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下钻井承包商的生存之道

时间:2022-08-16 09:27:41

低油价下钻井承包商的生存之道

摘要:低油价,就像一年四季的寒冬,隔几年就来考验石油公司和相关行业的应变之道。钻井承包商是石油行业中的一个低调角色,但又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应对油价的起起落落,经营战略、管理模式、技术研发、关键人员的流失都是无法回避的挑战,大公司和小公司都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外部环境,或随机应变,或有所坚持,生存的希望总是有的,因为寒冬总会过去的。

关键词:低油价;钻井承包商;生存

一提到石油,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想壳牌、BP、中石油这样的大石油公司,其实包括石油、天然气等各类碳氢化合物资源在内的石油行业比这要大得多。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说,石油行业是指勘探、开发、储运、炼制加工、运输和销售石油及其石油产品的企业集合。通常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企业称为石油行业的上游企业,其他以从事石油加工及石油化工产品生产、运输的企业石油行业的中游,成品油销售的企业则是石油行业的下游。

具体到上游企业,其业务包含物探、测井、钻井、完井、地面工程建设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以及相关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和材料制造等。

钻井承包商是上游企业中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业务一样上受到油公司的严重影响,特别是油公司勘探开发的投入。钻井承包商的经营情况与油公司上游投资具有非常强正相关关系,而油公司的投资主要受制于油价和经济周期。因此,经济周期、油价、油公司投资、钻井承包商的收入是单向传导。

但一定程度上,钻井承包商和油公司利益又是共生的,没有油公司的发展,钻井承包商不可能有足够的工作量来支持自身发展。同时,没有钻井承包商对技术、人员和资产的投入,油公司也很难拿到高效的产量。因此,主动调整姿态,共度时艰是双方,这一点对钻井承包商尤其突出。

在困境中,钻井承包商常采用诸如裁员、出售、并购等手段渡过难关。但此次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至今已近一年,仍未看到明显起色,有悲观者预计全球石油勘探开发活动至少到2017年才会真正回暖。根据Cowen & Co.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从2014年6月原油价格下跌以来,2015年全球油公司已经减少了1140亿美元的支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裁去了大约10万个岗位,相应的全球钻井承包商的日子也是异常严峻。

以加拿大市场为例,加拿大的石油储量位居全球第二,2014年石油产量全球排名第六。根据加拿大油气生产商协会的估计,2015年油田勘探开发的投资至少缩减三分之一,降至2010年的水平,如果油价2015下半年没有大的改观,油公司有可能进一步控制投资规模。从加拿大钻井承包商协会CAODC年初的陆上钻井预测数据,预计2015年钻机利用率同比降低40%,全年仅为26%,而作业天数下降41%。

因此,需要钻井承包商能以更长远的、战略的眼光,全面审视面临的内外环境,制定应对方案,采取有效手段,渡过有可能长达2~3年的低潮期。对于钻井承包商,越是困难期,战略上越要更加明确,保证具有持续的竞争力。性能先进的钻机、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确保相对积极的钻机利用率根本保障。

随着钻井利用率的下降,钻井承包商正在加速淘汰老旧钻机,替代以新型、高效、针对性更强的钻机,钻机作业效率的提高、人工成本的合理下降、配件材料的优化配置,使自身在新形势下更具竞争力。长远来看,这也是未来的竞争优势和生存之道。以加拿大市场来说,当地的很多油田都只能在秋冬季作业,但配备了行走单元的钻机能适当延长有效作业期,而一般钻机受环境所限,需要大型辅助设备才能搬家,因此只能在地面完全冻结时工作,这就限制了其有效工作天数。

低油价中,油公司希望的是低成本开发,而在如此低的钻机利用率下,钻井承包商又很难保留所有的钻工。钻井承包商必须在保留一支优秀的钻井队伍和低钻机利用率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一旦经济恢复,具有很强能力的钻工会非常抢手,若想把他们再找回来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对一些中小型承包商。

在经济低迷期,保留优秀钻工的一种策略就是,让员工具备相对多样的技能和资质,能胜任不同的岗位。这些需要公司在平时就要给员工提供一些必要的培训,让他们明白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通过这一方法,员工觉得,公司认可自己的能力,想留住他,但公司也会遇到难关,需要员工共同来面对和解决。对一些员工来说,这也是其进行职业规划的好时机,异地工作,从事不同岗位的工作,都是员工未来晋升道路上的砝码。

在石油行业中,油价的上涨使得所有油气开发的参与方均从中获益,但在当前油价水平下,钻井承包商要想避免生产设备闲置和裁员,降低服务价格就是首选项,尤其是在一些成熟的油田。相对来说,钻井承包商在老油田开发上具有更多优势,而低油价对于油公司在老油田的扩边、改造、稳产增产、提高采收率等方面也是一个刺激因素,因此,如果钻井承包商能够合理、高效利用自身资源,完全可以用更有竞争力的价格说服油公司,获得更多的工作量。

另有部分钻井承包商正在探索与油田服务专业化公司合作,打造一体化产品线,甚至形成联盟提供总包服务。此举,将促使钻井承包商和油田服务专业化公司整合各类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低风险”完成作业并能合理提高油田的采收率。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好的技术和模式,这些举措更多都是站在油公司的角度,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工作,改变现有管理模式,帮助油公司做出正确决策,降低油公司勘探开发的成本,为其创造更大价值。

对钻井承包商而言,总包服务不仅仅是服务的内容更多了,更是对自身技术能力、设备可靠性、人员能力、项目管理水平、安全作业业绩的全面考验。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钻井承包商在之前的经营中,不断摸索、积累,战略上要有所准备,技术、人员、设备、后勤保障等方面能提前储备,而优异的安全作业成绩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

上述变化必然带来管理模式的升级,传统中,对于总包服务,油公司基本丧失了在作业中的控制权,而钻井承包商则面临作业风险超出预期。总包服务,对于钻井承包商的管理模式带来的是一个质变过程,将由过去被动等靠到主动寻求应对。钻井承包商如果能抓住油公司低油价压力下寻求降低作业成本这一机遇,强化内部管理,平衡好作业风险和收益,组织协调好不同专业的服务,就能实现向石油工程技术总承包商的转变,从而具备更强的抗击风险的能力。

在低油价和经济危机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应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陆上成熟油田开发程度不断提高,海上、深水以及重油、页岩油气等非常规资源逐步成为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导致对新技术、新设备的严重依赖。高油价会掩盖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但在低油价环境中,对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和设备的钻井承包商将更为艰难。因此,对技术的提升、新设备的研制才是钻井承包商未来发展的基石。当然,即便是对现有技术,消化使用也有较大空间。对不同的油公司提出的钻井技术要求,不同的钻井承包商使用的钻井仪器基本一致,只是配置不同。钻头的选型,泥浆体系的选用,都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即便微小的区别,可能导致最后钻井周期和轨迹上很大的区别。

在日子难过时,钻井承包商一方面要推进新技术研发,同时也要在如何让现有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投入相当的精力。当然,低油价周期中,大多数钻井承包商对高端技术研发的投入能力会受到较大挑战。

行业冬天刚刚开始,各钻井承包商采取的过冬措施是否有效,尚需市场检验。

参考文献:

[1]李毅.油服公司寒冬突围[J].财经,2015(08).

[2]诸文娟,刘宏伟.中国石油行业产业结构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6(10).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上一篇:县级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下一篇:“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技术”总体达世界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