入音乐意境;回归音乐本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

关键词:生命化;概念释义;操作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1-071-1

音乐是有生命的。边劳动,边唱歌,再苦也甜,是音乐沟通了生命的信息。音乐无国界,《梁祝》一响,引起世界许多人的共鸣。音乐,成为生命世界的共同语言。音乐教育给人无限的激情、让生命在灵动中飞扬,音乐教学能促进人的创造性,更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音乐是有歌舞的。歌唱和舞蹈是音乐的一部分,《诗?小雅?车舝》:“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郑玄笺:“虽无其德,我与女用是歌歌舞舞相乐,喜之至也。”

音乐如此重要,本应高度重视,但看一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许多学校将音乐教育教学束之高阁,只有在应付活动和听课时,才出来点缀一下——初中音乐被边缘化了。这与当今的素质教育实在是格格不入的。

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效率呢?

一、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大音乐家李斯特说:“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教育是一种唤醒,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唤醒。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只知道照本宣科,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坑杀。

传统的音乐课中,通常采用录音机播放和教师的自弹自唱来感知和了解音乐,这种单一的形式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味如嚼蜡,提不起兴趣,学生也不容易体会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等音乐形象。

而色彩炫丽、有着优美和声伴奏的midi音乐及漂亮简洁的课件边框和背景图片,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对歌曲的听唱、演唱和欣赏,学会发现和欣赏美。

记得在学习歌曲《春之声》时,笔者没有一开始就给学生们介绍乐曲,而是给他们播放了一部由动物狂欢节音乐作背景音乐的动画片,当轻盈的midi音乐响起时,多媒体出示茵茵草地,点点小花,婀娜的杨柳,水上的白鸭,春天的气息逼面而来。学生笑了,手舞足蹈,他们对音乐有了一种印象,原来音乐是可以这样想象的。卡通动物已经为这节课创设了很好的学习的氛围,唤醒了灵魂,亢奋了精神,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二、找准旋律音准,让学生进入音乐意境

找准了旋律,更易达成心灵的共鸣。发自内心掌握旋律的起伏走向,音高变化唱出歌曲的特色。如:《念故乡》这首歌曲最大特色是什么呢?是附点节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学会拍打附点节奏,在体验感悟附点节奏的特点(由长到短,力度是由强到弱),让学生观察小附点和大附点,从中找规律。掌握了节奏后,再来学唱这首歌曲,则水到渠成。

找准了旋律,还要会找音准,如何找,如:在视唱中加入柯尔文手势音阶,边唱边演,让手势音阶与手同歌共舞。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意境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中几乎仅用“意境化”所达到的“境界”来评价格调之高下。如何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意境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道明,只是有探索就有收获。如《念故乡》的情绪处理:老师引导:根据你的理解,分别选择MF、MP、F、P力度记号,填进《念故乡》谱上方的小框中。然后唱一唱,比一比,我们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唱这首歌呢?看谁的安排最适合表达这首歌曲的情感,然后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层层推进,让学生进入感悟的灵性世界。

三、回归音乐本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旧有的音乐课程体系和理念,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淡化音乐的审美功能,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初中音乐教学《故乡的云》一位老师先和大家一起来讲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接着让学生说说还想到了哪些诗歌是说思念故乡的?然后,讲这首诗的背景、乐理等,还剩下10分钟时,才切入教唱《故乡的云》。你说这是思想政治课、语文课?还是音乐课呢?上述课例中,教师也花了不少心思,课前也作了充分的准备,但在教学中没有真正地回归音乐,偏离了艺术综合的宗旨。

马克思说:“要‘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

同样教这一课,而另一位老师处处让你感到他真的是用音乐在教音乐。导入:“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好在对我说,归来吧!归来吧!(出示相应的画面)”,然后复习《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小路》这两首歌,接着听赏《故乡的云》。再让学生在乐声中让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接着再次聆听歌曲想象景?说出对诗歌的最感动处。学生试唱,教师点拨节奏、音准,当学生基本能唱出《故乡的云》之后,比较与分析《故乡的云》、《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小路》的不同点,老师出示表格从歌曲角度、风格、情绪、情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故乡的云》是流行风,委婉深情。

[参考文献]

[1]黄金.提供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

[2]许江红.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

[3]孙燕飞.让音乐插上思想的翅膀——谈音乐课堂的“质疑探究”教学模式[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04).

上一篇:语文课外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微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英汉语言对比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