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标理念,用活化学教材

时间:2022-08-16 03:48:30

把握课标理念,用活化学教材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吸收前一轮教学改革的经验基础之上更倡导对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对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认知目标,要求教师教材使用灵活化;培养情感目标,要求教师教材使用情感化;培养技能目标,要求教师教材使用实验化。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让化学老师的课程观有新的变化,用好用活教材,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

关键词:化学教育;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教材使用

新课程改革提倡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新教材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详实的课堂材料。新课程改革在吸收前一轮教学改革的经验基础之上更倡导对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应该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教学改革中,对化学老师来讲,要正确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要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让化学老师的课程观有新的变化。

1 培养认知目标,要求教师教材使用灵活化

学生的认知目标的培养是与学生的智力发展相联系的。学习过程也是思维拓展的过程,能否激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决定了在学习中学生是否成为主体地位。现在的教材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创造了良好的课程资源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点,将能帮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在自主探究中完成学习任务,达成认知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材内容加以灵活变化。化学平衡移动是高中化学理论中理论性极强的板块,对问题的判断需要教师从不同角度辨析。等温等压或是等温等容条件下平衡移动的判断,平衡移动原理,课本上总是语焉不详。在谈到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时,课本上只是说:压强增大,平衡朝减小压强的方向移动。此时很多学生对此结论是模糊不清,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索。如对合成氨反应,①T、V不变时,加入氮气适量。②T、V不变时加入氨气适量。③V不变时对容器加热。④T、V不变时加入He气。⑤T不变时,压缩容器到V/2等都能使压强增大,哪些改变能使平衡朝减小压强的方向移动呢?为什么?哪些朝减小压强方向移动的过程符合课本上的这个结论?当教师能这样根据教材灵活设置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平衡移动原理。“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师能有效拓展教材定能让学生对问题越辨越明,充分让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挥出来。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材一定要有全新的教材观,课堂教学要以教材为本,但又要在教学中“跳出”教材,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

2 培养情感目标,要求教师教材使用情感化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只是强调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课程评价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高考中的缺位,使在教学中教师极易有意无意地忽略该模块。让学生能走进化学生活中,可更增强学习的乐趣。

2.1 学习化学史,培养历史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指导学生从化学演变史出发了解化学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的关系,了解化学的发展对历史的发展起的推动作用。例如秦汉时的炼丹术士所炼的丹中有什么元素呢?结合对金属的冶炼,学生可从中了解高温分解法是炼丹时常用到的金属冶炼法,经常造成水银的生成,含汞的仙丹能长生吗?又如炼铜炼铁的发展,使我国的古时农业社会生产力大加强。以化学结合历史,可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化学对历史的积极作用。

2.2 融入生活素材,培养生活情感

化学是密切联系生活的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把社会生活背景与教授的内容融合起来,更能让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上努力学习,体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学生的生活情感教育,使其感受到化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而增加学习化学,学好化学的信心。比如,醉酒驾车是安全重大隐患,各地因醉驾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经常可看到路面检查时要求驾驶员向一个小仪器中吹气,来判断酒精含量。看到这样的画面,可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探讨乙醇的性质。乙醇有什么气味?呼出的气体是含乙醇的气体吗?中学化学中有检验乙醇的简便方法吗?乙醇气体含量的多少会影响到检测的速度吗?检测的是乙醇的气体还是乙醇的转化物?因为结合了当前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学生自然会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同时让化学更深一步地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情感中。

2.3 探究学习过程,培养集体情感

化学是贴近生活的自然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多形式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主动性活动的机会。很多实验都要求学生在一起协调完成,每个学生协调好每一个流程能使实验过程更流畅,结果更准确。这时每个学生集体情感就可得到很好的培养,在对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式讨论时,学生相互辩论后又能求同存异,也很好地体现了集体情感。

3 培养技能目标,要求教师教材使用实验化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没有实验为基础,就没有化学的发展。教材及课改的要求都为化学实验提供了重要的地位。培养技能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发展实验能力。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强调:就个人参与活动的器官而言,通常认为学习者听到的内容能记住10%,读到的能记住20%,看到的内容能记住30%,做过的能记住70%。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自己主动加工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果。

3.1 加强实验技能的基础性

学生应当优先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方法和知识。比如,熄灭酒精灯时,可建议同学们盖两次酒精灯盖,第一次盖好熄灭酒精灯火焰后,再拔下盖重新盖一次,让盖中的酒精蒸气充分排走。滴定管的使用,如何用手灵活地控制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来滴出一滴或半滴溶液的。这些实验操作需要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训练的机会。高考中并不考实际实验,但对学生实验研究能力的整体提高是很有意义的,可增进学生对化学的爱好,实现培养化学后备人才的理想目标。

3.2 加强实验技能的时代性

因材施教,因时而变。现代的实验技术很多需使用现代仪器实验。技术的发展,实验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我们有更简便、更精密的仪器。例如,pH计的出现,加快了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可使pH值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以上。能多提供先进的适用的仪器给学生使用,能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探究能力,同时加强基础性实验能力,理论结合实际,具有全面实验能力的学生一定会大量涌现。

高中化学教育,目标仍是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的设定,具体化了对学生的培养方向。教师在使用教材教学生的过程中,只有活用教材,会用教材,不割裂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三项培养目标都能很好的实现,也就能体现课改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登.新教材与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开发[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

2 崔巧生.不同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中化学实验内容的比较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 朱瑞雪,王文韬.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实验新增教学要素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4 孙丹儿,占小红.苏教版高中《实验化学》模块教材解析[J].化学教学,2007(9)

5 董文娜.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必修化学教材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上一篇:新课标下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 下一篇: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教学应用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