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万针《清明上河图》:一位母亲与顽子的特别赌约

时间:2022-08-16 10:53:04

240万针《清明上河图》:一位母亲与顽子的特别赌约

家有“顽少”当道,成绩跌停,老妈愁煞频出招。一个玩笑赌约。一幅《清明上河图》,3年时光,240多万针刺绣,能否唤回“良少”,让母亲重燃希望?

一个赌约,《清明上河图》引发“终极救子计划”

2007年,陆明函的儿子郑恩泽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嘉兴市最好的初中之———秀洲现代实验学校。可接到喜报不出几月,儿子就因接二连三的逃课、迟到,成绩一路跌停。为此,陆明函绞尽脑汁。规劝、奖励、怒斥,儿子统统两眼望天花板——裸地无视之。一年下来,母子频频过招,陆明函节节败退。

2008年6月15日,陆明函没像往常一样在自己创办的毛衫厂忙到深夜才下班,而是早早回了家。一进家门,她就直奔厨房,在炉灶前忙活开了。

在陆明函眼里,儿子开朗、善良,可就是少了一股毅力和韧性,在学习上一遇困难就退缩。这次,她决定设一回“鸿门宴”,先俘虏儿子的胃,再攻下儿子的心。

果然,父子俩一进门就在餐桌旁围观。儿子瞅一眼老爸,大叹一声,故作扼腕状地说:“老妈,我不得不告诉你,以前是我和爸不识宝,竞没发现你也是一‘枚’贤妻良母!”陆明函一笑,揶揄道:“哎,真是眼力低一等,‘厨神’视‘大婶’。”

很快,陆明函就烧好了一桌菜,一家人高兴地上了桌。“老妈,你的手艺真不赖!”陆明函见儿子心情大好,心思一转,笑道:“儿子,只要你把成绩提上去,老妈天天当你的‘御用厨娘’。怎么样?”“老妈,你好烦,我耳朵听出茧子了!”丈夫见势转过头,一拉陆明函的手,用眼神示意:“友情调解,战前停火。”

尴尬之际,电视上播报的一则新闻打破了僵局。丽水市遂昌县一位母亲为给儿子筹学费,准备拍卖自己耗时3年绣成的一件《清明上河图》十字绣作品。这一绣品长6.52米、宽0.7米,除绣有亭台屋宇、小桥流水之外,还有684个人物、96头牲畜、122座房舍、124棵树木、25条舟船、8顶轿子。这件绣品用了78种颜色的绣线,共有594720个格子,每个格子绣2针,加上钩边的60多万格,总共绣了240多万针。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听着陆明函的感慨,郑恩泽却不以为意地说:“老妈,你若能绣成《清明上河图》,我的学习成绩也能上去。”“此话当真?”“当真又怎样?你还真能放下毛衫厂的生意去绣十字绣?”

儿子看似无心的气话,在陆明函心里却似燎原的星火:只要儿子能好好学习,十字绣算什么?作为新时代的母亲,她也该让儿子知道什么是“老妈的力量”。

“我不放下毛衫厂也能绣1我要是能用5年时间绣完《清明上河图》,你就必须努力考上大学。”此刻,陆明函一脸认真,郑恩泽却暗暗高兴,长久以来,他都找不到让老妈封口的办法,如今老妈倒是自动送上门来。于是,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筹码”:“你要是绣不出来,以后可就不要再唠叨我了。”陆明函伸出手和儿子猛一击掌:“好,成交!”

240万针十字绣,母亲的坚持让儿子动容

8月底,陆明函从网上购买的《清明上河图》原材料寄到了。半米多高的箱子装得满满的,将十字格布一展开,6米多长、0.7米宽的长布,像万里长城似的从客厅延伸到餐厅。

“老妈,算了吧,你哪有时间完成这‘鸿篇巨制’?”这头,儿子是一盆冷水浇到底:那头,陆明函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工程哪辈子才能竣工啊?5年绣240万针,每天要绣1315针!可是,她是母亲,怎么能打退堂鼓呢?

“老妈我现在就绣,在你高考前一定把它绣完。你只要记得约定,必须考上大学!”“好好好,忘不了,忘不了!”看着陆明函强装淡定的模样,郑恩泽心底乐开了花——看来赌约自己是赢定了。

陆明函默默地把78种颜色的丝线一一理好,然后数格子对线,光这就用了三天时间,而这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此后不论多忙,陆明函每天都会挤出时间来绣。开始时她总绣错,不是颜色错了就是绣错格子,拆了绣,绣了拆,有时拆的比绣的还多。

住校的郑恩泽第一周回家,见白布上连一叶扁舟都没有,不禁笑了:都说三分钟热度,这热度才过一分钟,老妈就扛不住了,过不了多久这卷白布就得压箱底了。

第二周,郑恩泽回来,见一小片河水已然成型,陆地也已初见形状,可以老妈蜗牛般的进度,别说五年,就算十年也够戗。想着约定的期限,郑恩泽哼着歌,一脸安心地回了房。

第三周,老妈出差,十字绣俨然成了一片被开发商遗弃的荒地。郑恩泽更是得意坏了:下次回家,这卷倒霉的白布或许就只能在垃圾填埋场里哭泣了……

令郑恩泽意外的是,那卷白布不仅没像他预期的那样消失,反倒顽强地扎根在他家的客厅里。之后,每次归家,他都能见到老妈在白布前埋头苦绣的身影,而且随着时间流逝,上面的图案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河水流淌了,船舶行进了,杨柳发芽了,连街市也日益繁华了……

郑恩泽渐渐意识到自己小瞧老妈了,他有点儿后悔跟老妈打赌了,一股莫名的紧迫感油然而生。他不想输,可这“绝望的成绩”哪是他想冲就能冲上去的?

2009年正月初二,是陆明函回娘家拜年的日子。父子俩在车里等着,左等右等,就是见不到陆明函的身影。郑恩泽上楼一看,愣了:老妈还坐在客厅,对着白布忘我地猛绣……

“老妈,你什么时候走啊?”陆明函一听,也不抬头,手下的针线依旧如风般穿行:“你和你爸去吧!我就不去了。拱桥前的街市现在不绣完,下次容易乱针。”就这样,结婚十几年来,陆明函第一次在正月初二没回娘家。

整个正月,陆明函都宅在家里,连亲朋好友家都没去。有时她从早晨8点开始绣,一直绣到次日凌晨两点。

陆明函的执著,也在无形中给郑恩泽增加了压力。他不止一次地想,要是真让老妈绣成了,自己怎么办?抵死不承认?不行,自己好歹也是男人。临时抱佛脚?可大学哪里是想考就能考上的?于是,郑恩泽不得不为自己留条后路一认真学习一阵,真要是到了高考,也不至于被动地等待食言的结果。在老妈的“无言鞭策”下,郑恩泽渐渐不再迟到了,作业本上也不再是一片空白。虽然,他仍有些力不从心,但起码学习态度是到位了。

儿子的变化,陆明函看在眼里,欣慰在心底。

耗时3年完成巨作,母子快乐携手未来

为了绣这幅《清明上河图>,陆明函的视力从1.5下降到1.2,最后不得不戴上眼镜。日复一日地绣,陆明函也有厌倦的时候,每到这时,她就以自嘲的方式激励自己:“这就是‘老妈的力量’?活该被人视作‘大婶’。”

2009年9月,陆明函的

过去郑恩泽在家,最喜欢的就是打游击战:见老妈进房视察,就捧捧书本;等她出去,就玩翻了天。如今,陆明函既不说话,也不监督,只拿着《清明上河图》往客厅一放,自己戴着眼镜一门心思地绣。

郑恩泽反倒不安了,时常偷偷透过门缝看老妈,越看越有压力,越有压力就越愧疚:老妈绣《清明上河图》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激发自己的学习斗志,培养自己的意志力?这样一想,他便专心在房里复习了。

中考渐渐逼近,郑恩泽复习得越来越晚,陆明函也越绣越晚。郑恩泽说:“老妈,我想复习得晚些,你就早点儿睡吧,别太伤神了。”陆明函却说:“儿子,老妈帮不了你学习,可老妈可以陪你。别忘了,等你考上大学之日,也是老妈的《清明上河图》完成之时。我们都不能食言!”

2010年6月,陆明函的《清明上河图》绣完一半,儿子的中考成绩也出来了。由于基础太差,不要说重点线,儿子的成绩就连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也还差盼!

陆明函绝望极了,儿子连高中都没考上,还指望他考什么大学?她茶饭不思,觉也睡不着。自己两年来起早贪黑绣《清明上河图》,连个喘气的时间都不留给自己,无非是想给儿子树个榜样,结果却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这一刻,她真恨不得把那幅没完成的《清明上河图》从窗口扔出去。

就这样,《清明上河图》停绣了,上面的河道、街市、房屋、船舶也渐渐落上了尘埃……

遭受重创的何止她一人,郑恩泽更是痛苦地把自己关在房里。他感到自己最对不住的就是老妈。老妈白天经营毛衫厂,赚钱供他读书;晚上熬夜绣《清明上河图》,激他发奋学习。老妈自从绣十字绣后,哪一天不是睡眠不足、眼底布满血丝?

如今中考失利,难道要放弃学业跟老妈学做生意?不行,那样他会一辈子瞧不起自己。与其将来后悔,不如现在重新开始。不是还有三年的时间吗?他一定要用这三年的时间考上大学!

几天后,郑恩泽推开老妈的房门:“老妈,我辜负了你的期望,我错了。不过,我不想放弃我们的约定,我一定要考上大学。我的成绩虽然距离普高录取分数线还差3分,可如果有学校扩招,我是不是还有进普高的可能?”

陆明函抬头看了看儿子,自己绣《清明上河图》到底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那个约定,逼迫儿子考大学么?难道不是为了让儿子知道,不论干什么都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吗?

陆明函欣慰地笑了。她答应儿子去打听一下,看看普通高中有没有可能破格录取。最后,郑恩泽被嘉兴市开明中学录取了。

儿子一入校,陆明函又拿起了绣针。她想:不论儿子将来能否考上大学,作为母亲,我都要把《清明上河图》绣完。

入校后,郑恩泽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再也不用老妈督促了。在入学后的第一次月考中,他的成绩由全年级300多名学生中的倒数几名,一下子提升到九十几名!郑恩泽对学习有了信心,陆明函也对儿子重燃了希望。

2011年4月,陆明函在绣《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肖像时,不小心将一根很粗的绣针扎进了手指,由于手汗打滑,拔了几次都没拔下来。“老妈,别再绣了!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向你保证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儿子心疼地抓过陆明函的手,这才发现原来老妈的手上还有很多类似的针痕。陆明函却笑着说:“儿子,既然是约定,老妈无论如何也要做到!”

2012年1月8日,陆明函的《清明上河图》终于完工了。原计划5年绣完的十字绣,她仅用3年多就完成了。回想起那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她感慨不已。

第三天,陆明函将《清明上河图》拿去装裱,这幅十字绣被估价25万元。有人想要购买,却被陆明函拒绝了。她想将这幅十字绣送给儿子,激励儿子在做人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郑恩泽升入高中后,学习越来越刻苦,成绩也在不断进步,更在学习中发现了自己的艺术特长。如今的他,钢琴已考过专业五级,正在冲刺专业八级,一心想考艺术类学校。通过绣《清明上河图》,陆明函也渐渐意识到:父母不该过于功利,不能将孩子考上大学作为唯一的奋斗目标,父母的目标应该是把孩子培养成人,让孩子成为有品德、有毅力、有责任心的人。因此,对于儿子的选择,她表示由衷支持。

一幅《清明上河图》,绣出的不仅是坚毅的品质,更为这对母子绣出了全新的未来……

上一篇:帮儿子买卖时间:体验不同的人生精彩 下一篇:“北漂”洋夫妻:在四合院过中国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