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性

时间:2022-08-16 10:45:59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性

内容摘要:如果语文教学能立足语文进行教学,关注语文本身的特点,凸显语文自身的价值,彰显语文自身的魅力,用语文的方法去建构和丰富学生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是不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更加生动而有效呢?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关键词:语文性 课堂教学 文本

有人曾经问过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到在语文教学中把不是语文的地方去掉呢?如果语文教学能立足语文进行教学,关注语文本身的特点,凸显语文自身的价值,彰显语文自身的魅力,用语文的方法去建构和丰富学生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是不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更加生动而有效呢?

一.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自身的特点

王尚文先生曾言,语文,在品味形式的同时也在理解内容,但它的目的主要不在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

以史铁生先生写的《我与地坛》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读文章,思考当一个人残废之后,遇到挫折时,他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生活。在讨论交流中,我们要让学生懂得,风雨中的坚持,困苦中的扶持,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从而汲取这篇文章的思想内涵和教育功能。而语文课的教学重点则是文本的形式,即文本的字词句篇和语法修辞逻辑文采。史铁生在残疾之后的颓废到振作,仅仅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凭借。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文本中的重中之重:告知学生识记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研读文本,品味三处景物描写中景物的特点,并作修辞等方面具体分析;关注三处景物描写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归纳景物描写的作用,并且能够在阅读本文之外的景物描写语段时,体味作者的情感。以此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触及语言的课堂对话教学,是语文教学核心价值的起步。只有用文本的文字亲近学生,用文本的情感感动学生,用文本的形象醒目学生,才会让学生的心灵精神得以净化,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在这样的境界中,彰显它该有的魅力。

如《亡人逸事》的课堂教学片断:

……

生:“板凳上,并排站着三个大姑娘,都穿得花枝招展,留着大辫子”,从他们的打扮,就能够看出美丽。“姑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她不好意思,所以钻进了一辆轿车,看出害羞。

师:很不错。美丽、害羞。你觉得,写出这个女子的害羞的文字,哪几个字,是富有表现力的?

生:盯、跳、走、钻这几个动词。

师:能不能把这四个动词背后女孩的心态仔细分析一下?

生:“盯”这个字,能够看出,这个女孩很想看清楚未婚夫的模样。

生:“跳”写出了这个女孩的活泼。

生:“走”,而不是跑,可以看出,女孩的矜持,淑女风范。

生:“钻”,能够想象到,因为是婚前初次见面,难为情,所以,即使很想看清楚男子的模样,但是,还是不太好意思,看出女孩的娇羞。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看到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和揣摩文本的语言文字,感受亡妻的形象,从而体现了文字的魅力。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甄别文本的价值

语文文本的价值,毫无疑问是多向性的,但我们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所有文本价值的对话。因此,教师在阅读文本时,能够用自己的视野、语文的视野、学生的视野来审视文本,进而把文本中的既能体现语文特点,又能呈现语文规律,并且易于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语文有效信息挖掘出来。

如《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课文,如果着眼于文本的内容,就会侧重于研究诸如“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又是如何表达的”之类的问题。若是着眼于语言本身的学习,就会侧重于发掘与落实文本中鲜活的语言文字本身。可以把文本中的一些关键的字词句设置为核心学习内容,可以通过文本重构解读文本,并由此激发学生完成由词到句再到篇最后理解作者情感的学习体悟过程。

“余自谪至( ),心恒( )。是故寄情于( ),凡永州之( )山水,皆我有也。日与其徒( )高山,( )深林,( )回溪。虽( )草而坐,倾壶而( ),乃不能心()形( ),与( )冥合。如吾之诗作《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所述: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呜呼,恨矣!元和四年,余曾建亭( )法华寺西。九月二十八日,()而行、( )而游至此。偶( )西山,竟( )之。于是携仆人( )湘江,( )染溪,( )榛莽,( )茅茷,至西山之( )。登而( )之,余始得( )游。始知( )之所游尚不及西山()之十一。其之( ),可极目数州之( ),其之( ),可于尺寸见( ),其之( ),不与培嵝为类。子曰:‘智者乐( ),仁者乐( );智者( ),仁者( );智者( ),仁者( )。’余虽为( )人,亦知之矣。况西山萦( )缭(),悠悠乎与()俱,洋洋乎与( )游哉!西山之游,於我心有( )焉!是日,余( )满酌,颓然就(),竟不知( ),暮色四合,至无所见余犹不欲( )。永贞初年,余曾作《江雪》:( )鸟飞绝,( )人踪灭,( )蓑笠翁,( )寒江雪。其意今日乃得以暗合,呜呼,幸哉!是为跋。”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探寻独到的路径

如何让语文课具备语文性,体现语文味,并让课堂教学呈现出浑然一体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知识点的传授,更不是应试的单调乏味。从哪里出发,把学生带上一条有语文特质的精神之旅,是每一堂语文课都应关注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不可或缺,最起码要懂得研究如何寻找文本教学的切入点和起始点。好的切入点能够让语文课堂形成风格,把握住课堂教学的节奏,提升阅读教学的层次;而基于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好的起始点则能让语文课堂回归到语文上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科学性和教学有效性。

从《铃兰花》的教学片段中我们能够理解到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好的切入点和起始点对语文学习是多么地重要。

师:故事很简单,前一个情节是父亲让我去放牧,后一个情节是我去采铃兰花。但题目叫《铃兰花》,似乎后半部分和题目还有点关系,前半部分根本没有提到铃兰花,这个题目是不是有点问题?

生:好像是。因为一般叙事文的标题可以从人物、事件、地点等角度去拟。

师:不错,也可以从时间和线索物来拟,比如铃兰花就是线索物,你们能不能不用铃兰花这个标题,从另外的角度来拟标题,要贴切一点,把两个故事都能够放入其中。

生:地狱。

师:《地狱》这个题目,把两件事情都概括进去了,从事件的角度,是可以的。从主题角度来考虑,这个标题可以吗?

生:不太容易接受,有点恐怖,缺少美感,因为文章是要体现亲情之爱的,所以不是很妥当。

(师生共同讨论,一一否决了《父亲让我去放牧》《采花》《我的童年》《我和父母的故事》等题目)

……

生:不行,那就没有美感了。没有《铃兰花》感觉那么美。

师:不错,感觉没有《铃兰花》那么富有诗意。其实,叙事文的题目很多都是切题的,地点也对,人物也对,但我们还要讲究哪一个更美,更形象化,更有韵味,能够体现主题。那么我们看一下,铃兰花是怎样的一种花(出示铃兰花图片,相关传说和花语的文字)。

师:铃兰花在西方是幸福的象征。这个孩子为什么听说母亲想要带铃兰花去教堂的时候,他愿意去采?

生:因为他希望给母亲带来幸福。

师:是的,去采铃兰花,是孩子对母亲的爱的体现。所以,文章以《铃兰花》为标题,是合适的,它比《我的故事》,或者是《地狱》《两进“地狱”》等要形象贴切得多。

从这个讨论“标题”的教学片段,我们可以感觉到,教师能够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紧扣文本,并且关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了一条好的路径,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故而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发散思维,并且在浓浓的语文味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曹蕾,江苏张家港市崇真中学教师。

上一篇:语文老师的“吉祥三宝” 下一篇:让高职学生轻松写好应用文