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黄芪规范化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16 07:46:35

试析黄芪规范化栽培技术

[摘 要] 黄芪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主要产于我国北部地区,为了提高黄芪的产量与质量,必须要对黄芪栽种过程中的栽培技术进行规范,加强日常管理。本文对黄芪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黄芪 栽种技术 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 S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129-01

1 选地深耕

黄芪是深根性植物,虽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但是对土层的要求较高,通常来讲,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地势高燥的土壤更适宜种植黄芪,在一些平地、丘陵、山坡地带也可以进行种植。如果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土质粘紧,则不适宜种植黄芪。由此可见,黄芪适宜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种植,西南地区则不适宜种植。选择好种植地块之后要及时进行整地,一般采用深耕方式,当秋作物收获后,将土壤深耕30公分以上,整地过程中还要对田间的杂物、杂草进行清除,确保黄芪种植环境良好。

2 播前准备

2.1 选择良种

黄芪栽培过程中,如何才能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是很多农户考虑的重要问题,在黄芪栽培过程中,应该要对黄芪种子进行选择。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黄芪种子质量都不是很高。目前人エ种植的黄芪,不论是农户种植还是基地种植,其选用的种子基本都没有选育,年复一年的种植会导致黄芪种子退化,抗病害能カ差,而且会对黄芪的产量产生影响,使得产量逐年下降,并且严重影响黄芪品质。在采购黄芪种子的时候不能只注重黄芪种子的价格以及发芽率,还应该要重视种子的发芽势。对此建议选育黄芪优良种子时,要在2-3年生的黄芪大田中进行黄芪种选择,一般选择种性一致、生长势头强、无病害、无退化的黄芪单株。

2.2 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处理

在已经深耕的土壤上,应该要施用肥料,以提高土壤活性,为黄芪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一般每亩土地上撒施土杂肥或圈肥3000千克即可,同时,还要根据土壤的ph值情况,在土壤中施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和优质ニ胺,具体的用量跟土壤情况进行确定。

3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管理是黄芪栽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技术管理,才能提高黄芪产量和质量。

首先,要对黄芪的栽种时间进行确定,黄芪可以在春季、夏季、秋季三季播种,根据多年实验发现,如果在春季栽种,则一般选择“清明”前后种植黄芪,最迟不能超过“谷雨”时节,种植过程中要一直保持土壤湿润,大约十五天之后就可以出苗进行移栽。如果是夏天栽种,则一般选择6-7月为宜,由于夏天温度较高,一般栽种七八天之后就可以出苗。如果选择秋季栽种,则一般在“白露”时节前后。在具体的栽种过程中,要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对栽种时间进行确定,灵活掌握时间变化规律。由于黄芪对温度有一定要求,无论在哪一个季节进行栽种,都必须要确定土壤温度在12℃以上才可以进行栽种。夏天温度较高,必须要做好出苗之后的防晒工作,防止幼苗被晒伤。另外,在东北以西北地区栽种黄芪,由于温度较低,因此可以选择土壤封冻之前进行播种,待春季出苗。

其次,对种植方法进行控制。黄芪栽种过程中一般采用穴播、条播方式,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土地。穴播中的植株间距一般为行间距30公分、每株黄芪之间的间距为25公分,开浅要穴,每穴内可以播入6-7粒种子,播种结束之后要进行覆土,一般土厚2公分即可。每亩土壤的黄芪种子约为1-1.5千克。条播种植过程中,一般按照行间距40公分开横沟,横沟的深度控制在3公分以内,播种的时候要将种子与草木灰、有机肥拌匀,然后撒入沟内。播种结束之后依旧要覆盖细土,厚度大约为2公分,并且要对土壤进行压实。

稍加压实。近几年,山东菏泽润康中药材研究所大面积基地种植时,把经过处理的黄芪良种,用播种机-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程序,可有效减少用工和提高播种质量,亩用种子2千克。

4 田间管理

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是黄芪种植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在栽种之后直到黄芪收获之前,都要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包括灌溉、施肥、追肥、除草等几个步骤,灌溉为黄芪提供充足的水分,在灌溉的时候水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施肥和追肥是为黄芪提供充足养分的过程,在黄芪生长的当年与第二年,一般要结合中耕除草安排两次追肥,第一次追肥与第二次中耕除草Y合,每亩土壤可以使用1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铵10千克,将肥料混合均匀之后撒入横沟中,然后覆盖新土。第二次追肥在入冬苗枯之后,每亩使用厩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饼肥150千克,混合均匀之后撒入田间。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注意肥料的深度,避免肥料与黄芪幼苗直接接触造成烧苗,日常管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秧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水肥补充,保证秧苗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和养分需求。

另外,中耕除草也是田间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黄芪幼苗生长缓慢,一般出苗之后,周围的杂草也会一并生长,如果不加以管控,很容易出现草荒,对黄芪的生长带来严重影响。除草エ作应该被当做日常工作,定期进行除草,黄芪地除草要与中耕相结合,一般当幼苗生长到苗高7-8公分高时可以进行第一次中耕,定苗后进行第二次中耕。中耕的深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根据“苗期浅、成株深、苗旁浅、行中深”的原则进行中耕,能够对黄芪根和苗进行保护,并且及时对地里的杂草进行清除。另外,在黄芪生长的第二年的四月、六月和九月,可以各自进行一次中耕,对杂草进行清除。为了提高黄芪的生长效率,还可以采用黄芪专用除草剂对杂草进行喷杀,一般每年只能使用一次除草剂,防止对黄芪生长产生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黄芪为豆科植物,主要产于我国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省区,在中医学中是一种重要的药材。黄芪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前的栽种历史,其抗旱性、耐寒性、适应性较强,而且黄芪的产量稳定,适宜生活在干旱或者半干旱地区。随着我国中药材种植力度的不断加大,黄芪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加强黄芪的规范化种植,对各种栽培技术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黄芪的产量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月春.黄芪的规范化栽培技术[J].山西科技,2015(03)

[2]李金,高东伟.黄芪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探究[J].农家致富顾问,2016(06)

[3]陈长静.黄芪及其高产栽培规范化新技术的研究[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0(10)

上一篇:春播玉米蠡玉16号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下一篇: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