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施工方案的分析

时间:2022-08-16 10:59:45

对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施工方案的分析

摘 要:本文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对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施工方案进行了陈述,以期在实际工作当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建筑;给排水

高层建筑中的给水排水系统以及消防系统对整个高层建筑的安全有着重大的影响,都要保证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中。

一、施工前的准备

(一)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工程施工前,首先对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进行会审、检查核对。检查其是否符合现场和施工的实际条件.设计深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尽量避免因设计疏忽或考虑不周给后续施工带来矛盾和困难,避免施工中出现各种管道之同、管道与电缆、桥槊,管线与粱柱冲突等现象。对需要预留、预埋的内容,应在专业图纸上进行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明确施工要求等等。

(二)根据排水管道工程特点、设计要求、规范规定和承包人中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排水管道工程开工申请,并制定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细则等。

(三)对材料、成品的控制。认真检查工程所用的混凝土管、水泥、沙石等规格、性能、质量标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尤其是混凝土管和水泥,需要到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和抽检。

(四)挖槽前准备工作。在街道上施工,无论工程大小,挖土前应在沟槽两端设立安全设施。

二、施工过程

(一)沟槽开挖与支护

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项目中,土方的工作量占整个工程的很大比重,在安排上采用轮胎式挖掘机、推土机配合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在需土方运输的地方配备一些自卸汽车。在开挖前逐一探明地下既有管道、电缆和其他构筑物的位置.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方案送交业主和相关管理单位确认.

(二)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贯穿于排水管道施工的始终,必须设专人专项来完成, 以确保测量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 管基制作

管沟开挖验收合格后,可按照图纸设计尺寸、标号及中心线等要求进行管基的施工。管基施工时,土质基底不得裸落过久,同时考虑到保养、气候、混凝土远距离运输等不利因素,混凝土可提高一个强度等级或采取加早强剂等措施,待管基达到一定强度后再下管。

(四) 管材安装

(1)为保证闭水试验的成功,管材进人工地时要仔细检查有无裂缝和孔眼漏洞,若有上述问题,应及时调换管材或予以修补。

(2)下管前,既要仔细检查管基中心线、边线及井基等尺寸和高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又要检查井位置、井距、各种部位混凝土基础的强度等级、接口防渗砂浆的调配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3)安装两管结口处时,应及时处理因挤压造成的管内接口部位3cm的凸出接缝,否则会造成流水断面减少的现象,影响流速和排水的通畅,造成杂物的堆积和管道堵塞。

(4)每根管的安装都必须用拉草包法将挤出凸起的砂浆拉平。对于D400mm以上的管材,可采用工人钻入管内的办法将接口挤出的砂浆抹平,将不严实的接缝部位填满砂浆,使其饱满不漏水,并清除管内杂物。

(五) 砌检查井

(1)挖沟槽时,可使检查井中心桩依井基圆圈尺寸挖好井基,待高程无误后再与条基同时浇注,经保养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即可下管,并预留井筒位置。

(2)不同管径的管底高程与井底高程的连接要一致。

(3)管材放稳后,调节直管线管口,待高程正确后即可砌井。砌井时,既要使砂浆饱满、流槽通顺,也要使井壁尺寸符合要求。

(4)管材与井筒砌筑完毕后,应立即埋入闭水试验的弯管接头。为了闭水试验时弯管接水管的牢固,应及早做好弯管接头为宜。

(5)管底高程、井底高程和井盖高程必须完全符合图纸设计的要求,避免通水查验时出现积水、漏水甚至倒流水现象。

(六) 管道闭水试验

管道回填土前应采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

(1)闭水试验前的检查工作。检查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合格;管道未还土且沟槽内无积水;全部预留孔洞均封堵且不漏水;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并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其余封堵坚固不漏水。

(2)闭水试验的方法。排水管道作闭水试验,宜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段试验完毕,可往下游段倒水,以节约用水。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每3个井段由监理工程师任指定一段进行。试验段上游设计永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从试验段上游顶内壁2 m计。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七) 沟槽回填

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作验收合格后进行。胸腔部分还土时.必须在两侧同时对称回填。靠近建筑物旁及排水管顶面需铺设路面的淘槽,在回填土时必须分层压实,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及冻土。管道顶面需铺设路面者回填压实度达90% 以上.建筑物旁沟槽回填压实度达83% 以上。

三、钢管道水泥砂浆内防腐

钢管衬水泥砂浆后,钢内壁不与水接触,避免钢内壁被氧化和腐蚀结垢,且水砂浆化学性能稳,保护了水质。虽然内衬后,管径略有减小,但粗糙度可下降,对管径选择无不良影响。应该注意到,当未埋地的钢管较大时,其自重变形大,且不稳定,此时不宜对钢管衬水泥砂浆, 因变形易使衬里开裂脱落。只有经水压试验,全部覆土.钢管变形在允许范围内处于稳定状态后,才能衬水泥砂浆。所以,在《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先下管后做防腐层的管道,应在水压试验、土方回填验收合格,且管道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管道竖向变形不得大于设计规定,且不应大于管道内径的2% ”。为了防止内衬开裂严重造成脱落,还规定了内衬水泥砂浆“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8 mm,沿管道纵向长度不应大干管道的周长,且不应大于2 .0m ”。内衬水泥砂浆应尽量选用干缩性较小的425号以上水泥,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与砂的重量配比宜为1:1~ 1:2。水泥砂浆的坍落度应取60~ 80 mm.当管径小于1000mm时,允许提高,但不宜大于120 mm。

四、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防治

(一)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木

1、 产生原因

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2、预防措施:

(1)防止测量和施工造成的病害措施主要有:1、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2、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美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3、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2)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必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并,其何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

(二)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1.产生原困

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

2.防治措施:

(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预防措施是: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良处治, 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

(2)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

(3) 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救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

(三)检查井变形、下沉,构配件质量差

1.产生原因

检查井变形和下沉, 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铁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2 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破管做流槽的做法,防止井体下沉。

(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 防止井体变形。

(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 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村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上一篇:汽车动力性能改装探讨 下一篇:简论土木建筑工程常用的施工技术及其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