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

时间:2022-08-16 11:28:45

盛开在时光里的花朵

3月,园里的花开了,粉的似霞,白的胜雪。一阵微风拂过,清幽的香气溢得满园都是。年仅10岁的她坐在窗前绣花,玉葱般的小手拈着银针,彩色的丝线在指尖翻飞,绢布上淌出一个水灵灵的春天。那是20世纪40年代初。她的父亲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母亲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在她幼年的记忆里,日子像窗前的阳光一样明媚,闪动着耀眼的光亮。

可忽然有一天,一切都变了。在轰轰烈烈的运动中,身为军人的父亲杳无音信,母亲带着她离开大院,住进一间破旧的柴草棚里。

母亲靠给人做手工活挣些钱补贴家用,宁可自己多吃些苦,也要供她上学。她体谅母亲的不易,每晚在煤油灯下做完功课后,便帮母亲赶活。她自幼跟母亲学得一手好女红,纺花织布,绣花做鞋,样样都做得十分精巧。

她感到母亲与别人不同,总是有些微小的坚持。每年桂花盛开的时候,母亲带她去采摘,晒干后制成桂花茶。在那些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一杯芳香可口的桂花茶,冲淡了生活的苦涩。哪怕穿得再旧,母亲也要让她衣着洁净,眼角眉梢间,端的是心气明朗。

她不负母亲所望,考上一所中专,消息传开,轰动了全村。母亲为学费犯了愁,素日里母亲的行事言语,得到了乡邻的认可,因而村民便你一毛我一毛地帮她凑齐学费。

毕业后,她被分到一家企业,做了一名技术员。那颗年轻的心,在悄悄地拔节、长叶,怀揣美丽的憧憬,努力地向上伸展着。就在她对生活充满无限期许时,一场灾难降临了。

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她也未能幸免地被卷入“旋涡”里。由于父亲的缘故,她被关牛棚,饱受折磨。遭遇到人生的狂风暴雨,但她如守候的花蕾,从不放弃绽放的遐想。

一缕和煦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散了她心底的乌云。有一天意外地收到父亲的来信,她激动得用颤抖的声音念给母亲听。信中,父亲诉说了近半个世纪的颠沛流离以及刻骨的思乡之情。她这才知道当年的父亲已到了台湾。

自此一纸书信,传递着浓浓的两岸情。又隔了十余年,父亲办妥回乡探亲的手续。她到机场去迎接父亲,见到父亲的那一刹那愣住了,陪伴他回来的还有一位“台湾妈妈”。

经再三考虑,她先把两位老人安排在宾馆,回家跟母亲讲明情况。母亲一时没有答话,沉思了片刻说:“他没给过你什么照顾,让你受了不少苦,你心里埋怨不?”她说:“父母是根,儿女是枝叶,我心里只有感恩,没有理由责备父亲。”

母亲幽幽地长叹一声:“只要孩子能宽谅,我也没什么可说的,能活着回来就好。”

他们来到一间餐厅,母亲与“台湾妈妈”聊着家常,她忙前忙后地张罗着,给两位妈妈夹菜倒茶。那一顿饭,吃得父亲百感交集,满怀愧疚。临别时,父亲走到她们母女面前,弯下腰深深鞠了一躬。

此后每隔一两年,父亲都会回来一趟。后来,“台湾妈妈”和母亲相继去世,父亲回来得愈加频繁。父亲返乡探亲期间,她尽量陪伴左右,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直到4年前,93岁的父亲才走完了他的一生,带着安详的微笑,在故乡的泥土中长眠。

如今,已是78岁的她,仍坚持读书看报。她还喜欢绣花,绣工精细,色泽雅洁,似乎满屋子都缠着香。对于在困难时期帮助过自己的人,她常到家里走动、探望,有时也送上一份手工绣品当作礼物。

到了周末,她穿黑底红花的毛呢大衣,到公园里跳交谊舞。那端庄优雅的舞姿,连年轻人都投来赞叹的目光。在她看来,人老了,心不能老,更须爱惜光阴。

隔着岁月的烟尘,往事如梦,已渐行渐远。时光过滤掉所有的忧伤,留在她心底的是苦难中的一份执着,是贫寒中的一份快乐。那些细碎而温暖的片断,如花般绽放在时光里,而她也以美丽的心态,将自己开成芬芳的一朵。

上一篇:一路冲刺,一路放歌 下一篇:会玩就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