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女孩儿许鞍华

时间:2022-08-17 04:23:19

老女孩儿许鞍华

许鞍华一直喜欢拍那种“透明得可以接触到生活的戏”,这种文艺片连大陆的投资人都不愿意涉及,可拍“烂片”《大内密探零零狗》的王晶却愿意连续为她投资两部电影。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陈嘉上曾经说:“香港电影之所以能撑起来,是因为我们还有王家卫、许鞍华,而不是因为有我和王晶。”

当身着小立领黑色外套的老女孩儿许鞍华规矩正经地坐在面前,媒体印象中那个“有冬菇头、穿板鞋、穿川久保玲设计的黑色古怪衣服”的跳脱怪诞的导演一下子消失了。

一个怪女人

在人群里,有些人总是会显得很怪,比如这位。

62岁了,还剪着冬菇头、脚踏一双涂鸦的匡威帆布鞋,出来见人时为了体面一点儿,还会穿上一身黑压压的川久保玲设计的衣服――这是她最喜欢、也最贵的一套衣服,如果不是精通时装,谁都不知道这身装扮要上万块。这样的出场,每次都会让人觉得荒谬,但她却不慌不忙,眉目间更透着一股丝毫不愿意掩饰的坦然。对,一点儿都不愿意跟这世界讲情面的骄傲,就是许鞍华最独特的气质。

每个提到许鞍华的人都感情复杂,这个江湖人称阿Ann的女人,身后战功彪炳:入行超过30年,出产过23部电影,名片无数,《狮子山下》(1978年)、《投奔怒海》(1982年)、《倾城之恋》(1984年)、《女人,四十》(1995年)、《半生缘》(1997年)、《千言万语》(1999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9年)以及最近的《桃姐》;亲手调教过的明星更是不计其数,钟楚红、周润发、梅艳芳、李丽珍、张曼玉;先后获得3次香港电影金像奖、两次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等12个奖项,堪称香港历史上最牛的电影导演。

可这位最牛的电影导演,依然天天拿着超市的大袋子挤地铁,面对着记者时还有点儿害羞:“我这个人很普通,没什么好写的。”

一次,她问路问到一个影迷头上,那影迷开始没认出她来,以为遇到大婶问路,便友好地详细说明。后来再一看:咦,这不是自己的偶像许鞍华么?马上要求合影,被她当场拒绝:“不好意思,我还有事,要赶时间。”

在朋友眼中,她是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好人;但在面对艺术创作时,她则是无意与这个世界讲和的知识分子。

她总说自己穷,但叫她拍商业片又不肯,她就是要让自己穷,就是要让自己处在特别失败、特别难堪的境地。她要整个香港都看到香港最好的女导演,只能靠偶尔在港大兼课或者拍广告为生。“我不怎么喜欢拍广告,但是为了赚钱也要拍。香港很多导演都拍广告,但名气大的太贵、太难伺候。 这样的机会也不是太多,前几年我只接拍过一条广告。”之后她又补充,“其实我不排斥拍广告,但找大明星拍洗发水这些我未必愿意拍。”

她就是这么一个怪女人,就如她自己所说,“人都是矛盾体”。

如日中天

香港资深影评人列孚曾经写过一段话:“1984年,许鞍华如日中天,比今日的王家卫更红。”

说的没错,港大硕士毕业,游学过英国伦敦国际电影学院的女导演自然是根正苗红。

1975年,许鞍华游学归来,担任的是大导演胡金铨的助手,3年后即拍出系列电视剧《狮子山下》,她的电影处女作《疯劫》更被认为是香港新浪潮电影代表作之一,接下来的《胡越的故事》和《投奔怒海》更是浪潮时期的巅峰作品。列孚说:“那个时候的许氏作品,几乎无可匹敌。要好评,有毫不吝啬的褒奖;要票房,就算是重映,也会比不少有号召力的导演同期上映的新作还要好,这在香港电影史上实属罕见。”

1984年之后,她突然跌进怪圈,进入长时间的不明朗期,水准参差不齐、时好时坏。10年后,她的状态恢复,1995年的《女人,四十》,1997年的《半生缘》以及1999年的《千言万语》都有出色之处,《女人,四十》和《千言万语》都获奖无数。

就在大家都觉得能重新看到她的精彩时,她又进入沉寂期,拍片数量越发稀少。2004年的《玉观音》更是烂得让人不忍卒看,连多年的朋友都认不出这出自她这位名导之手。

许鞍华已经踏入60岁的门槛,在人们都不再对她抱有希望之际,她居然凭着一部120万元投资的小成本影片《天水围的日与夜》,击败投资超过3亿元的《赤壁(上)》的导演吴宇森,第三次捧得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此后不到两年,一部讲述主仆情的小成本电影《桃姐》扬威戛纳之后,又横扫港台电影颁奖典礼,不但让久未露面的老演员叶德娴咸鱼翻身,更让雄心勃勃的刘德华再得影帝。许鞍华自己,也在60岁之后再登事业顶峰,成为香港电影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黄碧云说许鞍华的电影不能细看,细看都有缺点。影评人石琪更刻薄,说许鞍华没有自己的风格,她自己对此也明白得很――头4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她却“感觉不停地滑坡”,《倾城之恋》“当然失败啦”,《书剑恩仇录》“很乏味”,《客途秋恨》“拍得很粗”,《极道追踪》“没精打采,有气无力”,连公认很棒的《女人,四十》,她也觉得多处“不理想”。“有缺陷”“不好”“差”,是她评述自己作品常用的字眼。

但许鞍华最杰出的地方,就是她永不放弃,拍片就是她的价值所在。“我觉得自己拍戏的心态有点儿像赌徒,而且是一直不肯离台那种。”

悲喜人生

许鞍华的电影里,有一种奇特的情怀,即于苍凉人生里焦虑地寻找,却总有无疾而终的感伤,这种感伤统统来源于她“没有母亲的童年”。

许鞍华出生于鞍山,父亲是文书,两个月大时她随父母移居澳门,5岁到香港。直到15岁时,许鞍华才知道母亲是日本人,“每个人都说她是东北人,我以为她没读过书,所以不太认得中国字。”

1990年,许鞍华拍摄了半自传电影《客途秋恨》,讲的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女子葵子嫁给一名中国军官的故事。军官退伍后在香港工作,妻女则留在澳门老家;葵子因语言不通,与公婆及女儿感情疏远。在女儿晓恩的眼里,母亲是个自私自利、只懂打牌的混蛋女人,自己有母亲等于没有。25年之后,晓恩因为妹妹已出嫁并移民,只能无奈地回来陪母亲,这才慢慢理解了母亲当年的处境。

这部片子票房惨淡,算得上许鞍华中年时境遇最难的作品,“怕没办法按时开拍,怕找不到演员,怕没资金,总之不断否定自己。”但这个片子唯一的好处是,它化解了许鞍华与母亲之间不解的情结。从极度疏离到慢慢亲密,再到现在,60多岁依然单身的许鞍华与80多岁的母亲住在了同一个屋檐下。她妈妈是个活泼的老太太,讲一口流利的广东话。“妈妈年纪愈来愈大,我也是,有段时间我们很亲近,因为大家都是老女人。现在她返老还童,我成了照顾她的那个人。”她说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两个老女人互相支持”。

有一次,母亲突然跟她说:“你不适合结婚。”许鞍华想了想表示同意。如果你看过《天水围的日与夜》,一定会对其中一幕印象深刻,贵姐的母亲感叹道:“做人真是很难啊。”贵姐答:“有多难呀?”

一个反问句,抹平了一切苍凉。是的,人生很难,但纵然难,也依然要好好活下去――这就是筋道的人生,豁达的人生。

老女孩儿的归宿

“我的每一部片子都找不到投资。”

“胎死腹中是常事,我的经验是,5部戏才有1部可以拍成。”

“不是你自降身价,别人就肯投资,如果他觉得不值,怎样都不会投资,现实是很残酷的。”

“我自小不喜欢做第一,做第二似乎好些,不用当枪靶子。谁知做了导演,什么事都要站在最前头。”

这些都是许鞍华挂在嘴边的话。这个有着粗糙皮肤的女人,有时喜欢大口抽烟,有时会害羞地笑,偶尔喜欢独处,自己不喜欢养宠物,但闲时会去逗逗邻居家的鹦鹉。因为她常独自一人拎着一大袋东西挤地铁,所以报纸用“落寞许鞍华”来形容她。

对于自己的电影,她不讳言票房问题。因为票房不佳,“基本上我的每部电影都是冒险”。正因如此,同行都非常敬重她,却没有人愿意成为第二个她。

许鞍华透露,她的新电影已在筹备当中,仍然是一部文艺片。

她这样解释自己“票房没有长进”却心安理得的原因。“可能我把自己认为可行或者成功的底线拉得蛮低的,有很多题材一开始我知道不会大卖,但还是会去拍,只要老板不亏本或者亏很少,只要我自己满意就好。我不会想着戏一定要成功,如果总是怕票房不好,是拍不成的,因为要担心的太多了。”

在外人看来,许鞍华足够成功,但她总是在刻意回避成功,“成功是一个跟我不搭的词,太舒服的生活要小心,不能沉迷。”许鞍华说这句话的时候,非常酷。

我突然明白了她这样的女人,原来就是我们生活中那种老女孩儿,那种永远是girl的女孩儿。我的朋友柏邦妮刚刚出了本新书叫《老女孩》,在她的定位里,所谓的老女孩儿就是,“还喜欢20岁时喜欢的香水,还戴着20岁时的琥珀戒指,还穿20岁时的衣服,还喜欢20岁时喜欢的那种男孩儿。她也许成熟,但绝不世故;她也许复杂,但并不浑浊。她们永葆好奇之心,永远期待奇遇。梦想对于她们来说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气质。”

永远让自己处在失败里,永远行走在低处,就永远不会失去仰望星空的力量,眼睛里也永远会光芒四射。或者,这就是老女孩儿许鞍华的终极哲学。

(摘自作者的博客)

上一篇:选人要问的6道题 下一篇:做中国最大的“花瓣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