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学生“作业难”的奇招

时间:2022-08-16 11:08:35

摆脱学生“作业难”的奇招

“老师,?菖?菖?菖作业又没写!”“老师,?菖?菖?菖作业漏做了!”“?菖?菖?菖作业又没带!……”相信这些话各位同仁们经常会听到。作为一名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这些话一直会在我耳边回响,特别是放完假回来,我们班总是会有一部分同学家庭作业没有写。家庭作业为什么会如此难完成,如何才能保证学生的家庭作业保质保量完成?这一定是困扰许多老师的问题吧。

每次我看到这种情况,都会很生气,要求那些学生必须将作业补全交上来,甚至三令五申,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加以严厉的批评。但是从施行的效果来看,这种方法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甚至形成了恶性循环。下一次放假,仍有一小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真是让人头疼。为什么学生连基本的家庭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特别是假期作业,根本没法按要求完成?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于是我便利用课余时间找了班级的部分同学谈心,寻找“作业难”的原因。我找了班级里成绩优秀的学生与他们一起交流平时做家庭作业的具体情况,发现他们有较强的自觉性,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也对孩子们的作业情况十分重视,及时督促检查,因此他们的作业答题规范,书写认真,作业完成质量较高。而我通过找班级里成绩中等的学生交流,发现他们的情况就不大一样了。这些小孩都很聪明,却略显浮躁,因为在家里家长对其也比较宠溺,他们做事就比较自我,我行我素,因而在学校里学习很认真,在家中写作业的态度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态度略显自由散漫,字迹也不够端正,特别是当遇到略有难度的题目时就直接空在那里不愿意动脑筋思考,究其原因,关键还在于他们的自制力不够强,不能保证持之以恒的认真态度。我通过家访以及电话联系发现,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回家后直接把书包一扔就玩耍去了,或者是忙着吃饭、看电视,早就将作业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等到想起作业来,也有了困意,作业写起来自然是敷衍了事,应付一下,实在太困就干脆不写了,等着第二天挨老师一顿批评就算完事。他们作业完成不了的主要原因还是自制力差,一旦没有了家长的监督,更是放任自流。通过调查与分析,我发现了学生作业完成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部分学生因坐接送车回家太迟;2.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无人监督;3.学生自制力差,家长督促不及时。其实学生不能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制力差,一旦没有了家长的监督,更是不用心。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制力,保质保量地完成家庭作业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加以改变。

一、优化作业布置,精心作业设计

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存在着差异,因而对作业的需求会有所不同。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分层次布置作业:比如简单的生字组词,抄写词语,成绩好的同学早已熟记于心,不需要反复抄写,可以布置适当的小练笔锻炼其写作能力。而基础差一些的同学家庭作业的重点是巩固字词积累,从而能有效地扎实基础,跟上班级同学的步伐。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我也不会单纯地布置抄生字,而是每天让他们在生字当中找比较有难度的字,尝试着用自己的好方法记住,第二天上课,谁的方法好,就加小红花加以鼓励。这种方法试行之后,学生学生字的积极性高了许多,字词积累也在逐渐丰富。

二、 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形成习惯后作用巨大,对学生影响更是重大。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更应该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两天之内就能形成的,教师的教育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班级当中,我会充分利用好时间加强对学生的习惯教育。比如在每学期开学初都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对此我会非常重视,充分搜集材料,精心备课,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班会、晨会中,我会通过名人名言的搜集,典型事迹的宣讲,向学生宣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我也会注重对学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及时提醒学生的坐姿、写字姿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变化。此外我还注重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及时表扬一些做得好的同学。小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他们很快就能感受到优秀同学身上传递的正能量,用心去学习。

通过严格对学生的要求,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学习习惯越来越好了,在家中如同在学校一般,严格自律,学生的作业少写、不写的情况慢慢减少了。

三、 家校配合,保证作业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合作的时代,一个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家校间的合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新课改也明确提出,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必须改变,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老师建立友好的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配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此外教师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爱心与耐心,鼓励孩子用心完成作业。小孩子的自信心的提高也有助于完成作业质量的提高。

由此可见,想要让学生摆脱“作业难”的窘境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这需要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帮助学生提高自制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一篇:把英语“藏”在故事里教学 下一篇:如何让小学生在语文课上思维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