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 D人偶物语

时间:2022-08-16 07:49:12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满足和保护小小的他/她。在摄影作品中,这种表达尤为直观。照片看上去有的温暖,有的孤独,有的坚强冷静,有的敞开心扉……这些风格恰恰体现了摄影者个人的经历积累和真实的心灵感受。在今天介绍的BJD娃娃和关于这些娃娃的摄影作品中,这种感受更直接地投射在照片中。这些娃娃,有时是朋友,有时是知已,有时是孩童,更多的时候,是简单的自己。

从超现实艺术品到收藏级娃娃

BJD即“Ball jointed Doll”的英文缩写, 意为“球型关节人偶”,最初源自欧洲,泛指各种拥有球型关节的可动人偶。其体型标准,细节精致,由于关键部位装有球型的关节,不同于一般的静态人偶或模型,BJD人偶能够做出更多接近于真人的姿势。

20世纪初著名的超现实艺术家汉斯·贝尔默(Hans Bellmer)可谓是无形中推动球型关节人偶发展的先锋人物。这位艺术家亲手制作了与真人1:1比例的球型关节人偶,并用绘画、摄影和装置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所处时代的抗争。从此球型关节人偶开始进入艺术领域。后来日本的艺术家借鉴这种形式进行创作,其中不少女性艺术家特别喜欢用人偶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愫,出现了不少非常珍贵的艺术作品。

1998年,日本Volks公司采用树脂材料制作BJD人偶,BJD人偶才开始量产,满足了更多的人偶收藏者。日本Volks公司所开发的1/3球型关节可动人偶SD娃娃(Super Dollfie,一般常见的高58厘米,还有高60厘米的SD以及高43厘米的mini SD),不仅仅是BJD人偶的开创性作品,更是其后所有BJD人偶的标准和典范。当今日本、中国和韩国的球型关节人偶尺寸和基本体型几乎都借鉴和参考了SD娃娃。因此,SD娃娃一度成为BJD人偶的代名词,在许多以球型关节人偶为主题的摄影作品中,我们都能够找到SD娃娃的身影。

因为传承着这样的艺术血统,BJD人形玩偶生来就不只是一款简单的玩具,其华丽的外形和有生命力的眼神,不仅让更多女性再续娃娃情缘,更让诸多玩家产生超乎圈外人想象的热情: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娃爸”、“娃妈”,愿意称它们为孩子。与娃娃的交流本身就是与自己的灵魂进行一种深度沟通和对话,娃娃如同心灵深处的真实自我,并伴随自己一同成长。与小女孩玩娃娃过家家一样,收藏娃娃,与之交流,其实一直以来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随着BJD人偶制造技术的交流宣传与爱好者基数的增加,我国国内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原创BJD制作品牌,还有一些小型BJD工坊悄然兴起,从人偶的设计、塑形一直到服装的裁制均为自主创作。

摄影师张迪和她的娃娃

在北京一个小型的人偶工坊,我见到了娃娃摄影师兼其经营者张迪。她是“三亩稻”原创BJD娃娃品牌的创立者,同时也是国内著名娃娃论坛“DOLLSKY”的特邀专题摄影师。走进工作室,与之前想象的可爱华丽的娃娃世界不太相同,满墙的绘画、桌上的油泥、模型材料、布料以及大大小小的工具吸引了我的目光,原来娃娃的制作既要有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主题构思,又要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严格的质量监督。

张迪说,她天生就对各种娃娃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与BJD娃娃的结缘也绝非偶然。从小就超乎寻常喜欢娃娃的张迪,为了娃娃,甚至可以牺牲暑假的玩乐时光,去大人的裁缝教室里学习服装缝纫。但是童年的兴趣在求学和工作的繁忙中渐渐被淡忘了,直到工作了几年后,张迪与娃娃再次偶然相遇,她发现自己始终无法放下对娃娃的特殊情结,毅然辞掉了当时不错的工作,全心投入娃娃世界。这在当时是父母和朋友很难理解的。

凭借自己对人偶的无限热情与执着坚持,张迪很快就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娃娃品牌,开始为娃友们定制各种娃娃服装。

在工作室里,张迪为我介绍人偶创作的一些基本流程,不管是大的玩偶公司还是小型人偶作坊,创作的过程是相似的。人偶师会用精雕油泥或美国土等模型材料来塑造娃娃身体形态,多次打磨和微调后做出模种,接下来就由专业的翻模部门来翻制成模型专业树脂材料,再继续喷补土等进一步提高精确度和光滑度,成为可以翻模的灰胚。灰胚是正式生产的原型,通常使用硅胶制作模具,因硅胶的特性,一套模具生产出来的数量非常有限,出来后的产品还要经过一系列纯手工的打磨、上色、组装,才能得到大家通常所说的“裸娃”素体。

这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工作室。为了确保娃娃在各个细节上的出色表现,其工艺流程也是十分严格。在素体的基础上,还需要制作假发、睫毛、安装眼球并根据娃娃的体型设计制作服装及各种配饰,如此才能算得上成品。也正是由于这种几近于全手工的复杂工艺流程,才造就了BJD娃娃的超凡品质与不菲的价格。即便如此,面对一款高品质的人偶,真正的玩家绝对不会吝惜自己口袋中的“银子”,甚至对于一些限量发行、或数量极少的人偶,有的人偶制作公司通过抽签方式决定将娃娃“接”回家的人选。

张迪笑称自己和很多“娃妈”一样,随时随地会为如何装扮自己的娃娃寻找灵感。尤其在逛布料店的时候更是想法多多,最终都会落脚到如何穿到“孩子们”身上。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由兴趣所引发出的愉悦心态,张迪才会给大家带来如此之多的优秀作品。

在拍摄娃娃方面,张迪起初只是出于兴趣,随心所欲地拍摄一些。但曾在杂志社担任图文编辑的她,也积累了不错的摄影功底,作品的构图、用光、布景均有独到之处,画面里充满着浪漫色彩与童趣。张迪说:“事实上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对娃娃的爱,必须要耐下心来和他们交流,然后享受这份快乐吧。”

人偶世界的乐趣与分享

与其他兴趣爱好小组一样,娃娃玩家间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娃圈”。圈子里的朋友们会时常带上自己娃娃,参加各类交流展览活动。“Dollsky玩偶天空”就是一个国内影响较大的BJD玩偶交流论坛,每年会定期举办“娃聚”等活动。在论坛和官方网站里,可以看到玩家通过为娃娃定制或更换服装、发型及各种配饰来展现自己对某款人偶的独特理解。“娃友”也会上传大量的人偶写真,都是她们为自己心爱的娃娃拍摄的美丽瞬间。为了将体型仅为真人身高几分之一的娃娃拍得更具灵性,摄影师在创作中常拍摄娃娃的半身或面部特写。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人偶与真实场景产生巨大反差而导致失真,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凸显出BJD人偶的自身品质。

这些摄影师大多不是专业摄影师,然而她们却凭借着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对人偶的无限热情,创作出风格独特的作品。面对这些仿佛只有童话世界中才存在的画面,不禁让人感叹:高手在民间!

《Dollsky玩偶天空》是论坛发行的一本针对“娃圈爱好者”的内部刊物,摄影师大约每两个月进行一次集中的主题拍摄,每次拍摄一天左右时间。虽然工作量较职业摄影师要小很多,然而为BJD人偶拍摄却并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虽然模特只是人偶,但布景、灯光、化妆、整体造型……缺一不可。

在人像摄影中,摄影师可以通过语言来引导模特,实现摄影师的拍摄意图。而人偶摄影的模特们非常“大牌”,在为它们拍摄时,摄影者必须要先手动调节人偶关节,让它们摆出姿态,表现出像人一样的生命感;其次,再通过变换人偶眼神、表情及拍摄的角度,赋予其一种内在神韵,唯有如此,才能够拍摄出具有“灵性”的作品。

人们购买或定制BJD人偶,一方面是出于对人偶本身精细品质的喜爱,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人偶为媒,与志趣相投的玩家一起交流分享,获得更多的快乐。在这一过程中,摄影无疑起到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摄影师与爱好者开始尝试以BJD人偶为主题进行摄影创作,人偶摄影作品在主流公共媒体中的曝光率大大增加,在促进BJD人偶这个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消融着人们对人偶与人偶玩家曾持有的一些偏见。

假如一个摄影爱好者最终能够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那么他的工作热情很可能更多来源于这个爱好本身为自己带来的愉悦感。当兴趣与职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时,两者相互作用会形成长久的良性循环。照片是最会讲故事的,在人偶摄影当中我更能感受到这一点,即使是用手机拍摄的朴实作品,也是人偶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下的心被触动的瞬间,也许也会让其他人感受到一种频率契合的温暖。

上一篇:建造水下微世界 下一篇:“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