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时间:2022-08-16 12:34:57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1大数据的内涵与特性

大数据(Bigdata)最初用来描述需同时进行批量处理或分析的大量数据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内涵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加工处理”实现数据的“增值”。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为应对众多领域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大数据还应涵盖处理数据的速度。因此,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将大数据定义为:通过高速捕捉、发现/分析,从大容量数据中获取价值的一种新的技术架构。大数据有四大特性,即大规模(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性(Velocity)以及由前面三个“V”推动产生的海量价值(Value)。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将翻一番。同时汽车、洗衣机等工具设备上有着无数的数码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回有关位置、运动、温度等大量不同种类的数据信息。这些不同种类大规模的数据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被高速处理和分析后,挖掘出更多隐藏的“内涵”,更快地满足实时性需求,从而彰显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信息化进程在教育领域的推进,特别是数字化校园的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校园中得到充分运用,各种信息交流与服务平台逐渐增多,也产生了海量的不同类型的教育数据。这些教育数据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和知识,提取其中的价值并为教育决策、教学优化服务,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决策者所关注的内容。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借助大数据的强大力量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工作方法。

2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价值

2.1大数据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在信息获取和信息流通受限的时代,在思想政治研究领域,为获取更多学生想法或评价,研究者往往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样本分析。而问卷调查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可靠性建立在被试者能提供真实信息的基础之上,因此,一旦被试者有意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或问卷设置不具辨识度,最终通过问卷调查并不一定能获得真实客观的数据,思政工作者会被带入误区,这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产生不利影响。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技术能够轻易获取学生的学习成绩、考勤记录、图书借阅情况等大量客观真实信息,从而降低小范围数据的局限性。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让原本无法量化的信息得以量化和显现,例如学生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记录下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通过大数据技术让这些过去难以量化的信息被转化成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时代通过大数据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可获得更多全面而客观的数据,进而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和层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价值。

2.2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前瞻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住师生的思想动态以及思想观念的发展趋势,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掌握主动权,防患于未然,提前采取措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和针对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而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指的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对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估,达到预测的目的。比如超市可通过分析客户购买的记录来预测消费者行为,最典型的案例是沃尔玛公司预测出年轻爸爸在买尿布的同时会捎带啤酒,调整它们的摆放位置从而提升公司的销售额。校园安全是悬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头上的一根弦。在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监测校园所有相关的系统平台,通过实时跟踪分析学生的各项数据,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积极进行教育引导,及时化解矛盾和冲突,提高校园突发事件处理的效率。

2.3大数据使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

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充分了解并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通过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学生的各项数据,反映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及时为学生送上个性化的帮助与建议,为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加彰显学校对学生的关爱。譬如华东师范大学基于校园卡记录开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系统会给饭卡消费少的学生发送询问短信,是大数据应用于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探索和实践。面对复杂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高校可借助大数据技术整理出各行各业岗位需求特点以及毕业学生的信息,建立起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桥梁,解决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图书馆可以对学生的借阅记录进行汇总分析,了解学生的借阅需求,进而为不同的学生群体推荐不同书籍。

3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新转变

3.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大数据意识和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紧跟时展变化,主动建立大数据意识,要充分意识到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对信息数据的敏感性,加强对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利用,做大数据的有心之人。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数据的制造者、传播者、共享者和分析对象。为了能对教育对象有全面认识和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网上行为、通信联络等记录,并进行存储、分析和利用。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而且要具备更强的大数据技术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价值。高校辅导员在完成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自觉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学习,尽快掌握大数据技术能力,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应该及时把教育活动信息、学生资料等内容进行记录或者存储,运用数据分析、数据统计等技术加以分析处理,得出更多隐含的信息。

3.2积极利用新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支撑

运用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各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平台,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运用数据,为深入把握学生身心状况提供强大支撑。比如笔者曾到台湾南台科技大学培训,该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不仅仅提供英语学习系统供学生学习,学校语言中心还利用软件后台管理功能记录下学生的学习记录,包含次数、时数、学习内容等,实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形以及学习成效进行管控,采取有效方法,逐步引导学生激发学习英语的信心与兴趣,进而产生最大的学习效益。目前,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偏重于硬件基础方面,校园信息化数据应用还不够成熟和广泛,软硬件资源得不到整合。因此,各高校亟需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做到数据集中、应用集中、设备集中,将各种应用整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使得数据得到有效利用,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3完善规章制度和流程规范大数据的处理和应用

在大数据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大数据在带来了积极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安全、虚假数据等问题。目前大数据在收集、存储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大数据所导致的个人信息泄露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困扰。事实上,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所有行为都可以被查到,包括个人资料、购物习惯、聊天内容、检索习惯等等,多项实际案例说明,即使无害的数据被大量收集后,也会暴露个人隐私。而借助大数据技术得出的信息分析结果,如果被过度使用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虚假数据则将导致错误或无效的大数据分析结果,影响教育决策的正确性。因此,高校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发展趋势,及时建立和完善数据挖掘权限和范围的管理制度,逐步探索构建精细化、标准化工作流程,有效避免学生个人隐私泄露,降低大数据在收集、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以及提高对虚假数据的甄别能力。

4结语

大数据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带来新的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式,使思想政治研究从宏观群体走向微观个体,思想政治工作者能更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更贴近学生的内心,使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大数据意识和能力,积极利用新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支撑平台,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流程规范大数据的处理和应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大作用与大价值。

作者:蒋红 单位:宁波教育学院

上一篇:大学教学中舞蹈教学论文 下一篇:农业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