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上的大明星

时间:2022-08-17 03:27:01

伊恩・安德鲁・席克斯(Ian Andrew Hecox)百无聊赖地陷在自家卧室的转椅里,眼前的桌上凌乱地摆着吃过的中餐、薯片、汽水和一台微波炉般笨重的台式电脑显示器。窗外加州的晴朗日光射进屋里,地板上的脏衣服横七竖八地散落一地。

席克斯瞅着屋里的好哥们儿安东尼・帕迪亚(Anthony Padilla),求他出门开车载自己一程。帕迪亚穿着一身红色的制服,一脸严肃地拒绝了,“你看,我现在终于有一份正经工作了。”

“你不就是个送披萨的吗。”席克斯说。

这是《SMOSH:大电影》(SMOSH: The Movie)中的一个镜头,也是两个人曾经生活的写照。今天的帕迪亚和席克斯,已经凭借着主频道2000多万的粉丝数成为了YouTube上最热门的主播之一。SMOSH是他们组合的名字。

美国老牌期刊《综艺》(Variety)杂志曾在2014年找来1500名13至18岁的美国青少年,逐个询问对20名一线艺人的熟悉程度。这些人一半是在YouTube上拥有最高粉丝数的英语节目主播,另一半则是在该年龄段青少年中Q Score得分最高的影星和歌手。Q Score是美国娱乐业评判艺人知名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这群孩子当中,认知度最高的5位艺人均为YouTube主播,其中不乏Fine Brothers、PewDiePie这样的网络红人。而诸如凯蒂・佩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传统意义上的娱乐圈大腕,他们并不熟悉。上一辈人眼中的流行文化,在当今青少年那里俨然成为了亚文化。而排在孩子们的名人榜上第一位的,正是SMOSH。

巴里・布伦伯格(Barry Blumberg)自己也说不上来他当年看中了这两个年轻人身上的何种特质。他只是觉得帕迪亚和席克斯“有头脑、够搞笑”。在看了SMOSH在YouTube上的诸多搞怪视频之后,他在2006年主动找到这两个年轻人,以经理人的身份开始了合作。

那时布伦伯格刚从迪士尼电视动画部门总裁的位置上离职。他很清楚,网络明星成功的第一步往往是靠个人魅力,但要有进一步作为的话,则需要细致的商业规划。他开始为两个小伙子量身定制各自在网络剧中的性格和角色,同时请到专业的策划和编剧来规范视频内容的生产流程。那个时候YouTube刚诞生一年,SMOSH自然成为了这个平台主播当中的第一批拓荒者。

“对于我这样岁数的人来讲,很多想法会和这两个小青年不太一样。”布伦伯格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他承认自己有时会和SMOSH就节目策划有所争执,但往往到了最后,则会发现自己身上的经验同两个年轻人的创造力恰好互补。

SMOSH和他背后的团队并没有令布伦伯格失望。经过几番收购,SMOSH最终归到了新媒体制作公司Defy Media旗下。如今负责公司内容生产的布伦伯格决定,是时候为SMOSH打造一部电影了。

《SMOSH:大电影》由50多人花了一个月拍摄而成。这段时间里,帕迪亚和席克斯还是靠了些之前的节目储备,才保证了YouTube频道的正常更新。电影发行也没有选择进实体院线,而完全通过iTunes、YouTube这样的数字渠道。道理很简单,YouTube正在显示它作为一门“眼球经济”(attention business)的基本特征―注意力等同于价值。

YouTube上目前广告收入排在前5位的明星―PewDiePie、SMOSH、Hola German、Nigahiga和Jenna Marbles的节目订阅人数超过整个墨西哥的人口数。他们所在频道的粉丝两倍于美国那些还在观看有线电视的人群。

正是由于衡量主播们是否成功的指标,往往同粉丝数与视频点击量直接挂钩,他们才不遗余力在粉丝面前强化自己的存在感。YouTube各主播成功的秘诀五花八门,但其中一点共通―节目的高频率。

KSI是这项信条的受益者之一。这位出生于尼日利亚移民家庭的英国少年从17岁开始通过制作与FIFA足球游戏相关的节目涉足YouTube,迄今了1600多支题材各异的视频,成为英国游戏主播里的旗帜性人物。几个月前,忙于出书拍电影的他由于在30多天里只在自己的主频道更新了区区4条视频,导致这4条视频全都收到了上千个差评(dislike)。为此,他还不得不专门录制了一段新视频来向粉丝们解释情况,笑称自己并不是个称职的YouTube主播。

“总有些人对我说三道四,但我一直心存感激。YouTube是我一切开始的地方,这点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在去年年底的一段视频里,这位素以插科打诨形象示人的年轻人,恳切地对自己主频道的近1000万粉丝这样说道。录制这段视频的时候,KSI刚搬进他在伦敦斯特拉特福德区带阁楼的豪华公寓。透过第43层楼的大落地窗,他可以俯瞰整个奥林匹克公园。

对以KSI为代表的一批少年主播来说,他们最初入行往往是兴趣驱使。但一旦亲历了频道初创期的野蛮生长后,在关乎自身未来职业走向的问题上,这些成年不久的年轻人都会面临一番艰难的抉择。

MKBHD也是其中的一个。22岁的他曾被时任Google高级副总裁的维克・冈多特拉(Vic Gundotra)称为地球上最优秀的技术产品测评人之一。在去年快要大学毕业的时候,如日中天的技术媒体The Verge数次希望将他收入麾下。

但MKBHD还是不忍放弃多年来苦心经营的频道,执意留在YouTube上继续打造自己的品牌。MKBHD在亚马逊上创建了一个清单,罗列了平时制作视频所用到的各类器材,其中成套的镜头、三脚架和收声设备昂贵得令人咋舌。

不过MKBHD起家的时候,用的只是电脑上的一个小摄像头,拍摄和剪辑都只能靠边做边摸索。对于今天的那些新人主播来说,他们能得到的技术支持已经比五六年前丰富得多。从2012年起,YouTube已相继在洛杉矶、伦敦、东京、纽约等6座城市的办公室设立了名为“YouTube空间”(YouTube Space)的公开区域,意在向主播们提供专业演播室的免费租赁服务。

YouTube也正在考虑启用一些帮助主播创收的新方法,包括允许主播将部分视频转为付费观看,以及推行付费的订阅频道。YouTube现有的主播营收计划是在2007年开始使用的―每个主播可以选择为自己的任意视频开启盈利模式,YouTube则会相应在该视频的前段、中段或末段插入广告。

广告收入通常以每千次视频播放为单位计价,这个单价在行业内被称为CMP(cost per thousand monetizable views)。YouTube的CMP在不同主播身上有所浮动,并无确切固定的标准。

根据标准计算出广告总收入后,YouTube会通过Google的AdSense广告平台分成55%给主播,这55%的分成再扣除一定的税收,便成了主播手上实际能拿到的营收。坐拥全球最高粉丝数的游戏主播PewDiePie,去年单单是通过这一项渠道,收入便达到了740万美元。

然而主播营收计划的分成对于众多处于频道成长期的主播们的付出来说,只能算得上是杯水车薪。乔纳森・古德曼(Jonathan Goodman)的频道累积共有近6万次的点击量,从YouTube那里分得的收益只有区区的5.51美元。他是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互联网咨询公司的主席,去年世界杯期间开始在YouTube上赛事比分预测的节目。

为此,许多主播想出了新的盈利办法。大部分知名的游戏主播,则会在自己的视频前段内嵌10秒左右的自制广告,用于推广贩售游戏币的电商网站。尽管根据平台政策,这样的做法可能会使得该条视频无法从YouTube那里得到AdSense的广告分成,但主播从赞助商那里得到的收入,反而会丰厚很多。

SMOSH二人同样深谙经营之道。在布伦伯格等人的运作下,SMOSH陆续与环球影业、华纳兄弟等娱乐巨头合作,为他们的新电影宣传造势。“SMOSH不只是一个YouTube频道而已,SMOSH无处不在。”布伦伯格始终在以这样的理念进行运作。时至今日,SMOSH品牌包括在YouTube上的7个日常更新的频道。他们拥有自己的网站、手机应用、音乐专辑,甚至还在旧金山有了自己的杜莎夫人蜡像。在美国当下任何主流的社交平台上,都能见到这对二人组合的身影。

唯独对于YouTube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这些年来,从YouTube平台发迹的主播们,都在将自己的触角伸向其它主流的社交媒体。他们在YouTube上的视频,往往要通过外嵌在Facebook平台才能得到病毒式的增长。

在现今YouTube主播数量剧增、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不管是YouTube还是主播们都觉得,在发展频道规模的基础上,提升内容的整体质量已经同等重要。YouTube已经开始在空间里给主播们开办各类的免费课程,从细节入手帮助起步阶段的主播招揽到第一批粉丝。而对广大主播来说,与其坐等机遇,不如在制作和推广上都找到正确的方法。

雅各布・布坎纳(Jacob Bacaner)就是班级的学员之一。他相信有一天自己的视频将能影响到上百万的人。他说就算最终不能靠YouTube赚到什么钱,至少他的母亲仍然为他做的每一个视频感到骄傲。

“如果你是一个新手,根本都不要先去想你之后会把视频上传。只要按下录影键,先看看自己在摄像机下的样子,”布坎纳说,“就像如果不跳入泳池的话,你就永远学不会游泳。”

上一篇:创建一支有目标的团队 下一篇:饿了么为什么需要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